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喜
(天山電影制片廠,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淺析電影燈光中電影作品的關系
陳雙喜
(天山電影制片廠,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電影燈光是電影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1]燈光不僅只是把電影照亮,電影燈光與電影作品的完美配合更能襯托出電影作品的意境,渲染電影氣氛。電影中的主題與環境的分析是電影中燈光師所需要具備的特殊技能,如何才能把握好電影燈光的設計更是一個電影燈光師所需要把握、表現、和分析的特殊含義。更是在主題環境與表演者之間的幾種關聯的體現。
電影燈光;電影作品;聯系
完整的電影作品,不僅僅在于電影本身,更需要音樂、燈光、道具的配合。電影道具、燈光色彩的不斷變化以及不同的切換方法,將電影作品的情境推向另一個高潮。[2]所以,電影燈光對于電影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影燈光的應用對電影作品的意境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在任何一處環境中,任何一件物體,首先需要光線的介入才能進入人的視覺,它們之間的介質是光。人物環境的情形,物體的形象甚至空間的大小,都需要借助光的照射。在任何場地的拍攝工作中,演出的現場空間是由光來組織的,光的照射空間越大,人們視覺感受的空間范圍也越大。即使空間很大,但若光只照射某一區域,那么不在完全照射范圍的空間,在人們視覺上就不存在意義。因此,光有著引導和指示人的視覺作用。光照在哪里,人的視覺就跟在哪里,光移動在哪里視覺就移動到哪里。因此,照明幫助我們引導觀眾的視線,通過孤立的色調,通過相鄰色調的高度明暗對比,通過飽和與較淡的色彩配置,通過模糊和清晰的虛實搭配,把觀眾的視線吸引過來,朝著一定的方向,集中注意在某一細部上。利用這些條件還可使人們的注意力集中于不同場景中的前景、中景或后景。
燈光照明,是影、視、舞臺各種表演藝術的重要環節。作為燈光設計者,必須把自己置身于觀眾之中,從觀眾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創作、考慮自己的工作成果是不是能讓觀眾接受,燈光設計中的每一個造型、渲染和變化是否得到了觀眾的理解。
(1)分析電影的主題與燈光的關系。電影燈光的設計和布景是整個場景美術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影燈光在電影表演中的運用越來越重要,電影是用數字表演語言來表達思想的一門藝術,電影創作不僅僅只是通過表演者來表達電影作品的主題、思想、風格和情緒變化,還需要電影設計,利用對電影燈光的設計來更好地展現電影作品。電影燈光的設計應該和電影作品的創作同時進行,這同時也要求電影編導對燈光技術有一定的了解,與燈光師進行溝通交流,達到無燈光和作品的完美和一,才能使電影作品更具渲染力。如何讓燈光為電影所用,更加準確的傳達作品的主題思想,則是每一位電影創作者必須面臨和思考的問題。任何電影作品的演出,都需要對電影燈光進行構思和設計,構思的依據和創作靈感來源于電影主題,編導的思想,演員的表演和電影的環境。
(2)分析電影創作者的闡述。燈光的設計要遵循電影創作者的意圖。電影燈光的設計受到電影創作者對電影作品的把握和制約,不能離開電影創作者的構思單獨去設計。所以在設計電影燈光時,燈光師要與電影創作者經行深入交流,多傾聽電影創作者對整個作品的闡述,對電影作品有深刻的認識。在進行設計電影燈光時,對電影作品就會有更深的了解。如果對劇目把握不好,理解不透,就不能更好地用燈光來表現。
(3)分析電影情節中的燈光。在電影拍攝中,電影燈光常常會模擬生活中的某種場景,創造環境空間,有時還要表現劇目的劇情發展時間。每一個電影作品都有它特有的產生作背景和時代背景,這對電影燈光設計尤為重要。例如,電影《滿城盡是黃金甲》,出宮廷戰爭中的藝術場景,他的創作背景來自宮廷內亂中心理變化與整體的場景設計,整場劇目的演出則選擇了金黃色的光,電影金碧輝煌以突顯民族的燦爛文化與當時環境下的人物內心世界與金黃戰亂背后所帶來的悲歡離合!分析環境是燈光設計的必要環節,這樣才能使燈光與電影設計環境相一致。出于劇目演出的強調性與表現性,一般電影燈光在表現某種光源的視覺效果時所選擇的色調會強于現實中的實際色調。[2]
(4)分析演員的表演與燈光的關系。在電影劇目中,總是以演員為中心,通過演員的表演技巧與故事情節把這種特殊的語匯把情感傳遞給觀眾,所以,演員才是主體,燈光作為重要的電影組成元素,它要為演員服務,深入了解對演員的表演,抓住演員的內心情緒變化,對于一個劇目尤為重要。電影演員是通過肢體語言、情感表達、環節刻畫來傳達思想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傳達著演員內心的思想情緒變化,分析表演者的表演對如何合理利用燈光尤為重要,燈光配合表演者的表演,達到合二為一的效果,則能更好地傳達電影的主題思想。[3]
大場景中側逆光勾畫的就是人物、景物的整體線條。這個線條確立了人物與景物的空間位置,明確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果說準確還原各種色彩是客觀地再現,勾畫線條則就是藝術的提煉。強烈的逆光線條,可以使正面色彩處于低明度低飽和狀態,而且可以使景物本身瑣碎的色彩細節對比,轉化成大色塊的整體效果,呈現出抽象凈化了的抒情韻律和藝術氣質。過于強調小光比,散柔光,色彩細膩,還原正常,就會造成對線條感的迷茫與削弱。
影視燈光藝術中,人物與場景線條的勾畫和運用,是燈光藝術的深度提煉,是塑造人物和景物藝術效果的重要手段。線條始終是視覺藝術最主要的構成元素之一。
在電影照明中由于膠片的感光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一般電影攝制對燈光的要求是較高的,要求的亮度也是很高的,在影視專業實際拍攝中要具備相當高的圖像質量和藝術感覺的成分,它既要貼近實際圖像,而又要高于實際的畫面水平,并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這就對燈光的依賴性成為必然。合適的燈位和標準的電視用黑白平衡色標,就可拍攝出滿意的圖像,要想圖像有一定藝術質量那還有問題需要解決,就是要有合適的燈位,這就牽涉到三點布光原理:主光、輔光、輪廓光,對不同對象采用一定的補光,使其完美。一般燈光的照度直接影響畫面的影調,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主光亮度人物面部大部分,不能在鼻子兩翼有它的投影,下頜在頸部的投影始于下頜最低點至于頸部交界處,從機位看其投影輪廓應為近似于直線的弧。這樣的人物光效簡潔明快,可將光線對我們閱讀人物的干擾減少到最小,同時人物也不會感到主光太炫目。
窄光照明適用于臉龐較胖或大部分男性的人物造型,我們可以適當調整燈位得到倫布朗影調而確定主光位。輔光一般用柔光燈具打,燈具離人物較近,影調柔和,不會造成明顯的不可接受的陰影,但會在人物眼睛中成像,給近景或特寫鏡頭時,人物就像得了白內障,發光以打出質感為宜,太多的發光會將人物頭部像戴上了金箍圈一樣,影響人物造型,不美觀;肩部輪廓可略失層次,影響過度止于肩部,不要讓逆光照到胸前,寬度適中,左右要對稱,至于背景的影調主要取決于布景,我們可以通過控制照明度來修飾它,同時要注意對主光和輔光實施遮擋,它們照到背景的光將有可能反射到鏡頭里,破壞背景原有的影調。我們也可以完全運用光斑或光束來制造背景影調。再根據電視畫面再一次調整光比,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上面照明安全中,在攝像機方向測量的垂直照度分別是:主光9601x,輔光6001x,逆光12001x。
其實散光型冷光源也應該注意這些問題。散光燈具的光線柔和平均地照亮很大一片面積,沒有亮度相比較高的光心,雖然也有遮光板,但不比聚光燈具對光的控制方便,人物造型光比較小,只有把主輔光區分開,不以簡單的環形布法布光,才可以使影調不至于過分平淡。
實踐中,我們要熟練掌握各種燈具性能,充分了解攝像機對不同光效的記錄特性,積累工作經驗,同時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謙和的合作精神,創造融洽的工作氣氛,這有利于審美水平逐漸提高,實現個體審美情趣與群體審美標準的有機契合。
在拍攝人物造型上,運用三基色冷光柔光特性比較好,有亮度可調、色溫可選擇、顯色性好等特點,適當地增加輔助光源,即可做成比較好的人物圖像效果來,這給照明藝術創造了新的、可操作的技術條件。
燈光作為電影元素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燈光中的應用于電影的關系中如何找到相對的平衡點,是燈光師所需要完成的部分,燈光在一組電影鏡頭中的展現已經遠遠超出燈光所具備特殊要素的意義,我在本文中介紹電影初期中情節中的燈光的重要性,最后介紹了演員在表演中如何通過燈光來配合整體電影的形象設計。所以燈光在電影中占據著不可分割的重要意義,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燈光不僅指明了電影的方向,表達了電影燈光與電影作品的中的相互關聯,更能襯托出電影主題的意境與演員的情感特點。
[1] 史帝文·阿謝爾.電影制作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 電影《滿城盡是黃金甲》藝術賞析(第5版)[M].珠海出版社,2012.
[3] 阮儀三.電影燈光特殊藝術保護與規劃[J].影視規劃匯刊,2010(02).
[4] 唐士都.電視照明藝術與技藝[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J904
A
1674-8883(2015)20-0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