愛維龍媒咨詢集團董事長段俊平
商業模式的再生
愛維龍媒咨詢集團董事長
段俊平
美國著名的領導力變革管理專家約翰g科特在最近出版的新書《冰山在融化》中指出: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當生活空間日益逼仄,市場空間日漸萎縮的時候,唯一的出路在于摒棄舊觀念,尋找新視角,以不懈的變革來開拓新的生存空間。因為唯有時間和空間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才能造就偉大的企業。
當前在困難的經濟形勢下,我們的企業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從變革創新中進行商業模式的自身蛻變,中國企業一定要在變革中自救,如果我們的企業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別人的身上,到頭來還是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如今企業生存環境越困難,變革的動力就要越強,經濟的低迷并不可怕,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中國企業的變革時代才真正來臨,適者生存,市場無論多么糟糕,總有笑到最后的勝利者。
中國企業加快變革和轉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中國企業從舊的商業模式到新的商業模式轉變的一場質的革命,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絡化的迅猛發展,現代企業創新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高度凝結。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具有驅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要改變商業模式就要求中國企業家們必須深入剖析、思辨、培育和有效運用企業創新驅動力,必須在科技、創意、管理和企業文化四大領域實現企業的再生。
管理學大師、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曾經指出:“未來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的競爭,也不是產品服務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這里的商業模式并不是簡單的對市場的選擇,而是對科技、創意、管理和企業文化四位一體的整合系統的選擇。像蘋果公司一樣,他把科技、創意,管理和企業文化完美的集合在一起,并選擇了正確的商業模式。我們的企業現在還處于模仿科技。沒有創意,管理粗放和企業文化表面化的水平。
我們除了面對科技和創意的變革外,新的商業模式改變必須要求管理的創新和變革,要想企業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就要求我們的企業家必須面對管理的產、學、研做文章,我們通過三十多年的管理實踐,應該對我們的管理有一個階段性的總結,西方的管理是否完全適合我們,我們的中國化管理的理論是否成為系統,如何把西方科學化的管理流程與中國化管理哲學結合是擺在中國管理界和企業家面前的一個管理課題。作為一個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有優秀的企業,還要有優秀的管理理論,我們要為世界管理學做出中國人應有的貢獻,因為東方哲學智慧是人類燦爛文明的一部分,我們一定要實踐于企業這一特定的組織,當世界各國企業家爭相談論和學習中國化管理智慧時,中國企業肯定是全球化和世界化的公司楷模。
管理的創新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創新,企業文化的創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動力和智力支持。企業文化創新必須考慮文化具有的張力。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產生、發展、演變,都與社會文化及其他文化,諸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行業文化、社區文化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過去過多的是強調員工的剛性管理,而忽略了文化管理的本質,過多的是文化的拿來主義而忽略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還要走中國化道路,因為企業文化是亞文化,如果脫離了國家文化和民族文化來談企業文化,那是舍本求末,于西方管理科學在使用“拿來主義”的過程中還要不斷進行改進,使之更加適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才能更加有效的進行發揮。
要想發展、繁榮適合中國企業的管理方法,一方面我們要吸收國內外企業文化的優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們好的傳統繼承下來,在融合的過程中創新。由于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哲學方面,存在一些差別。比如,東方的企業則更強調“人性”的管理,如強調人際關系、資歷、群體意識、忠誠、合作等的作用。對這兩種文化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在探索適合中國的現代企業管理方式過程中,應當把傳統文化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和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來認識不斷促進管理方式的改變。建立中國化的企業管理文化模式也是中國企業家的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