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真人秀在我國電視熒屏上砝碼越來越重,受到關注越來越高,隨之產生的對受眾的影響、節目質量等方面的現狀就不得不予以關注。近幾年我國真人秀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節目形式多樣化,回歸真人秀“本真”;節目制作水平提高,觀眾互動方式多元;節目同質化依然存在,整合營銷度低下。本文對真人秀節目現狀進行總結分析,以期在實例探討中尋求真人秀更好的發展方式。
我國電視節目一直以電視劇、新聞及娛樂教育節目為主,現如今,娛樂教育類中的真人秀占了半壁江山。真人秀作為一種節目形式,最早流行于歐美,是以電視節目規定情境或游戲規則為基礎,對參與者真實記錄和加工播出的節目。
單看近兩年幾大省級衛視節目單,真人秀較多的可達8-10檔(如浙江衛視真人秀《一路上有你》《牽手愛情村》《奔跑吧兄弟》《天生我有才》《我看你有戲》《爸爸回來了》《我愛記歌詞》《中國夢想秀》等),較少的也有3-4檔(如貴州衛視真人秀《完美邂逅》《唱出愛火花》《舞林爭霸》等)。如今真人秀在我國電視熒屏上的砝碼越來越重,受到關注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產生的對受眾的影響、節目質量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就不能不予以關注。縱觀近幾年我國真人秀節目,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 節目形式多樣化,回歸真人秀“本真”
從我國整個真人秀節目類型發展來看,基于人們對節目情境自然化、擴大化的回歸,對真人秀“真”的要求,真人秀場景設置逐漸由演播室轉移到室外;參與者也從平民到明星;參與獎勵也由實質性金錢和獎品變成軟性的機會和成長;節目主題由個人價值變成特定環境下人與人之間關系如何維系。即使室內真人秀,也擯棄了煽情橋段,展示人物真性情。
真人秀的“真”體現在人的自然表現,擴大化的情境能夠弱化鏡頭帶來的演繹感,也更能展現不可預見的沖突,突出節目吸引性。在其中,旅游類、競技類真人秀逐漸受到追捧,《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獲得諸多好評。
各大省級衛視近年來強力攻占真人秀市場,一直以嚴肅性、權威性屹立的央視,對真人秀也采取了逐漸包容和擴充趨勢。從傳統益智類真人秀《開心辭典》到現在的選秀類《中國好歌曲》、游戲比賽類《開門大吉》等。節目題材更加多樣化,但參與者多為普通人。其對自然情境類真人秀也有所推崇,于今年推出技藝競技類節目《叮咯嚨咚嗆》,參與者由普通人變成中韓明星,更符合受眾新鮮感。
如今電視熒屏上,不再是單調的選秀類真人秀(如《超級女聲》),也不再是扎堆的交友類真人秀(如《非誠勿擾》),節目形態更加多樣化,更加注重真人而非“秀”,用符合中國審美的文化和人際需求來打動受眾。
2 節目制作水平提高,觀眾互動方式多元
真人秀要體現“真”,除了凸顯人,展現自然情境下的關系之外,對人的“真實”記錄也有很重要。“真實”記錄是指在后期中對當時情境下人的外顯狀態紀錄和內心狀態的隱形挖掘,紀錄和挖掘需要較高制作水平。隨著真人秀設置越來越復雜,對節目中的鏡頭、音樂、字幕的配合表現要求更高。
基于這些現實,眾多電視臺紛紛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從之前取得成功的《中國好聲音》聘請國外團隊制作,到2014年取得高收視率的《奔跑吧,兄弟》聘請原版團隊輔助制作,我國真人秀制作在學習中逐漸提高和創新,在實踐中挖掘和儲備著自己的制作體系。
室內真人秀如《最強大腦》《我是歌手》等,室外真人秀如《花兒與少年》《喜從天降》等,都有大量求“真”素材,觀眾看到的畫面,邏輯關系更加流暢,字幕也更新穎,對于聲音視覺方面的特效應用也恰到好處。很難再看到之前存在的鏡頭單調、畫面銜接無邏輯、基本沒有字幕及特效的情況。
在節目與觀眾互動方面,我國真人秀增加了一些新形式,觀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節目參與者。如在節目設置中增加觀眾互動環節,觀眾可以進行競猜、話題討論,甚至讓觀眾選擇節目的情境和參與者。受眾互動的方式也由傳統的媒體到新媒體,新媒體到多媒體,單一平臺到多種平臺互動轉變。
3 節目同質化依然存在,節目整合營銷度低下
在我國真人秀發展過程中,同質化是一直存在的情況,現在同質化情況雖有所緩解,但依然還能看到某一類型節目成功后,其他電視臺會迅速制作播出同類節目。雖然現今很多真人秀運用題材和主題不同,但同一類型的收視群體是一致的,這也造成了同質化的結果。
出現同質化的一方面原因是真人秀制作者大多缺乏創新意識,另一方面是并未從大類受眾中細分出小類。受眾的年齡層次、文化水平、經濟狀況、欣賞品位和需求等方面十分復雜,需要對現有真人秀類型市場進行調查,對受眾喜好進行分析。當然,受眾審美情趣在不斷變化,最有利的方式是以優秀節目為基礎,加大整合營銷;以市場缺失節目類型為契機,提高自身獨特性。
真人秀節目是電視產品,也是一種品牌。長紅的幾檔真人秀,除了節目本身質量保證外,對節目相關資源開發經營也是有所重視的。現如今,我國真人秀在節目自身表達方面逐漸重視,但品牌整合營銷意識卻有所缺乏,只有對多媒體的宣傳,節目與受眾的多次進行,才能完成品牌的整合營銷,才能實現節目的立體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