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笑傲江湖》是由東方衛視聯合歡樂傳媒與華錄百納制作出品的大型原創喜劇真人秀節目,“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是《笑傲江湖》的宣傳語,以受眾為本位的制作理念使節目吸引了一大批觀眾。本文從受眾心理角度,主要是注意、記憶、需要幾個方面來分析節目,力圖對《笑傲江湖》的傳播效果做出評析,進而提出建議與思考。
從受眾心理角度研究節目本身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但目前來說,不少節目在推廣宣傳中都用到了新媒體,而很少有研究對這一點進行分析,筆者將運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分析《笑傲江湖》節目本身和官方微博的表現,力圖對《笑傲江湖》的傳播效果做出評析,進而提出建議與思考。
1 引起并保持受眾注意、提高受眾記憶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注意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笑傲江湖》在引起并保持受眾注意方面還是做出了很大努力的,不僅在節目制作上盡心盡力,在其宣傳手段上也費盡心思。
1.1 節目本身對保持受眾注意、提高受眾記憶的努力
1.1.1 “大咖”加盟觀察員陣列,成為吸引眼球的利器
《笑傲江湖》請來了馮小剛、宋丹丹、吳君如和劉儀偉四位喜劇界大咖擔任導師。更關鍵的是,這幾位大咖導師由于不像一般明星導師那么好把握,“宋丹丹不允許選手用煽情的故事逼她就范,馮小剛不喜歡看到選手太多技巧上的表演,吳君如想看選手的人性和人生態度放開……”種種限制雖然讓節目操作起來更困難,但也讓節目的看點增加不少。
1.1.2 通過節目強度、背景音等來引起注意
喜劇節目的時長普遍偏長,節目在設計上很好地考慮了受眾的注意力保持的問題,可以滿足一般觀眾一次性看大批量的喜劇節目的心理,另一方面,節目時長夠長,也有利于吸引由無意注意而調臺至此的觀眾。
1.2 官方微博等新媒體手段的利用
電視節目在不斷進行內容創新的同時,還需要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來最大限度地拉攏受眾、滿足受眾的需要,《笑傲江湖》在這一點上的做法可圈可點。
《笑傲江湖》與門戶網站或視頻網站合作,PPS、優酷、愛奇藝等多個平臺都可以看到《笑傲江湖》,為電視節目爭取了在互聯網二次曝光的機會。《笑傲江湖》官方微博在節目播出之前也會出簡短預告,借新媒體之勢賺足眼球。
2 滿足受眾需要
心理學講,需要是個體在“感到缺乏什么”和“期望得到什么”這兩種狀態下形成的一種心理狀態,《笑傲江湖》在給予受眾缺乏的和期望得到的事物中做得比較成功。
2.1 滿足受眾的信息需要
《笑傲江湖》作為選秀類喜劇節目,雖然不像新聞類節目那樣可以為受眾提供各類信息以消除生活環境的不確定性,但作為娛樂信息的提供者,其能力不可小覷,而且節目中的很多段子來源于生活,也可以用于生活,受眾從節目中學習到的搞笑的內容用在生活中就是對節目信息的最好詮釋。
2.2 滿足受眾的情感需求
2.2.1 以情感人
《笑傲江湖》和同季度其他喜劇節目定位很不同的一點就是打情感牌,“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在5月25日的節目中,也就是復賽的第二場,身患脆骨病的選手張雷與四位“笑傲”選手聯袂上演了一幕喜劇。在首期《笑傲江湖》播出后便有許多好心人支持張雷,其中還包括著名歌手王力宏。《笑傲江湖》中這樣動人的例子不止一個,它讓喜劇不僅僅是挖掘開心的一面,也包羅萬象。
2.2.2 設置懸念
《笑傲江湖》在賽制的設計上充滿懸念,初賽時候規則還很簡單,只要3盞綠燈亮起就可過關,復賽的時候增加了300位大眾評審和100位媒體評審為選手投票,每場復賽的6個人中排名第一的直接晉級決賽,排名第二、第三的由四位導師選擇一名晉級決賽。具體來說,復賽中每一組選手表演完都要和前面選手的分數進行對比,兩組選手同時站在臺上,揭曉票數的同時會淘汰掉一組選手,這樣的設置讓電視機前的觀眾也為之緊張。
2.2.3 真實性強
很多節目在真實性上備受詬病,但《笑傲江湖》中馮小剛和宋丹丹的幾次爭執凸顯了其節目的真實性。
來自陜西延安的農民張河表演脫口秀,其傻氣十足的表演讓宋丹丹當場笑翻,而馮小剛卻在表演的最后叫停了選手,說張河并非真憨厚,而是裝憨厚。宋丹丹表示不同觀點,兩人爭執后,宋丹丹憤而離席。這種真性情的東西不僅不會讓人對其產生厭惡,反而有助于節目的傳播。
3 結語
《笑傲江湖》在2個月的磨練中之所以能夠闖出一片天地,很大程度上是它比較好地摸透了受眾的心理,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可以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在進行網絡傳播的時候,視頻網站上只有部分單個選手的短視頻,這就可以制作多個短視頻并在微博上進行推薦,效果可能會比直接推薦1小時多的整期節目好,因為現在生活速度太快,受眾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短視頻能更好地滿足受眾在碎片化的時間內獲取資訊、滿足娛樂休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