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微電影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熱潮,由于微電影形式的新穎,同時具備很大的受眾,因此各大網站均作出了啟動微電影的計劃。本課題筆者在對微電影的定義進行概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微電影傳播影響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希望以此為微電影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在“微”時代興起的背景下,微博、微信均獲得了龐大的受眾,與此同時微電影受眾也非常龐大 [1]。對于微電影來說,屬于一類新型的公共傳播模式,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本課題對“微電影的定義及傳播影響”進行分析與探究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1 微電影的定義概述
對于微電影,目前尚未有確切的權威說法。基于廣義層面分析,微電影屬于微視頻中的一類。微視頻指的是以網絡平臺為依據,進一步收視與傳播的時間維持在3~5分鐘的簡短視頻。微視頻的內容非常廣泛,涵蓋了體育、娛樂、新聞以及個人拍攝的短片等。對于微視頻來說,其目的是使網絡用戶的基本信息消費得到有效滿足。基于狹義層面分析,微電影屬于一類電影形式,普通電影具備的完整的故事情節,微電影同樣具備,并且微電影的敘事表現手法和現狀下主流人群的審美價值取向也是相適應的。但是,微電影與普通電影比較,在情節上濃縮較大,電影鏡頭切換能夠表現出豐富的信息。在拍攝周期方面,微電影的拍攝周期很短,通常在數天或幾小時之內便能夠拍攝完成。除此之外,微電影的成本費用與普通電影比較起來,也要低很多。通過上述將微電影與普通電影相比較所突出的特點,可以對“微電影”進行較為詳細的描述,即微電影是將各類新媒體平臺作為播放媒介,具備完整的規劃與系統的制作體系,在故事情節上具有完整性,且制作周期短、投資成本低,屬于一類新型的電影模式。
2 微電影傳播影響的相關內容分析
微電影在傳播過程中具有幾大明顯的特征:其一為微時長、微成本以及微周期;其二為主要是通過網絡進行傳播的;其三為傳播主體具備專業化特征;其四為與受眾群體的互動性非常強。除此之外,微電影在傳播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影響因素。
2.1 受眾構成
受眾構成是影響微電影傳播的一大顯著因素,受眾不同價值取向以及喜好也不同。受眾構成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1)性別的分布。相關數據調查顯示,男性和女性受眾的比例存在差異性,男性占40%,女占60%,說明女性在微電影這類新型文化的消費中更為主動。(2)教育水平。相關調查顯示,微電影的受眾集中在專科及本科人群中,這表明微電影的受眾群體為在校大學生或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而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則很少關注微電影,這表明微電影作為娛樂的一種方式,在高學歷且具有高審美辨別能力的精英人群中受眾是較小的。(3)年齡分布。微電影的受眾主要集中在23歲至29歲人群中,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更愿意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流及溝通。
2.2 影響微電影傳播效果的相關因素分析
吸引觀眾觀看微電影的相關要素,比如情節的緊湊、演員高水平的演技、高超的拍攝技術以及明星效應等。對微電影傳播造成影響的因素首先是題材的選擇,如果題材選擇不好,將會失去大批受眾。微電影主要是以網絡媒介為傳播渠道,在傳播后如果點擊量低、口碑差,則會大大降低傳播效果。并且,如果微電影的拍攝技術不完善,沒有專業的團隊,就會為后期制作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專業團隊與專業技術缺失也是影響微電影傳播效果的一大影響因素。除此之外,明星效應對微電影的傳播也有一定的影響,倘若明星效應薄弱,也會失去大部分的受眾。
2.3 增強微電影傳播效果的策略探究
要想使微電影傳播效果得到有效強化,需要從整體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例如增強微電影情節的緊湊性、內容的可看性,與此同時在創意方面下足工夫。近年來,由于電影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微電影也不例外,微電影要想擴大受眾,便需要在故事情節及內容方面下足工夫,保證電影情節的緊湊性,并且要使創意具備獨特特點,不盲目跟風,這樣便能夠獲得大眾的認可,從而使其傳播效果得到有效增強。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老男孩》《夢的汽車人》等,這些微電影引發了80后一代的共鳴,以青春、夢想以及愛情為主題,并且在內容上也相當豐富,觀看了也能夠引人深思。除此之外,為了微電影的傳播效果得到有效增強,還需要提升微電影制作技術,構建專業化的微電影制作團隊,微電影內容需避免庸俗氣息。
3 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影響微電影傳播效果的因素較多,因此增強微電影傳播效果便顯得極為重要。然而,這是一項較為系統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完善,比如增強電影情節的緊湊性、內容的可看性,增強創意,不盲目跟風,構建專業的電影制作團隊,融入現代化微電影制作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