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城市廣播輪盤新聞發展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資源不足、新聞趨同性明顯等。為應對這些問題,應積極采取措施推動輪盤新聞格式化與個性化發展,重視內部資源整合、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推動新聞節目本土化、促進新聞節目個性化,并提供個性化服務。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城市廣播的生存與發展面臨新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城市廣播要想提高競爭力,就應提高時效性,加快傳播速度,增加信息量。輪盤新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以一種全新的理念和傳播手段出現在新聞傳媒之中。輪盤新聞又稱為滾動廣播新聞,以每時段滾動刷新即時資訊,傳播海量信息,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受眾對信息資源的需求。盡管該信息傳播方式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但需要的人力、物力較大,并且受到網絡、智能手機等新媒體的挑戰和競爭。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推動輪盤新聞更好發展,應該走出一條格式化與個性化道路。
1 城市廣播輪盤新聞趨勢分析
2009 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采用“板塊+輪盤”模式傳播新聞,不僅傳播速度快,而且信息容量大,信息傳播及時,得到廣大聽眾認可。同時該模式還能將新聞廣播的即時性發揮到極致,其設置的資訊、連線報道、評論等欄目,在滿足人們獲取信息資源需要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新聞傳播工作效率的提升,正廣受城市廣播電視臺重視,對其的應用也是越來越廣泛。
2 城市廣播輪盤新聞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盡管格式化與個性化逐漸成為輪盤新聞的傳播趨勢,但由于受到新聞媒介融合趨勢不明顯,工作人員素質偏低等因素制約,當前輪盤新聞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1 資源不足。以泉州廣播電視臺889綜合廣播為例,目前該臺所占用的資源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專業人才缺乏,該臺新聞編輯總共才十幾名,且工作人員能力、實力欠缺,二是具有時效性的信息資源占有量不足,此外,輪盤新聞時間較長,而地方臺的主持力量有限,只能通過加大主持人工作強度來完成節目。久而久之,可能導致信息傳輸質量被削弱,與輪盤新聞追求流暢、展現合力的目的背道而馳。
2.2 新聞趨同性明顯。在對國內外新聞事件的報道中,中央級電視臺占有優勢,城市廣播面臨巨大挑戰,所播出的新聞趨同性比較明顯。尤其是在人們可以利用手機、互聯網快速獲取信息的現代社會,趨同性較強的新聞難以很好滿足受眾需要。
3 城市廣播輪盤新聞格式化與個性化結合對策建議
為應對輪盤新聞傳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促進格式化與個性化融合,根據存在的問題,應該采取以下完善對策。
3.1 重視內部資源整合。泉州廣播電視臺889綜合廣播要重視優化人員配置,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首先要優化新聞采編人員配置,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個性,從不同側面報道新聞,提高新聞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對新聞信息進行個性化處理,使其成為獨家信息。注重媒體資源整合,加強與自身不重合的媒體之間的合作,與下屬臺建立合作關系,與中央級、國內、省內廣播電視臺加強合作,優化整合資源,更好地滿足廣大受眾的需要,提高輪盤新聞的吸引力。
3.2 提高工作人員素質。重視對優秀新聞工作者的引進,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和培訓,讓其提升自己的綜合技能,提高交流合作能力,增強責任心和新聞信息處理能力。從而采編和播出更好的新聞信息,確保新聞信息個性化,滿足廣大受眾的收聽需要。
3.3 推動新聞節目本土化。注重采集泉州本地的本土化新聞信息,更加貼近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所敘述的事件、講述的人物故事、鄉村報道、城市發展等內容,應該全面反映民意和民情。對于具有吸引力和社會反響強烈的新聞,要重視對當事人的采訪,獲取最為真實的信息。評論員隊伍也要實現本土化,挖掘當地資源,利用當地教師、學生、記者等開展評論,制作受眾滿意的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的新聞節目,同時提高新聞評論的吸引力。
3.4 促進新聞節目個性化。設置特色板塊,實現新聞模板的個性化,例如,設置臺灣板塊、泉州日志板塊等,講述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故事,或者講述與閩南文化有關的故事,提高節目吸引力,讓更多受眾認可節目內容,提高收視率。
3.5 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插播出行參考、實時路況、天氣情況等內容,通過微博、微信等與受眾互動,讓受眾有機會參與這些活動,提高節目吸引力。給受評論新聞的機會,讓他們更好的評論和收聽節目。另外,對受眾熱議的話題、當地熱點問題等,包括新聞線索、奇聞趣事、不文明現象等,都要及時開展評論,提高節目個性化水平,增進與受眾的聯系,讓更多受眾收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