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1007新聞廣播)
以聽眾為本構建廣播新聞傳播框架
王 燕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1007新聞廣播)
以聽眾為本的廣播新聞理念對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在實際的新聞采集、編輯以及播報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以聽眾為本真正使廣播電臺這一新聞傳播平臺成為了人們了解新聞時政的重要途徑,成為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難題的有力幫手。廣播電臺的新聞工作人員要想真正做到以聽眾為本,就要使新聞播報內容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同時要深入了解人民群眾對廣播電臺播報的新聞內容的需求,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新聞傳播者的主導地位,以聽眾的需求作為主要目標,構建廣播新聞傳播的新框架。
聽眾為本;廣播新聞;傳播框架
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要想實現聽眾數量的突破,使自己成為聽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新聞傳播平臺,就要在新聞廣播的各個技術環節中堅持以聽眾為本的原則。
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不但能夠聽新聞,還能夠看新聞,這樣一來,單純通過“聽”來傳播新聞的廣播電臺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廣播新聞的傳播要想在新聞媒體中仍舊占據一席之地,就要改變以往的以新聞傳播者為主體的局面,從聽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堅持以聽眾為本的廣播理念,達到增加聽眾數量的目的,進一步發揮廣播新聞電臺的引導功能,對關系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新聞信息進行分析解讀,切實解決聽眾的困惑,滿足聽眾對各種新聞種類的需求。另外,在新聞選材及編輯、播報時,要增加與聽眾的互動性,調動聽眾參與新聞討論的積極性,設計新穎且具有吸引力的新聞欄目版塊。以聽眾為本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廣播新聞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擴大廣播電臺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影響力度。
2.1要重視聽眾的權利
新疆烏魯木齊聽眾通過廣播電臺能夠了解到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新聞資訊,能夠保障人們的基本知情權,有利于聽眾參與到時政新聞的討論中去,聽眾也能夠通過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人民廣播電臺的參與主體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廣播電臺作為傳播新聞資訊的一個重要平臺,其宗旨是要使聽眾及時了解到各種信息,為聽眾服務,以聽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廣播內容要滿足聽眾的需求。以聽眾為本是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傳播新聞的根本立足點,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因此,堅持以聽眾為本的原則,充分體現了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對聽眾及聽眾的民主權利的重視。
2.2要堅持廣播新聞的客觀性
廣播新聞的傳播是通過新聞廣播者將發生的新聞事件通過廣播電臺傳遞,使廣大聽眾能夠及時迅速地了解到發生的新聞事件。新聞的廣播者、傳播的新聞實事及新聞的接收者即聽眾是廣播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這3個重要組成部分之間存在的接收與被接收的內在聯系就是新聞的傳播規律,即所傳播的新聞不受新聞的廣播者的主觀影響,從而使新聞的接收者獲得的信息是客觀的事實;同時,要保證傳播的內容符合被接收者的實際需求。新聞傳播的客觀性不以新聞傳播主體的主觀意志而發生變化就是新聞傳播過程中的要遵循的基本規律。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在進行新聞傳播時,要始終堅持新聞的客觀性,以廣播聽眾為本,廣播的內容要滿足聽眾的多種需要,以聽眾的根本利益為主,不能脫離聽眾而主觀決定廣播內容,也不能在廣播過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觀意識從而影響到聽眾的客觀判斷。這樣一來,才能使新聞廣播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2.3要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
新聞廣播工作者在進行新聞的傳播過程中要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新聞廣播行業的職業道德涉及各個方面,其中以聽眾為本,不侵犯聽眾的知情權,保障聽眾的基本利益是新聞廣播職業道德的重點。新聞廣播職業道德是人們在長久的新聞采訪、新聞發布等新聞傳播過程中,遵循基本的社會道德及人際關系等所形成的行業準則。因此,在新聞的廣播過程中,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廣播工作者要在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的前提下,進行廣播新聞傳播框架的構建。
3.1設計符合聽眾需求的新聞廣播欄目
以聽眾為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從聽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傳播聽眾需要的新聞,同時讓聽眾能夠參與到實時的討論中去。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在實際的新聞廣播過程中,可以在進行廣播欄目的設計時,加入聽眾參與討論的環節,預留出傾聽群眾聲音的時間,使聽眾可以通過撥打熱線電話,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與主持人進行互動,提出讓群眾發聲,提高聽眾參與新聞討論的積極性,使新聞廣播更加人性化。另外,可以將新聞進行分類歸納,設立各項新聞大類欄目,例如: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新聞欄目、專門進行財經新聞播報的欄目及國內外時政新聞播報的欄目等,同時固定播出時間,以便使聽眾能夠按時收聽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欄目,真正實現以聽眾為本的理念。
3.2發揮廣播電臺人文關懷的作用
新聞廣播電臺擁有大量的聽眾,是傳播國家政策及社會新聞的重要途徑,是聯系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因此,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深入到聽眾群中去傾聽群眾的聲音,幫助有困難的群眾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國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缺少實際的經驗和能夠借鑒的東西,在新的政策及措施推行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各種問題,給人們造成困惑和不解。此時,需要新聞媒體發揮傳播及溝通交流的作用,多關注聽眾關心的問題,將國家政策對聽眾進行解讀與分析,發揮廣播電臺人文關懷的作用,安撫群眾的情緒。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在使新聞廣播更加貼近人們生活的同時,也要保證新聞播報的客觀性,不要因為群眾情緒而影響對新聞本身失去客觀的判斷。這樣才能使新聞廣播電臺對聽眾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人們從焦慮的情緒中走出來,使他們能夠客觀冷靜地看待問題,真正體現出廣播電臺的人文關懷。
3.3使新聞廣播內容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民生問題是社會發展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新聞廣播媒體播報的新聞要以解決這一問題為根本出發點。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編輯人員在構建新聞播報框架時,要充分考慮到聽眾的需求,使新聞內容適應人文社會的發展需要。首先,在進行新聞的采集和編輯的過程中,要更多采用具有參考和借鑒意義的新聞實例,從人們的根本利益出發,多替普通的群眾發聲,使廣播電臺這一平臺更多地為廣大聽眾表達他們的訴求。其次,在進行新聞內容編輯時,不但要進行舉例說明,結合實際案列進行觀點的論證,還要注重對新聞信息本身所傳遞的含義進行解讀,加深聽眾對新聞信息的理解程度。另外,在對新聞內容的選擇上,要優先選擇與民生有關的政策信息,使廣播電臺更加貼近生活,同時還能吸引更多的聽眾。
要想實現廣播新聞傳播新框架的構建,就需要新疆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從堅持以聽眾為本的原則出發,以提高自身的新聞采集編輯能力為主要途徑,深入到群眾生活中,滿足聽眾對新聞播報內容的實際需求,擴大廣播電臺在新聞媒體行業影響力,提高媒體在群眾中的公信力。
[1]陳浪.廣播新聞傳播的感知營造[J].西部廣播電視,2013(19).
[2]張連英.淺論地方臺廣播新聞傳播的人文關懷[J].中國科技縱橫,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