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廣播電視臺節目需要全面創新方能符合大眾不斷提升的文化審美意識,贏得他們的廣泛認可。針對這一趨勢,本文就廣播電視臺節目內容、定位對象、工作思維、人員培訓等環節的創新對策展開進一步研究,對提升節目影響力,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內容創新
廣播電視臺在選擇新聞節目內容的過程中應權衡分析,探尋大眾密切關心的焦點問題。例如城市生活中如何確保食品安全、改善交通環境等。應真正做到令新聞引起大眾的共鳴,使他們感受到身邊的時事,這樣長久來講,廣播電視臺便會贏得更多的受眾群體。近期,各大城市建設開發力度不斷提升,這一事件變成了百姓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電視臺新聞節目應合理地添加有關建設政策方針的報道,特別應注重突出惠民服務政策,符合大眾把握了解城市今后發展的需要。再者,電視新聞節目還應增添凸顯地方特征的內容板塊,在形式上,廣播電視臺可制作一些充滿地方色彩的節目片頭或片尾,適當添加方言,或是讓記者現場報道,由廣大受眾的角度闡釋新聞。利用該類形式上的創新,令受眾提升觀看節目興趣,并對電視臺形成更大的好感,進而變成他們固定的收視收聽鐵桿粉絲。
2 調整廣播電視臺節目定位對象
通常來講,市級廣播電視臺新聞報道內容多為某某領導出席會議、參加活動等,該類新聞報道的目標定位較難贏得受眾的追捧,因此新聞人員應正視這一點,合理調節服務對象。應將鏡頭真正對準大眾,利用新聞報道反映各類問題。例如兒童入學難、交通出行困難、物價上漲快速等,利用采訪輔助大眾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唯有如此,廣播電視臺節目才能贏得大眾的全面認可。當然,節目中報道會議以及領導出席活動的內容也必不可少,工作人員可在該類報道之中嘗試創新改變,在會議內容之中提煉一些政府以及大眾全面關注的熱點內容,例如平均工資漲幅等,提升報道力度,將其作為線索,深入群眾之中全面采訪,掌握他們對于調整工資水平的看法,為觀眾呈現出形式獨特、內容豐富的節目。
3 把握地方特色制作節目
廣播電視臺制作節目過程中應深刻地把握地方特色,凸顯地域風格。例如展示本地區的民風、習俗、添加英雄人物的事跡報道,貼近文明建設的有關內容,做到貼近大眾現實生活。另外,應凸顯該地區的經濟特色,例如在經濟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開放發展的意識并具備了一定的商業頭腦,通過積極捕捉具有代表性的經濟現象,進行商業剖析,從而自然而然地傳達新型的經濟政策,這樣一來新聞節目勢必贏得大眾的全面認可。另外,應重點突出文化特色,促進節目同大眾的全面融合,激發更深刻的共鳴。例如,報道地方藝術活動、具有影響力的藝術成果等,進而引發強烈反響,吸引受眾更加關心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
4 新聞工作者更新思維方式
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核心在于工作人員的意識思維創新,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尤為重要。只有在新聞人員體會到競爭壓力下,方能更加主動自覺地將創新滲透于制作電視節目的整體過程之中,令節目體現更大的活力。為此,新聞工作者應強化學習,由相同級別類別的節目之中吸收養分,發掘主持人的特色風格、抓住創新點,并結合節目自身特征做出風格上的調節。在創新思維的基礎上,新聞工作者還應掌握合理的表達方式,匯總地方性事件,體現報道的教育性、人性化服務以及指導性功能。例如,報道見義勇為、幫貧扶困的好人好事,可提升節目的親切感,同時兼具德育教育功能,將提升節目的靈魂與價值。
5 創新人員培訓方式
廣播電視臺新聞工作團隊素質水平對節目整體質量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應加強人員培訓,合理運用人才,將臺內人員進行全面統籌并分批輸送他們接受采編、報道、編導培訓。另外,應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工作人員,激發他們的優勢,傳授給新人更多的寶貴經驗,指出他們的錯誤所在,進而促進新進員工盡快熟練掌握技能,變成新聞節目制作播出、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人才應用上,廣播電視臺應全面激發每位人員的積極性,側重個體特征,將此作為依據恰當地進行崗位劃分。例如,擁有較強交流能力、腦筋靈活的人員可安排他們從事采訪工作,而心思縝密具有良好剪輯水平的員工則應擔任新聞剪輯工作。再者,臺內應創建科學有效的獎懲制度,使員工創新實力同獎金工資全面掛鉤,提升其主觀能動性,進而為推動廣播電視臺新聞事業的持久長效發展貢獻力量。
6 結語
針對當前廣播電視臺節目的重要性,我們只有明確不足與缺陷,合理制定長遠發展規劃,樹立創新意識,由受眾的切實需要入手,促進形式、內容、針對對象、思維方式的全面創新,方能真正提升節目影響力,贏得受眾的全面認可,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