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浪
(作者單位:九江學院紀委、監察審計室)
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創新分析
胡小浪
(作者單位:九江學院紀委、監察審計室)
在現代化通訊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背景下,新媒體得到了快速而廣泛的普及,而且新媒體形式多樣化特點更加突出,在媒體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這種現狀為傳統形式媒體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但是它也為傳統媒體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基于此,主要針對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創新展開分析,推動新聞傳播獲得有效的創新發展。
新媒體;新聞傳播;創新
新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逐漸得到普遍應用與普及,而且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現代化信息時代下,新聞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新聞從產生到普遍的覆蓋也許只需要幾分鐘而已,新媒體的發展造就了信息大爆炸的出現,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也更加便捷、及時。因此,傳統的新聞傳播必須進行積極創新以適應這種變化。
1.1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更強
在新媒體的不斷普及下,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更強是其主要的特點之一,在以往的媒體傳播為主的時期,人們主要通過報紙與電視來獲取新聞信息[1]。而報紙上的新聞內容一般都是前一天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實際中人們看到的新聞是延后的,對于新聞事件的新的發展也只能等到隔天才能知曉,這種形式獲取的新聞信息的時效性比較差。而在新媒體時代人們則可以使用移動設備連接互聯網,然后就可以實時獲取相關信息,可能在一件事情發生的幾分鐘之內就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獲取相關的動態信息,時效性得到了明顯增強,使人們可以實時關注新聞的發展狀況,也可以根據不斷獲取的新的信息來進行決策,提高了決策的準確度。
1.2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互動性更強
在原有的新聞傳媒階段,新聞屬于一種單向的傳播,社會大眾只是新聞傳播的接受者,不能把自己的觀點發表出來,受眾的聲音也得不到更大的重視,這種媒體傳播的形式其實是對公民權利發揮的一種阻礙,對于社會型國家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這種新聞與受眾的互動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強,而且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對一些新聞事件進行評論與共享,而且新聞在傳播過程中也可以發起投票,來觀察受眾的態度,實現了編輯與讀者以及讀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互動,可以在較廣泛的范圍中對新聞事件形成一個一致的看法,有利于正確觀念意識的推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避免出現一些不利于社會穩定的言論的散布。
2.1借助新媒體之長創新新聞傳播方式
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傳統媒體需要認清事實,及時調整自身,不斷學習新媒體的優點,認清自身統治地位的逐漸削弱,進而轉變居高臨下的主導者形象[2]。傳統媒體必須借鑒新媒體的發展優勢,加強與新聞受眾之間的交流,使自身的傳播方式更加人性化,這樣也可以促進新聞受眾主動參與到新聞傳播過程中,進而使新聞信息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應該加強新技術的應用,如可以通過電子報紙、建立獨立的網站等形式使新聞信息的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化,結合現代化的信息科技以及人們普遍接受新聞信息的習慣與心理,可以使自身的新聞媒體獲得更多受眾的認可。贏得廣闊的市場之后才可以進行深入的改革與發展,進而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力。
2.2新聞的發布需要與讀者的閱讀習慣相一致
現代社會中人們逐漸適應了快節奏的生活、工作方式,新聞的發布數量也呈現出了不斷增加的趨勢。因此,人們的閱讀負擔逐漸加重,在大量的新聞信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類型也變得更加困難。所以,根據這種新聞閱讀的特點,在新聞的發布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讀者的閱讀需要與習慣,使人們獲取自己需要的新聞信息的時間能夠縮短,從而獲得人們的喜愛與關注。一方面,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分類,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題或者發生的時間進行分類,如新浪微博的新聞信息就分為社會新聞、科技新聞、綜藝新聞、體育新聞等多種類型,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需要進行分類查看。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新聞尾部附上相關新聞的鏈接,可以使讀者進行深入了解與擴展閱讀,有效地節省了閱讀時間。
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這些特點對人們的新聞閱讀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要想實現新聞傳播的創新發展就需要結合新媒體的發展實際,對人們的新聞獲取方式及閱讀習慣等進行了解分析,在這一基礎上對其進行創新,實現新舊兩種新聞媒體傳播方式的互補,促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加快打造一個多媒體交流平臺,促進新聞的多渠道有效傳播,以此來提高新聞媒體在行業中的競爭實力。
[1]陳偉球.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革新之道[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4).
[2]袁敬舒.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