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天山電影制片廠,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一些經典的戰爭題材電影和最新上映的戰爭電影也重新走回了電視熒屏及人們的視野當中。戰爭題材的電影一直是中國影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電影是中國人反抗侵略的記錄者和謳歌者。新中國成立之后,抗戰電影則作為中國電影藝術中的華彩樂章而歷久彌新。同樣,在世界范圍內,戰爭影視作品因其對愛國主義等內容的表現而存在共通的情感。集中的表現宏大的戰爭場面幾乎是所有戰爭題材電影的最大特點,而帶給觀眾這一系列的感官享受的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等等以外,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氣勢磅礴的煙火運用。戰爭片,亦稱“軍事片”,以戰爭史上重大軍事行動為題材的影片。較常見的戰爭片有兩種類型:一種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戰爭事件、戰役過程和戰斗場面的描寫,著重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另一種以反映戰爭事件為主,通過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描寫,形象地闡釋某一重大軍事行動、軍事思想、軍事原則和戰略戰術。表現戰爭,最終是要表現戰爭中的人。從生硬再現到藝術再現,從宏大的戰場到人性的刻畫,這其實就是藝術創作逐漸成熟的過程。增加影片的可看性、試圖吸引年輕觀眾是每一位影片創作者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的問題,但是對于一部反映歷史戰爭的影片來說,首先需要大背景的真實、細節的真實。其次要把握住底線,在真實的基礎上適當放大或改編,在有限的空間里做無限的藝術創造。
幾乎所有戰爭片都是以戰爭史上重大軍事行動為題材的影片,有通過戰爭事件、戰役經過和戰斗場面的描寫,刻畫人物性格,樹立英雄形象;也有通過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描寫,形象地闡釋某一重大軍事行動、軍事思想和軍事原則;還有反映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心靈創傷。戰爭片從狹義上只單純包括反映主要戰場的影片,廣義上則包含幾乎所有含有戰爭元素的影片。可大致分類為:反映戰爭全局、統帥指揮、戰略戰術、歷史進程的全景式戰爭片;反映局部戰場上一小群士兵經歷的殘酷戰斗的動作題材戰爭片;反映戰爭中真實人物歷程的傳記題材戰爭片;反映經歷戰爭洗禮與考驗的愛情故事與戰爭帶給婦女的傷害的愛情題材戰爭片;通過反映戰爭中前方后方平民的生活與戰爭中小人物經歷的社會題材戰爭片;反映戰場上與集中營中的罪行與黑暗的反思類材戰爭片以及科幻恐怖元素為賣點的科幻恐怖類戰爭片。
其中我們說以第二次世界大戰題材電影和現代戰爭題材電影是運用煙火最多的兩大類電影。而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中觀眾所看到的火光塵土沖天、真槍實彈和爆破火光四起的場面肯定少不了煙火的存在。
自從原始人發現了火,煙火就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的祖先高舉起火把去獵取食物、燃起篝火去恫嚇猛獸,古代戰爭用烽火臺燃起狼煙去報告敵情。后來由于火藥的發明產生了槍炮,煙火的用途就更為廣泛了。電影這門綜合性藝術同樣不能離開煙火,如生活氣息的渲染、環境氣氛的烘托,也都需要煙火效果來大顯身手。煙火,首先是在那些大的戰爭場面里使用得最多。例如,在《大決戰》等影片中,那調動數萬人參加拍攝的兩軍對壘、千軍萬馬廝殺的浩大場面,其濃煙滾滾、烈火熊熊的熾烈景況,就是用煙火烘托出來的。那撼天震地的爆炸,血肉橫飛、敵尸遍野的場景,利用火來烘托宏,它蘊含著英雄在烈火中永生的深刻寓意,都是靠煙火施展出來的效用。
在表現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煙火效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可能有些人會問煙火在劇情中負責那些工作呢?接觸戰爭電影少得觀眾可能就不太清楚,比方說凡是動槍動炮的一些炸點與炮彈炸點的顯示,落到地上的一些爆炸效果等都是由煙火來做。再一個就是,在和平年代、和平時期想要造成一個戰爭的氛圍首先就要用煙火,動用煙和一些炸點、動用人身子彈點、地面子彈點等手段來把和平時期的環境變成一個戰爭年代的環境。一個專業的煙火師會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和劇情來把握煙火。劇本里的一句話、炮火連天,打得一片火海,根據那個年代,雙方使用一些裝備,如小米加步槍,飛機加大炮等根據這些背景利用煙火手段來發揮。這些電影中既有現代飛機大炮兵團作戰也有古代冷兵器時代千軍萬馬廝殺;既有氣勢磅礴的全景式戰爭場面,也有細致刻畫的局部爆炸鏡頭,煙火師以他們多年的經驗和嫻熟的技術和精確的設計,在熒幕上制造出一個又一個效果逼真的煙火特技手段。在戰爭題材影視作品如《百團大戰》《太行山上》的戰爭場面,無不是利用煙火來完成的。在攝制組里煙火特技是一項具有危險性的工作,因此在實拍之前不光是炸點的位置、引爆的順序、間隔的時間火藥的配比和用量都要經過科學的計算和精心的設計,就連埋炸點的黃土都要專門運到拍攝現場,篩過之后才能開始使用。無論現場多么忙亂,開拍之前煙火師都會認真仔細、有條不紊的復查每一個炸點和環節,不能有一點怠慢。煙火師的工作就具有一定危險性,經常要接觸一些炸藥、雷管、火藥等一些危險品。所以做這項工作既要謹慎小心還要膽子大等素質,沒有這些素質的話煙火工作是做不了的。比方說一部戰爭電影為了把一個鏡頭拍得更驚險,演員剛走兩步前面離他一米多遠及一個大炸點起來,演員接著再跑、跑完以后再炸這些相當難的鏡頭時萬一時間卡錯那后果都不堪設想。
我們經常會在新疆拍攝戰爭電影,由于西北的氣候原因,比較干燥,土質比較松軟,灰塵大。剛開始拍攝的時候由于經驗不足,只要部隊一沖鋒,整個鏡頭中都是煙霧黃土彌漫,效果不是特別好,但隨著經驗的慢慢積累,就要想辦法來改善這個問題,所以最終我們就想到了在炸點周圍澆點水,這樣一來雖然我們煙火師要辛苦一點,但為了保證每一個鏡頭的質量我們多一些辛苦也是必要的。煙火師在影視劇中是一個制造爆破、戰爭場面的專家,當然由于整日與煙火打交道,煙火師在工作之中也承擔著攸關生命安全的責任。作為一個煙火專業人員來講,由此能掌握一般的煙火技術到能進行獨立的煙火設計和創作,這是一個大飛躍過程,只有達到這個飛躍,煙火工作才能開展的好,才能變被動為主動。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時,對電影煙火工作一次回顧和展望是很有意義的。煙火部門的創作與電影其他部門的創作從根本上來講是一樣的。煙火師的工作危險性很高,同時需要負的責任也很大,因此在使用那些不得不用的危險品時必須有豐富的經驗。
還有煙火人員也要以實際出發,不是說所有的戰爭影片都是炮火連天,濃煙滾滾、槍林彈雨的,這還要分清年代,我曾經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就是拍攝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片(漢朝),導演為了圖熱鬧,一定要在雙方對陣的時候用炸點(類似手榴彈的效果)想象一下在冷兵器時代出現這樣的效果,非常不對勁,也非常別扭,最后一剪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