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雋
(大足石刻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重慶 402360)
中國文化遺產如何走向世界
向 雋
(大足石刻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重慶 402360)
重慶有一張名片就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大足石刻,這也是我們古代經典的文創產品。它們要在當下煥發生機,走向世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路?怎樣才能走出世界?
一帶一路;中國文化遺產;文創
中國的文化遺產如何走向世界,需要我們把它當成一種思考。要把中國的文化遺產和文創聯系起來,需要我們結合一些案例的操作實踐。在此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先剝離偽文創。
文化創意現在已經處于一個大熱、特熱、過熱的狀態,仿佛每一個人都談文創,甚至都認為只要跟文創沾上邊,就可以創造巨大的財富。以前在影視圈、電視臺流行這樣一個笑話,說的是山西的煤老板投資拍攝電視劇,被一個主流媒體奉承為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領頭羊??善婀值氖怯泻瞄L時間影視圈的人都不敢談文創,為什么呢?因為主流媒體,把煤老板的這種行為稱為文創產業。其實煤老板是覺得拍電視劇掙錢,人家會高看他一眼,他實際上是尋找生財之路,作為一個商人也是應該的。但是他作為一個電視劇的投資者,大量混淆了我們對于文創、對于影視產品本身的品格要求。在其所投資電視劇中,選題、定位全部都是打打罵罵,非暴力下的暴力,這種電視劇迄今為止還是非常的多。
這位煤老板投資的所有電視劇的主題表現的是沒錢則沒位,有錢就該任性,那么任性到非常放肆的時候,就會給社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在經常看到媒體新聞里,一些人開著豪車在高速公路上撞價格低廉的車,或者欺負為他服務的人,其性質推崇的都是財富第一、人格低下。普通人需要素質提高的時候,相反地這些影視作品卻給普通人引導的是“我目前就是這么低賤”,那么這就應該被人家欺負,甚至成為一個社會暴力的犧牲品。
所以作為影視工作者或者影視產品的管理者來講,有責任來矯正人們對文創的定位,對它的走向進行引導。如果單純以煤老板的行為來參與到影視產品當中,將會極大的破壞我們國家的文化穩定,我們國家文化的形象,最終會破壞我們的文化市場。因此,我們談文創的時候需要嚴格界定的就是偽文創。
我們剝離了偽文創,讓人們重新認識文創,知道其真正的文創是推崇讓社會養成彼此尊重、彼此包容關愛、彼此獲得富有情趣的生活信仰。這也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里包含的東西,這才是當下文化創意產業應該提的,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價值。不僅如此,文創還是滿足普通人的精神歸依,滿足人們市場化的休養生息。我們的文化遺產普遍都是存在不被人能夠完全解讀這樣尷尬的問題,在加上能夠存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古城、古鎮、古村落也漸漸消失,隨之消失的還包含了信仰,沒有信仰這個文創也會很快消失。
關于文化遺產的定義,一種是物質文化形態,如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另一種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比如大足石刻獨特的石刻造型技藝,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是地道的中國文化遺產,與外國的文化遺產大不相同。例如,石刻與羅馬石刻、古希臘的石刻、捷克的石刻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最關鍵還不是以上兩個方面的遺產存在,那些石刻、那些手工,僅僅是一種媒介、是刻體,而不是人為的本息,而文化創作就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和對世界、對生活的看法,這才是本息。我們就是應該存在于這些有形的媒介中,如大足石刻就是古代中國,唐宋時期的巴渝人看世界的方法,看宗教與自然、宗教與人性、信仰與生存法則的關系,這就是大足石刻真正的核心價值、大足石刻的精神所在。在寶鼎山、北山、石篆山我們看到的是古人的文化包容,大足石刻以北山和寶鼎山為代表,實際上我們通過石刻可以看到,有西域和波斯人活動的證據,有西域的圣僧。所以這就是異域文明與中華文明的融合。這是大足石刻最有價值的地方。
所以說,我們對世界文化遺產的理解不能單純地從它的造型和技藝上來看,我們要看到它的核心價值和內在的內涵,這才是今天讓中國文化遺產走向世界的正確思路。我們的文化遺產怎么向世界走?怎么走?
首先,從思想上來說,我們走向世界不能僅僅是對古人創造的膜拜,應該是對生生不息的人間和諧、凡人與神靈的和諧,自然和天道的和諧,這種對大美的彰顯,也是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悠久的中華精神價值說體現。同時,我們的電影展、各位演藝等定位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定位,才能夠被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那些國家的普通民眾接受。
其次,世界需要中國文化遺產內涵寬廣、包容的氣質,是用具有我們中華氣質的人文情懷來給世界送去長久的和平和友善的祈愿,這是我們的頭等使命。當然,我們走向世界不能是簡單的政府行為或者是商業行為,而是要跟著當下“一帶一路”的政策之下,結合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共同完成。
談到中國文化遺產還是要回到我們自己熟悉的地方。講文化創意,大足石刻的體現最為充分。例如,“孝道的因果報應說”,通過石刻造像最通俗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其中包含了形而上的佛教教義,也包含了形而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與人的教化,所以他的定位不是針對達官貴人,而是巴渝老百姓。那么文創體現的媒介就是用老百姓最喜歡的色彩斑斕的彩繪和故事化的石刻、造像,進行不同篇章的形象化演繹,擺脫了抽象的說教,打破了普通人的精神訴求。這一點,大足石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弘揚的是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精神。
大足石刻的創造啟示著今天的文化創意之路,是信仰和人間內在需求的互相依存。設想,在南宋時期,要完成大足石刻這一宏大的工程,資金從何而來? 今天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什么這么多人愿意投資來做石刻?這不僅僅是信仰的問題,也不是完成投資以后的愛好而已,這是我們現在當下都要解決創意的來源和產出的最后結果。
在現今社會講文創,不僅僅要考慮文化創意的目標是什么,如果只是商業的謀劃,而不是針對人的心靈安定和釋放日常情懷的內在需求的文化貫通,文創生命力是值得懷疑的。在反觀大足石刻的趙智鳳和《天工開物》的作者,他們是最典型的文化創意者,所以我們現在在探討文化創意的時候,應該參考前人的思想,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實際上我們的文化遺產就是文化創意,文化創意未來也是文化遺產?,F在大足石刻的推行是軟硬、有形、無形、金融等綜合體的構建,來使大足石刻走向世界。例如,“一展一會”的架構,“三個一”品牌推崇,都是圍繞這四個方面來讓大足石刻產生世界影響,我們要直接進入到最普通人的文化消費當中。
(本文由陳嬋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G124
A
1674-8883(2015)20-0008-01
向雋,大足石刻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學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