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超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召縣廣播電視臺)
信息時代如何做好廣播媒體編輯工作的探討
丁 超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召縣廣播電視臺)
在信息傳播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廣播媒體的編輯工作難度日益增大。伴隨著信息時代給廣播媒體帶來的巨大影響,廣播媒體編輯者應充分認識到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廣播媒體相較其他媒體所具有的優勢,并充分應用擴展其所具有的優勢,在信息時代中做好廣播媒體編輯工作。
信息時代;廣播媒體編輯;影響;優勢;對策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的傳播速度、處理速度以及信息傳播量等都呈幾何級數的迅速增長,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已經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同樣給廣播媒體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此影響下,傳統廣播媒體所具有的“便捷、覆蓋面廣”等特點已不再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傳統廣播媒體優勢盡去的情況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樣給廣播媒體帶來了變革的契機,結合信息時代特點,確立屬于信息時代的廣播媒體優勢,在媒體編輯工作中揚長避短,確保廣播媒體在信息時代不可或缺的社會地位。
2.1具有靈活的互動性
互動性是信息媒體的重要指標之一,信息時代中媒體互動的形式豐富,短信平臺、熱線電話、門戶網站點播、微博等方式層出不窮,而廣播媒體在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的優勢是其靈活的互動性。廣播媒體可同時擁有上述的各種互動方式,并且在與聽眾互動時可及時對廣播內容進行調整,這是報紙、電視、網站等所不具備的實時的、靈活的互動性。通過篩選實用性強的話題,并邀請具有交談價值和高級品味的節目嘉賓等方式,創造聽眾喜歡的廣播互動平臺,激發聽眾的交流欲望,使更多聽眾積極參與到節目互動中來,這是其他媒體形式不具有或暫時不具備的優勢所在。
2.2時效性強
廣播獨特的媒體形式使其具有對新聞信息等傳播具有非常強的時效性,它即沒有排版、印刷、發行等繁瑣的工序,對媒體的編輯工作所依賴的設備等條件也相對電視、網絡等媒體較低,加之媒體終端設備更廣泛的覆蓋率,以及不遜于任何一種媒體的傳播速度,使其在信息傳播上具有更加強大的時效性。以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性息傳遞為例,當時中央人民廣播率先報道出了伊拉克戰爭爆發的第一條消息,而5分鐘之后,央視1套才有相關報道,而網絡信息質量的良莠不齊,則使網絡媒體信息的時效性大打折扣。由此觀之,在信息時代,更快更準確的新聞時效性是廣播媒體的重要優勢之一。
2.3運行成本低廉,伴隨性好
在與其他媒體行業的競爭中,廣播媒體低廉的運行成本無疑是其強大優勢之一,而其同樣低廉的接收成本也使其受眾面廣、伴隨性好,車載收音機、手機,甚至門戶網站等諸多方式均可以成為廣播載體,這讓廣播媒體擁有不可比擬的覆蓋范圍和接收率,這就是廣播媒體所具有的最大的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信息時代給廣播媒體帶來的沖擊是不容忽視的,更多媒體形式的出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廣播媒體受眾群體呈現縮小趨勢。因此,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廣播媒體編輯者應適應新的時代環境,充分利用己身優勢,不斷突破自我、創新自我,增強廣播媒體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市場競爭力。結合廣播媒體在信息時代所具有的優勢,就信息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廣播媒體編輯工作提出幾點對策。
3.1提高工作能力,加快新聞傳播速度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下信息的傳播速度,廣播編輯工作者必須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與此同時,為了增強新聞信息的時效性,提高新聞價值,廣播媒體應充分結合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系統性的信息采編流程,在確保信息準確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傳播速度。采取適應信息時代的媒體信息工作流程。同時,提高廣播媒體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是確保有效發揮廣播媒體強大時效性的保障。
3.2嚴格把關信息,確保廣播信息真實性、有效性
信息時代給社會群眾帶來了多樣性的媒體選擇,隨之而來的是與以往相比呈幾何形式增長的巨大信息量,在這信息如浪涌一般的時代,絕大多數群眾對于信息的選擇、判斷能力是不夠充分、有力的。因此,無論基于行業發展或者作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來說,廣播媒體編輯者都有責任和義務對新聞信息進行嚴格把關。嚴格遵循廣播信息要求,判斷、篩選信息,讓聽眾切實感受到廣播媒體編輯者的責任感,建立聽眾對廣播媒體的信任。以為聽眾提供可靠的信息渠道為基本目標,從而達到改變廣播聽眾縮小趨勢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堅持不懈,力爭使廣播聽眾群體不斷增長、擴大。
信息時代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為適應信息時代帶來的巨大信息量及信息高速傳播等特點,廣播媒體工作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能力,并結合信息時代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嚴格遵循職業操守,做好廣播媒體編輯工作,為聽眾提供可靠的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