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族》周刊網站2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在西方鼻子底下打造新的世界經濟秩序 羊年伊始,從中國首都看西方,那里的低迷消沉仿佛遙遠星系的幻象。另一方面,環顧四周,中國看起來太堅實了,一點都不像西方媒體所講的那個受困國家。緊縮和戰爭之犬在遠處狂吠,崩潰的預言層出不窮,而中國商隊在習近平主席所說的“新常態”模式下不斷行進。
莫斯科和北京考慮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基礎上修建一條新的高速鐵路。在中國南面,阿富汗正迅速并入中國的經濟軌道,而一條計劃中的中國-緬甸輸油管,將根本改變歐亞能源流動格局。這是中國打造“一帶一路”行動的一部分。我們談論的是構筑一個驚人的基礎設施構想,它將把中國與中亞、中東和西歐串在一起,許多工程都是從零開始。不要以為這是21世紀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它是更具雄心、影響可能更廣的計劃。
現在,中國的重心轉向快速擴大的國內市場,這將意味著更多大型基礎設施投資,以及對更多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從全球范圍講,隨著中國開始面臨新的挑戰——勞動力成本上升、全球供應鏈日益復雜和市場動蕩——中國開始主動從技術裝配廠向高技術制造轉型。
因此,中國同時在國內和國際,大力著手升級制造業。過去,中國企業善于生產廉價、質量尚可的生活必需品。現在,許多公司快速提高技術,上移到一二線城市,而外資企業為降低成本,下移到二三線城市。在全球,中國企業高管們想要他們的公司在今后10年成為真正的跨國企業。
中國龐大而復雜的轉型幾乎沒有引起美國媒體的注意。它們的報道往往突出中國“萎縮的”經濟、對將來全球角色的不安、如何在設計方面“欺騙”美國,以及本質上是華盛頓和世界的軍事“威脅”。現在,北京正迅速縮小與華盛頓在知識和經濟力量方面的差距,而中國的全球投資攻勢才剛剛開始。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把新的世界秩序比作有兩個太陽——美國和中國——的太陽系。受到中國吸引的“主要發展中國家”,想知道有兩個太陽的太陽系是否一定不能運轉。接著的問題是:哪一個“太陽”將照耀地球?現在或許是龍的世紀?▲
(作者佩佩·埃斯科巴爾,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