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訪工作是廣播新聞的一個基本環節,能否做好新聞采訪工作對于優質新聞的報道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在論述了廣播新聞采訪的意義以及特點之后,重點敘述了如何有效的開展廣播新聞采訪工作,以期為日后廣播新聞工作的發展提供參考性意見。
采訪作為廣播新聞的基本環節本身具有自身獨特性,優質的采訪能為新聞報道增添生動、精準的色彩。因此,能否成功的做好每期采訪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人們對于廣播信息的需求,保證廣播新聞采訪工作的質量。
1 廣播新聞采訪意義及特點
廣播新聞采訪同一般的新聞采訪工作一樣,也是對一系列的新聞事實進行采集工作,包括新聞報道的制作、寫作等。新聞采訪工作可以說是廣播新聞報道成功的關鍵,將影響到后期新聞的寫作與制作質量。廣播新聞采訪的意義主要在于發現和挖掘事情的真實情況,并從中提煉出新的有價值的新聞。這就要求新聞采訪工作者要直接參與或者是深入實踐到新聞事件中去,將新聞的真實情況報道出來。
廣播新聞采訪工作有幾個特點[1]。(1)時間緊迫性。新聞的特點是變換周期非常短,稍縱即逝,所以有些情況下需要采訪工作者在要及時的報道幾分鐘之前發生的新聞。(2)連續性強。一般情況下,廣播新聞篇幅較短,而且需要及時有效的反應事實,因此,采訪工作通常需要持續進行,對新聞的發展情況進行連續性的報道。(3)采錄音響。鑒于廣播新聞的特點,采訪工作中不僅要引用大量的文學體裁,在廣播新聞時還需要應用錄音特寫、錄音訪問、錄音新聞等特殊形式,需要用到采錄音響。音響是廣播新聞報道中必不可少的新聞素材,可以起到烘托主題的作用。(4)現場報道。記者在采訪新聞時,需要同步播出事情的進展情況,這是廣播新聞媒體采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形式。同步播出新聞時,采訪者不需要提前寫稿或者錄制,而是以現場采訪的形式進行,這種形式的采訪就對工作者的洞察力、判斷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 廣播新聞采訪工作有效進行的方法技巧
2.1 做好采訪前期準備工作
采訪目的的實現是需要人與人之間不斷溝通,采訪者和被訪者才能在思想上產生碰撞。因此,新聞采訪者要想從被訪者身上挖掘到有亮點的新聞,就需要做足前期的準備工作,充分了解被訪者的生活習慣、生活周圍環境、社會閱歷以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這樣才能拉近采訪和受訪兩者的心靈距離,營造一種和諧的交流氣氛,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沖突,采訪者迅速找到采訪話題,抓住采訪的關鍵信息,收集到更為全面的新聞信息。如若采訪者沒有事先對事情的發展過程、環境以及相關人物進行了解,就很難把握采訪的重點,容易出現采訪片面化、重點不突出等現象發生。
2.2 深入現場,挖掘亮點新聞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前進,對于信息的獲取方式,人們有很多途徑。因此,觀眾對于新聞的關注焦點逐漸淡化,轉而向新聞的亮點看起,這就需要采訪者進行觀察采訪。采訪過程中需要記者調動起眼、耳、舌、鼻、大腦等身體中的各個感覺器官,依靠細心的觀察實現對新聞事件的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的融合。其次,現場觀察采訪是獲取直觀材料的重要方法,也是記者及時抓住新聞場景亮點的重要途徑。報道過程中,記者可以采用抓取典型事例、抓取生動細節、抓取精準發展趨勢等方法對現場新聞進行報道。
2.3 鍛煉提問技巧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得到過多的重視,而在廣播新聞中卻意義非同尋常,提問可以說是展開工作的根本。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技巧。(1)語氣需要隨和。氣氛是廣播新聞采訪中一項重要的因素,為了創造平等互助的關系,記者采訪時要使用規范的語言,并且還要語氣坦誠、尊重,給予被訪者舒適溫暖的感覺。(2)提問方式可以靈活多變。采訪者在采訪過程中對于話題的引出可以采用開門見山的形式,這種形式的優點是可以使雙方的交流迅速進入主題;還可以采用引導啟發的形式,以緩解被訪者的緊張心理。(3)把握好時機。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記者和被訪者不能長久生活在一起,因此,要充分的把握好采訪提問機會。通常來說人的內心思想變化會反映在雙手、眼睛等一些身體語言上,作為廣播新聞記者要善于抓住這些瞬間,挖掘事情的真相,報道廣播新聞信息。
2.4 實現情感共鳴
新聞記者在采訪時應該處于主動地位,與被訪者深入交流,提出一些能夠深入被訪者內心的話題。這就要求采訪者提前做好充足準備,依據采訪環境,調動起被訪者的積極性,從而實現交流雙方的情感感染。其次,記者自身素質對被訪者也會產生影響,以平等、親切的態度面對被訪者可以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促進雙方輕松交流。
3 總結
綜上所述,廣播新聞采訪工作開展進行中有諸多的影響因素,作為新聞采訪記者一方面要牢固掌握廣播新聞采訪中的技巧,善于使用提問技巧,與被訪者進行平等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還要做好采訪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有備無患”的進行采訪才能及時抓住新聞亮點,提高廣播新聞的報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