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媒介市場的格局發生了重大改變,這也給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本文主要立足于當前媒介發展的整體狀況,通過理論化的分析與探討,解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欄目該進行怎樣的轉型,從而謀求長足的發展。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傳播媒介和傳播手段日益豐富,從而使人類社會的傳播渠道、傳播方式、受眾、傳播效果等都呈現出了新的特點,也顛覆了傳統媒體的傳播策略和內容生產方式,電視欄目經營受到空前的挑戰。新媒體時代下,如何才能繼續獲得電視行業的發展壯大,使其立于不敗之地,儼然已經成為我們關注和探討的熱點話題。為此,積極應對挑戰就該努力探求新媒體時代電視欄目的發展生存之道。
1 新媒體時代發展概述
數字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出現共同推動了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從其表現形式來看具有一些鮮明的特征:首先,新媒體強調將影音與文字進行整合,使受眾獲得視、聽、觸、嗅、動等多方位的感官體驗與享受;其次,新媒體還非常注重互動性,讓受眾積極參與到節目中,獲取切身感受。
媒體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早期開始由傳統媒體主導下的精英媒體發展成為大眾媒體,隨后又逐漸轉變為個人媒體。在這之間,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受眾的地位,從最開始精英媒體中的信息由少數人生產,也由少數人消費到大眾媒體時代的信息由大多數人消費再到個人媒體時代信息的生產與消費開始關注個體,實現了點對點的精準傳播?,F如今,我們正是處在這樣一個信息消費與傳播自由的個人媒體時代,之所以能夠實現這樣的發展與變革,新媒體形態的出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 新媒體時代電視欄目發展受到的沖擊
2.1 新媒體時代電視欄目競爭壓力增大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受眾分眾化現象日益明顯,其對信息的需求風格各異。基于此,新媒體在傳播形式上多種多樣,獲取信息方便快捷,這在風格上很符合目前受眾的心理特點,迎合了受眾的需要。而與新媒體不同,電視媒體由于起步較早,屬于傳統媒體,在形式上沒有新媒體豐富,在傳播速度上也難以與新媒體匹敵,因而對受眾的需求很難把握。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出現以后,草根式的信息交流方式,拉近了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大家都能產生共鳴,新媒體由此更受大家的青睞。為此,也就分散了一部分受眾的注意,使其不再專注于電視媒體,電視欄目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
2.2 電視欄目在信息獲取上存在劣勢
這主要是針對一些新聞類的欄目,他們在信息及資訊的獲取上相對新媒體來說存在著很大的劣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新媒體大多采用互聯網技術和手機終端,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上互動和分享,任何時候發生新聞,都能夠實現幾秒內的傳輸率,而這些都是電視欄目所無法達到的;其次,新媒體互動性強,使用新媒體的用戶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創造者,任何人都可以在這一平臺分享資訊,信息來源廣泛。而電視新聞類欄目的信息創造者主要是記者和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其信息來源比較狹隘,受到嚴重的限制。
3 新媒體時代電視欄目發展的策略
3.1 欄目設置要有主旋律意識
我們正處于一個開放型社會,各類文化意識和形態都涌入進來,這一方面有利于推動國民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對我國的主流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因此,電視在進行欄目設置過程中一定要具備主旋律意識,積極弘揚主流文化。弘揚民族主旋律,能夠有效破除電視節目的媚俗之風,通過“內容為王”增加電視節目的生機與活力,獲得受眾的廣泛關注。
3.2 依據文化特色和受眾需求來開辦欄目
所謂依據文化特色和受眾需求來開辦欄目就是指在結合地區文化特色與市場的需求的基礎上,確定出自身節目的定位,并通過獨特的能夠吸引人的節目形式表現出來。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就需要明確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立足本地文化,不盲目跟風,避免節目的同質化與低俗化的產生,通過節目的內涵贏得受眾,進而也就贏得市場。
3.3 要注重電視欄目的本土化創新發展
由于受到新媒體環境的日益沖擊和挑戰,電視發展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不少地方衛視為了探尋自身的生存之道,紛紛開始引進和購買境外優秀的節目形式,在獲得受眾的廣泛熱捧后,其他衛視也隨之效仿,從而導致了各衛視節目同質化嚴重。其實,要想真正獲得電視欄目的長足發展,還是要注重自身創新,將電視欄目本土化,開發出具有自身特色且獨一無二的節目形式來吸引受眾注意。
4 結語
新媒體時代,電視欄目的發展充滿著機遇和挑戰,需要進行不斷進步與革新。為此,應該從欄目設置的主旋律意識,關注受眾需求和文化特色以及注重電視欄目本土化創新與發展等方面進行努力,把握機遇,勇于挑戰,定會獲得電視欄目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