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茗賀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廣播文藝節目中“京劇”元素的創作
楊茗賀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廣播文藝節目是廣播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播文藝節目聽眾群體廣泛,傳播范圍廣袤。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有效植入我國的國粹瑰寶“京劇”,不僅能夠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類型,還可以借助網狀式傳播的廣播文藝節目,擴大京劇的覆蓋面。在當前著力倡導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利用廣播文藝節目傳承京劇,是保護優秀文化、提升聽眾道德水準的重要手段。
京劇國粹;廣播文藝節目;節目創作;傳統文化
廣播文藝節目是廣播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廣播節目的大部分比重。在在人們的傳統印象里,廣播文藝節目是聆聽歌曲,是陶冶情操的主要陣地,其實廣播文藝節目還應秉承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社會使命。將我國的國粹京劇科學合理嫁接在廣播文藝節目中,能夠有效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類型,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水平和質量,同時對京劇也是一種傳承與保護。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應充分結合時代背景進行內容創新,有效植入京劇內容,同時還應在廣播節目傳播形式上予以一定創新與改革。
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利用“京劇”元素能夠豐富廣播節目的類型,優化廣播文藝節目的內容。長期以來,廣播文藝節目成為聽眾的點歌臺和故事匯,受新媒體不斷沖擊,廣播文藝節目為維持較好的收聽率,穩定聽眾群體,不斷突破道德底線,甚至一些廣播文藝節目開設夜間情感欄目,以情感欄目為由頭,來傳播一些色情、低俗、犯罪等方面的內容。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有效利用“京劇”元素,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水平。其實,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植入“京劇”本身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對于廣播文藝節目自身而言,利用“京劇”元素,既可以改變廣播節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內容,同時還可以利用京劇中的故事、京劇本身的樂曲、京劇背后的人物故事等吸引廣大的京劇粉絲。對于京劇本身而言,將傳統的戲曲節目搬上廣播節目的平臺,利用廣播文藝節目來擴大京劇的收聽范圍,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與保護,也是廣播節目自身的一種社會責任體現。而對于廣大的聽眾而言,從簡單的音樂節目、故事節目上升到京劇類型節目,跟隨廣播文藝節目的編輯或主持人來了解京劇文化,了解京劇背后的人物故事,特別是一些優質的京劇文化,能夠讓聽眾得到心靈啟迪,讓聽眾獲得較大的自我感受,并在享受的過程中,獲得智慧啟迪和心靈陶冶。因此,在廣播節目中,應科學合理地利用“京劇”元素。
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對于京劇元素的創作需要十分重視。其實,在我國各地的一些廣播頻道上,基本都有戲曲類的廣播節目,但由于這些節目缺乏創新,與時代脫節,往往收聽率較低,聽眾群體也基本為年齡偏大的老年群體。從這些失敗的廣播戲曲節目中,我們應總結教訓,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利用“京劇”元素,需要以創新為基礎,以需求為導向,創新京劇內容和傳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合二為一”。
2.1結合地域特色,創作一些符合地域文化的京劇元素
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利用京劇元素,首先應充分結合地域特色。京劇雖然是一種以中原文化為根基的戲種,但其實京劇中的很多故事并非發生在中原大地上,而是一種我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這就決定了京劇中有很多各地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物典故。作為廣播文藝節目,在利用京劇元素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應充分挖掘京劇元素中的歷史故事,充分挖掘京劇元素的地域特色,并以這些地域特色為根基來傳播和傳承京劇文化。各地的廣播文藝節目基本都有著獨特的地域特色,各地的廣播文藝節目基本都有固定的聽眾群體,在這些地方廣播文藝節目的京劇元素創作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地域文化,羅列和篩選出符合地方廣播聽眾習慣或愛好,或者與地方文化息息相關的京劇故事,以此來提升廣播文藝節目的貼近性。當然,京劇中的腳本畢竟有限,京劇中的背景故事畢竟是單一的,廣播文藝節目在利用京劇元素時,如果能夠找到貼合地域文明的內容或者典故,可以充分利用。如果無法找到契合地域文化的京劇故事,那么可以尋求一些接近性的歷史人物或者歷史典故。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傳承京劇文化,還可以一并傳承地方性文化。
2.2及時掌握受眾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京劇創作
長期以來,廣播文藝節目飽受人們詬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廣播文藝節目過于單向化,廣播文藝節目播放什么,聽眾就收聽什么,這種單向的傳播方式與時代發展嚴重不符。在當今時代,廣播文藝節目對于京劇元素的創作,需要緊緊根據受眾需求,緊跟受眾腳步,及時掌握受眾的要求,根據受眾需求定向化地傳播京劇元素,以此提升聽眾對京劇類廣播文藝節目的認可度。廣播文藝節目的制作單位應充分借助于新媒體平臺,借助雙向互動的交流方式,及時了解和掌握受眾對京劇元素的喜好和認可,根據受眾需求創作更加膾炙人口、更加符合人們口味的京劇元素。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隨著新媒體交互技術的不斷進步,聽眾可以接受到的信息逐步增加,聽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收聽符合自身喜好的廣播節目,因此,廣播文藝節目中京劇元素的利用和創作,如果仍沿用“閉門造車”的方式,很容易引發聽眾不滿,遭到聽眾的摒棄。
2.3以故事為根基傳承國粹京劇
在廣播文藝節目制作過程中,對于京劇元素的把握和利用,應盡可能多元化,以此豐富京劇元素的利用手段,實現京劇的廣泛傳播。我國國粹京劇背后的故事是膾炙人口的,甚至存在較大教育意義。作為廣播文藝節目,可以充分利用京劇元素中的人物故事,設計出單獨的故事版本。以京劇元素為藍本和架構,以人物故事為前奏,進而實現對京劇文化的傳承。在廣播文藝節目中,故事是主要內容,具備一定文化價值和時代價值的京劇故事,既能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內容,也能贏得聽眾認可。作為廣播文藝節目的編輯,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國粹素養,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善于甄別國粹京劇中的優秀故事,特別是善于挖掘京劇故事中的時代價值。
2.4以演繹手段傳承國粹京劇
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對國粹京劇的利用,還可以采用演繹手段。廣播文藝節目可以充分借鑒國內優秀衛視的一些傳統文化欄目,這些欄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擴散具有良好的效果。對于廣播文藝節目而言,在京劇元素創作過程中,應以優秀的京劇元素為基礎,加強對京劇元素的演繹。如通過對口表演的方式,來講解優秀的京劇故事,選擇兩位主持人通過對口相聲或者通過聊天的方式來傳承優秀的京劇文化。同時,廣播文藝節目對優秀京劇元素的創作利用,還可以通過改編的方式,將優秀的京劇元素與當下的故事、新聞結合起來,通過這樣一種創新性方式提升京劇的覆蓋面和收聽率。
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利用京劇元素能夠豐富廣播文藝節目的內容和種類。在廣播文藝節目中,對于“京劇”元素的創作應緊緊結合時代需求和受眾的需求更加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創作,同時還應加強京劇元素的創新和改革,巧妙利用新媒體平臺,以故事為基礎傳承國粹京劇,以演繹手段提高京劇類廣播節目的收聽率。
[1]張曉燕,陳宇.當代廣播文藝節目的發展創新探究[J].新聞傳播,2011(6).
[2]李彥.廣播文藝節目創新芻議[J].廣電傳媒,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