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明
(作者單位:安徽阜南廣播電視臺)
基層新聞從業者的新聞觀
梁言明
(作者單位:安徽阜南廣播電視臺)
新聞觀是新聞從業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作為傳遞黨的聲音的新聞工作者,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新聞從業者首先要有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政治立場,要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記于心,用之于腦;其次,要善于辨證地選擇報道事實,摸清事實的本質,挖掘其中所蘊含的信息,去啟迪人們、教育人們;最后,要有堅定的意志,不怕吃苦的精神,一絲不茍的敬業態度。只有這樣,才能按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要求,創作出具有親和力、凝聚力、號召力和感染力的好新聞作品。同時,要以深厚的情感和時代的擔當去采寫新聞,為歷史留下一段記憶,為身處的時代描繪精彩。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事實;新聞從業者
新聞作為社會的產物,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們的影響也與日俱增,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新聞信息撲面而來,對于廣大新聞工作從業者來說,必須從中準確把握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條主線,自覺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自我教育與提升,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強烈的責任心,弘揚傳統美德,傳播社會正能量,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
新聞作為一門學科,自始至終都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新聞是人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它來源于客觀世界所發生的事實。沒有事實,新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堅持唯物主義的新聞觀,就可以避免失實報道、虛假報道。對此,新聞從業者必須立足事實,面對事實,深入事實,掌握事實,報道事實,這樣才是一位真正的唯物主義的新聞工作者,才是有唯物主義頭腦的新聞工作者,才不會捕風捉影人云亦云,才能采寫出鮮活的作品,引導受眾,感悟受眾,為受眾所認可、所接受。特別在今天互聯網發達的時代,更要慎待網絡信息,做到出之有處,引之有據,把社會主義新聞觀牢記于心,用之于腦,也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為新聞事業發揮出應有的專長和聰明才智。
新聞作為人類認識和反映社會的一個重要領域,新聞從業者必須弄清楚在紛繁復雜的事實面前,學會如何選擇什么樣的事實做新聞。這就要求新聞從業者在報道新聞時,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辯證地看待一切事物,摸清事實的本質。在別人眼中隨處發生的事,新聞工作者就要善于撲捉其中所蘊含的信息,去啟迪人們,教育人們。如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諸多不文明現象,在一些人看來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現象,新聞工作者就要善于剖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去啟發人們認識到別把不好的行為當習慣。總之,要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養成勤觀察、善思考的良好習慣,從內心深處做一名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新聞從業者。
新聞從業者要有堅定的意志,不怕吃苦的精神,一絲不茍的敬業態度。敢于善于走出來,不要遇到一陣風就足不出戶。有人說,好的新聞是用雙腳量出來的。特別在當今新媒體凸顯的時代,一些新聞從業者往往急功近利,不深入生活,甚至閉門造車。殊不知,離基層越近,才能離真理越近。事實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最注重的就是把理想信念化為實際行動。無論時代怎么發展、媒體形式如何變化,新聞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務是不變的。近年來,從央視到地方各級媒體,用不同的視角打造的民生類新聞,更多層面體現出了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要求,創作出了一批具有親和力、凝聚力、號召力、感染力的親民、利民、便民的好新聞作品。一個眼神含著一個期盼,一個動作揣著一個夢想,一張笑臉透著一份甜蜜,只有與采訪對象心心相印、感情相通,沾滿你雙腳的泥土才散發出沁人的芳香,滿臉的灰土和汗水才滋潤你新聞從業道路的輝煌。
有人說,新聞是一門裁剪得當的藝術,也就是說,新聞從業者要有站位高、眼光遠和思想深的業務專長,一方面不要有“撿到的籃子里都是菜”的思想;另一方面不要以為有了高科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就是“過時的新聞觀”。事實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關于新聞發展規律的全面論述,精辟凝練,既有宏觀理論支撐,也有新聞實踐基礎。你的所有新聞活動必須是在這一規律指導下的反映,因為你的作品不是一個人在關注,影響的是公眾,新聞作品的價值就體現在引導公眾責任的擔當上。好新聞給人以感染力,否則會帶來消極影響,甚至會降低你所供職媒體的公信力,更有甚者有損于黨和政府的形象。為此,新聞從業者務必做到凡采必實,凡言必真,凡思必深,讓黨和政府的聲音客觀傳遞到千家萬戶,讓來自基層的典型激勵更多的人更加自覺地投身到強國夢、富民夢的偉大實踐中去,始終做到新聞服務于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基層新聞從業者的新聞觀,就是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統領,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認知我們的世界,用敏銳的嗅覺來感悟社會,用獨到的視角反映時代,用敬業的態度書寫生活,用強有力的責任心謳歌主旋律。總而言之,新聞從業者要以深厚的情感和時代的擔當,創作出新聞精品佳作,為歷史留下一段記憶,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描繪出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