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彤彤
(長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61)
試論新聞網站的規劃與發展趨勢研究
曲彤彤
(長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61)
網絡信息化不斷發展,使人們獲取各種信息變得更加快速和便捷,層出不窮的新聞類網站也成為人們選擇獲取信息的首選之一。本文從新聞網站的發展背景進行研究,闡述了新聞網站發展的背景及新聞網站的發展趨勢,并提出建議。
新聞網站;規劃;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外的第四大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媒介。形式各異的新聞網站層出不窮,人們已經不能只滿足被動的“讀新聞”,他們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抒發,新聞網站的開放性和互動性作用越發突出。新聞網站正在不斷地從內容型向服務型網站轉變。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有效的信息內容,不斷滿足人們對新聞獲取的需求,是新聞網站發展的必然趨勢。
提到新聞網站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及它的背景。新聞網站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995年1月《神州學人》雜志率先上網,到同年10月的《中國貿易報》成為中國首家進入互聯網的報紙,為新聞網站發展的萌芽期;第二時期,從1997年1月《人民日報》建立網絡版,對我國新聞網站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到1999年各種新聞媒體在互聯網紛紛建立網站為成長期;第三時期,從2000年到2003年,各種新聞網站開始探索網站的經營模式和未來發展道路為建設期;第四時期,從2004年開始,隨著Web2.0時代的到來,新聞網站進入了跨越期。如今的形式各異的新聞網站,其發展勢頭與傳統媒體展開了激烈競爭。但新聞網站也具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特點:
(1)信息具有時效性。時效性是新聞價值評判的重要標準之一,是網絡新聞的生命之源。新聞網站利用光纖通訊技術,及時地將新近發生的事情傳遞給讀者,保證了新聞傳播的時效性。
(2)傳播方式多媒體性。新聞網站可以利用、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傳播方式傳播信息,而傳統新聞媒體只能用單一固定模式進行信息傳播。
(3)新聞網站有很強的互動性。讀者可以通過留言、郵件、論壇等方式傳遞反饋信息,發表意見與觀點,與網站進行互動,與此同時讓新聞網站及更多讀者了解關注的焦點。
(4)新聞網站具有主動性。新聞網站打破了傳統新聞媒體只能被動的“讀新聞”接收方式,可以通過搜索檢索到自己關注的新聞信息,定制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方式。
(5)新聞網站信息具有海量性。新聞網站的信息不受版面大小限制,數據信息儲存量巨大,通過簡單檢索,可以方便讀者查閱。
(6)傳播范圍全球性。傳統新聞媒體由于受到新聞傳播成本限制,往往只能在有限的區域內傳播,而新聞網站打破了這種地域限制,通過互聯網可以不受時空和地域限制,隨時向全球發布即時新聞,使人們第一時間了解信息。
作為新聞信息的主要傳播網站,新聞網站基本上都有傳統新聞媒體背景,新聞網站繼承了來自傳統新聞媒體的豐富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品牌資源以及信息資源等;與其競爭的商業網站相比,傳統新聞網站的還有政府資金支持與政策的傾斜,具有新聞采編權。但在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商業網站獲得了比傳統新聞網站更多的點擊率和資金回報。這反映出傳統新聞網站運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不夠靈活。商業網站正是利用這一點,不斷提升與改變,給新聞網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就當前而言,傳統新聞網站在市場占有方面已明顯落后于商業網站。傳統新聞網站的突破發展瓶頸已是刻不容緩。
現階段,我國新聞網站自身發展還很不成熟,需要不斷完善。無論是在網站運營管理,還是在技術運用方面,我國新聞網站與國外新聞網站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在運營管理上,新聞網站依托于傳統新聞媒體,有著豐富的資源優勢,但傳統新聞媒體的運行體制也限制了新聞網站的市場化發展。一旦進入市場,必將進行市場化競爭。新聞網站很難在競爭中生存。所以,如何在市場化競爭的環境下運營,獲得經濟效益,是每一個新聞網站必須重視的問題。
OhmyNews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網站之一,該網站成立于2000年,并在當年因報道韓國總統大選而一舉成名。選舉期間OhmyNews每日點擊率達二千萬之多,在當時的傳媒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OhmyNews的創始人吳連鎬推行“平民新聞”制度,網站的任何一名注冊用戶均可成為OhmyNews的記者,還可為自己的新聞收取稿費。這在當時,是一種嶄新的新聞觀念。OhmyNews的新聞近80%來自于它的市民記者,僅有20%的新聞來源于其固定職員。由于大部分新聞來源于市民記者,因此網站的新聞內容和風格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OhmyNews還充分利用網絡的互動性、即時性和分眾化的特點,巧妙地將傳統媒體與在線版本形成差異化定位。OhmyNews開辟了網絡媒體新的盈利模式。OhmyNews與“Google News”、“紐約時報”、“BBC”、“CNN”被認為是“世界范圍內對本國事務影響最大的新聞網站”。
OhmyNews的成功,首先,在于“全民記者”的概念使其擁有分布在韓國乃至全世界的記者,為網站提供大量新聞信息,契合了大眾的心理需求。其次,通過多種措施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其三,通過廣闊的“市民記者”團隊影響力,引入廣告到網站,從而獲得經濟效益,充分體現了內容性轉向服務性網站。
由此可見,在網站運營管理上,我國新聞網站應該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順應市場經濟體制,改變傳統媒體的體制和制度制約,提高品牌效應,擴大市場影響力。在技術運用上,要創造個性化服務,綜合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絡之長。在內容的真實權威和大容量、迅速和準確、單向的灌輸和交互性方面要尋求最佳的結合點,以此來牢牢抓住讀者,提高點擊率,提高市場占有率。從根本上增強新聞網站的生命力,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有效的信息內容,不斷滿足人們對新聞獲取的需求,是新聞網站發展的必然趨勢。
[1] 李偉.淺析新聞網站的規劃[J].中國傳媒科技,2001(8).
[2] 陳萬久,李歌春.地市級新聞網站版式發展趨勢及實踐初探[J].記者搖籃,2009(9).
[3] 王全領.新聞網站的發展趨勢及河北省的策略[J].經濟論壇,2002(4).
G206.2
A
1674-8883(2015)20-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