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聞采編中,不管新聞傳播手段、傳播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受眾意識都是新聞傳播內容應高度重視的問題。在進行新聞采編時,新聞記者只有對受眾的實際需要給予全面考慮,掌握受眾的興趣,并在選取新聞點、提問及語言編輯的過程中全面體現受眾意識,才能更好地達到新聞采編的目的。
新聞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新聞采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新聞傳播內容只有以受眾意識為根據,才能確保其傳播內容獲得大眾的認可。因此,新聞記者在采編新聞時,要重點關注受眾意識,才能把握好受眾的興趣點,從而得到受眾的關注與認可,最終促進新聞采編目標的實現。
1 新聞采編內容要充分體現受眾需要
更好地為受眾服務是進行新聞采編最重要目的之一,因此確保新聞采編內容全面、有效地體現受眾需要就極為重要。在進行新聞采編時,新聞記者首先要對受眾的詳細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新聞節目的類型不同,受眾群體也各不相同,例如,財經新聞與民生新聞的受眾群體就大有不同,財經新聞的受眾群體相比民生新聞的受眾群體,教育水平相對較高,其對新聞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及時性以及準確性的要求更高[1]。而民生新聞的受眾群體中,普通市民占大多數,他們對新聞傳播內容的要求較為廣泛,衣食住行都是其關注的內容。新聞記者應根據受眾的不同類型開展新聞采編工作,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受眾的實際需求。除此以外,還要對受眾的反饋環節給予高度重視,從受眾反饋的信息中不斷改進新聞采編工作,進一步提高采編工作的質量,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各種需要。
在當今社會之中,受眾興趣的時代特色十分明顯,受眾關注的興趣點也和各個領域之中的敏感性問題密切相關,受眾已不再單純地滿足于各新聞媒體提供的各種經驗性及結論性新聞,而是更關注即時新聞的獲得。所以,在進行新聞采編時,只有充分尊重受眾意識,不斷拉近新聞采編和受眾之間的距離,同時進行新聞記者報道形式、思維方式的創新,才能提高新聞采編的質量[2]。
2 新聞采編內容的表達技巧要通俗易懂
新聞采編的表達技巧對新聞采編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進行新聞采編時要對其表達技巧給予高度重視。
2.1 針對時政新聞,要關注民生
時政新聞是新聞采編的重要內容之一,時政新聞的采編質量直接關系到新聞采編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在采編時政新聞時,由于受到自身內容及形式的影響,會降低內容的可看性。因此,將時政新聞及時有效地傳播給受眾,并獲得受眾更多的關注及喜歡,是時政新聞采編的關鍵。通常情況下,時政新聞的會議條款、文件內容比較多,內容較為生硬,專業術語也比較多,受眾在理解時會顯得比較吃力,因而對時政新聞的興趣會大大降低。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在采編新聞時,要抓住受眾的興趣點,將受眾關注的民生問題融入其中,將受眾關注的問題從民生視角來表達,以促使時政新聞更加生動,從而增強受眾的關注度。
2.2 針對社會新聞,要具有貼近性
社會新聞比經濟新聞和時政新聞更包羅萬象,不但具有反映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報道,也有反映社會道德倫理、社會風尚的報道。在報道時,社會新聞版面的編排工作要使編輯的稿件具有貼近性,要能夠按照新聞規律編排公眾關心的新聞,既要有政治貼近性,也要有地域貼近性,還要有影響貼近性。在社會新聞版面的稿件編排中,既要有涉及到人民群眾日常社會事件以及社會問題和社會風貌的報道,又要包括社會問題以及社會事件方面的內容,要能幫助公眾解決一些社會生活實際問題。
3 新聞采編要對受眾起到科學引導作用
新聞采編的內容對受眾的意識產生著極大的影響,因此,新聞采編要對受眾起到應有的科學引導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新聞采編的作用。新聞采編要以受眾意識為依據,從文化輿論、思想意識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對受眾給予正確、科學的引導,以使受眾形成思想上、行動上的高度統一,從而為國家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要確保新聞采編對受眾起到科學的引導作用,新聞記者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全面了解新聞采編知識,認識到受眾意識對新聞采編質量的重要影響,并形成較強的大局觀,對采編到的新聞內容有自己的理解及看法,才能對受眾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4]。此外,新聞記者要高度重視受眾意識,例如受眾關注的焦點、受眾的具體類型以及受眾的受教育程度等,才能將受眾意識充分貫徹到實際的新聞采編過程中,采編到符合受眾需求的有效新聞內容,并科學、有效地引導受眾的意識,從而為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受眾意識在新聞采編中的意義得到充分體現。
4 結語
新聞記者只有對受眾意識給予高度關注,并在新聞采編內容中充分體現受眾需求,表達新聞采編內容的時候通俗易懂,保證新聞采編對受眾的科學引導作用,才能將受眾意識更好地體現在新聞采編之中,確保受眾意識在新聞采編中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