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偉
(1四川大學 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5;2四川大學 “美麗中國”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5)
“一帶一路”蘊藏的文創機遇與挑戰
蔡尚偉1,2
(1四川大學 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5;2四川大學 “美麗中國”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5)
隨著“一帶一路”概念在全國甚至全世界被熱議之后,各種議論,各方討論每天都在熱烈地進行著。但仍有一個問題存在,即大眾還是停留在前期非常熱鬧的討論過程,沒有把一些具體的、有操作意義的問題進行邏輯嚴密的分析。全國的專家試圖跟進“一帶一路”文化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課題,但迄今為止這個規劃始終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因此,這個話題里有很多懸而未決的東西,可能牽涉到幾大洲以及一些經濟走廊。所以客觀地說,現在研究所獲得的是批判探討的階段性成果。
“一路一帶”;機遇;挑戰
編者按:
9月,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為指導單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15重慶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渝隆重舉辦。博覽會期間舉辦的文化創意產業高峰論壇集聚了眾多專家和學者,大家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圍繞建設“一帶一路”進程中,“堅持文化先行,樹立文化引導經濟的高度自覺,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現代文化的創新”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本次的專題選取與會專家學者們各種觀點,希望能給各位讀者帶來新的感悟。
首先對照戰略格局,從某種意義上可以概括為整個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上的一次亞太再平衡、再全球化的過程,在東西方重新布局這樣一種互動的基本關系的背景下,由中國主導的一次頂層設計。從中國內部來說,是把國內過剩的產能輸出去,然后把國內需要的能源、材料等跟相關的國家進行戰略互換,這么一種內在經濟上的需求,從文化的角度來說非常重要,也有非常直接的關系。從戰略格局來說,“六大思路”:地面思路、海上思路、空中思路、能源思路、電力思路、信息思路。從線路的角度來說,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對各個地區的功能進行分布和定位安排。
從區位來說,重慶處于一個很特殊的位置,既不靠西北的新疆,往中央一帶走,又不像云南、廣西,更靠近中南半島,也不像福建直接靠海,但恰恰是承東啟西、接南連北,正反兩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做一個研判。因此,在《愿景》中,給重慶的定位有一句非常關鍵的話,就是打造西部重要的開發開放支撐。
“一帶一路”與重慶是一個包含的關系,在“一帶一路”的安排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材料等等方面的安排,但更重要的還是文化溝通交流,在正式的文件里也有很多具體的描述。包括很多地區的功能定位,包括新疆甘肅寧夏等等,實際這種相對比較重要的區域,都有關于文化方面具體的描述。
在《愿景》中,還提到一些具體的項目安排,如文化教育方面開展合作辦學,還包括一些培訓業的開展。同時,國家每年要給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沿線國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電視周、圖書展等節慶會展活動,各個國家相繼舉辦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節慶會展,包括合作開展廣播影視劇精品裝作及翻譯,創作影視劇,影視產業,這也是一種文化創意產業的機會。
其次,沿線國家加強旅游合作,特別是文化旅游合作,可以說這是“一帶一路”中間的重大產業集合,實際到現在我國跟其他很多國家在文化產業經濟效益合作方面比較明顯的領域就是文化領域。
“一帶一路”要熱起來,要讓各國去接受,主要就靠文化的力量,用傳播的力量去消除各個地區的文化鴻溝,讓大家達到心靈的交通、理念的認同。而文化的交流在當代不可能簡單的是事業型政府包辦就行了,更多是帶有產業型的文化交流形態,在當代文化交流最直接、最徹底、最廣泛的方式還是文化消費、文化貿易、文化創意產業,我們通俗地來說就是一種市場化的方式進行文化交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還得靠文化來帶路,文化來搭臺,過去叫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樣一個大理念在文化發展中也有其積極的意義。所以文化帶路、文化搭臺、文化搭車,這是“一帶一路”中要考慮的重要思路。
從事實上來看,“一帶一路”的文創基礎已經打下了,之前有一些文創企業已經做出了探索。例如,深圳華強集團大型的主題公園輸出,走的是“中國迪斯尼”的概念,這一項目已經在伊朗等一帶一路國家落地了。還有云南所做的《吳哥的微笑》大型實景演出,也取得了成功。
不僅是中國文化產業走出國門,同樣的也有“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到中國進行文創投資的案例。例如,一位埃及人和中國聯合,成立了寧夏智慧傳媒公司,他們把伊斯蘭文化進行了圖書翻譯,目前已經獲得了中阿互譯市場的70%份額。還有,今年“美麗中國絲綢之路旅游年”在國家旅游局的舉辦下,也吸引了大量的泰國旅游業的投資進入到中國。所以未來“一帶一路”不斷的熱絡,市場會逐漸打開。
那么面向未來,我們還有更多的機遇,一方面宏觀上說,“一帶一路”整個政治安排、戰略安排相關的合作框架、協議等,都為“一帶一路”的文創發展提供了直接的機遇,特別是文化部和很多國家都簽訂了文化合作計劃、合作協議,這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也為國外的文創機構進入中國提供了一些路徑,特別是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5年做了修訂以后,外商在中國投資教育培訓業有更多的市場空間,包括文化、體育類的經營和中介服務允許外資投資,物聯網技術、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服裝設計等創意產業;另一方面,政策擴寬了我們的空間,但具體實施還是基于市場本身的機遇。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中國的快速發展,就本身而言就是一個國際的文創大市場、消費市場。那么很多“一帶一路”上的國家都可以把中國視為機會。現在“一帶一路”上的國家也加快了相關投資產業的通道,這也是一個態勢。所以中國的市場給“一帶一路”其他國家提供了機遇。
此外,現在“一帶一路”上的國家面臨著大的經濟形勢——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也成為中國文創進入其他國家非常重要的機會。包括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因為國際能源和原材價格的下滑,所以他們也要進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哈薩克斯坦宣布光明大道的新經濟計劃,明確提出文化領域的優先發展方向,推動本國文化產品服務市場的發展。這些機會機遇都是可以抓住,利用的。
在交通方面,通過物流人流的提升,把文化市場進一步做大。對于像重慶、成都等城市,看起來很尷尬,既不靠西北、又不靠西南。所以怎么樣揚長避短:沒有區位優勢,但未必沒有交通優勢,空港建設、國際航線,在這些措施之下,時間得以成本大大節約。
除了機遇,文創也面臨著許多挑戰。第一,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帶來部分文化消費市場萎縮,包括“一帶一路”上的國家,這個大的市場面臨挑戰。第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體經濟不發達,社會不確定因素較多,也會影響文創的實踐。第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版權保護,嚴重影響文創項目的收益。另外“一帶一路”文創人才的缺乏也是棘手的一件事。從國內來說,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熟悉市場的人非常少,過去我們都忽略了這些國家,都傾向研究歐美,反而對“一帶一路”很多弱勢國家沒有怎么去研究,缺少積累。
第一,發揮政治地位高的優勢,有效整合西部文創資源。重慶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政治地位高,能夠發揮出經濟勢能的作用。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發揮重慶的優勢,打造重慶文創的升級版、國際版、2.0版本,甚至4.0版本的重慶文創,這可以作為我們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總體的思考方向。除此之外,重慶作為二戰名城,國際知名度比較高,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都是有歷史的基礎。
第二,發揮重慶城市文化消費力強的優勢,積極打造“一帶一路”文創國際大市場。有市場就有機會,精心營造“一帶一路”的大市場,這是重慶比其他很多城市都有優勢的。
第三,抓住制造業發達的優勢,實施重慶文創融合發展走出去的戰略。重慶筆記本電腦數占全球產量的1/3,汽車產量去年躍居全國第一,有很多制造業的優勢。國家支持文創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搭車發展。
第四,加大與文創優勢城市合作力度,共同開創文創新空間。重慶有很多優勢,但也有很多不足,包括城市文化氛圍不夠、文化地位不高。
第五,積極爭取國家有關“一帶一路”的資金,以重大特色項目帶動特色文創。重慶很多優勢文化產業,包括文化信息傳輸、文化創意設計、文化休閑娛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當代藝術等,這些都是重慶在全國可圈可點的優勢產業,能不能率先去推廣,進一步結合“一帶一路”的發展。另一方面就是繼續作大創意制造業,打造全球一流的創意農業、美麗鄉村,因為重慶本身來說的一個特點就是大農村和大城市交融的格局,利用重慶自身的鄉村資源,來精心策劃,納入到國家體系,建設世界一流的創意農村、美麗鄉村。
(本文由陳嬋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G124
A
1674-8883(2015)20-0004-02
蔡尚偉,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美麗中國”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