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秋
(東北財經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大連 160025)
新聞理論是新聞專業的主干課程,屬于純理論范疇,相對比較枯燥。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無論是何種課程的教師,都不僅僅肩負著傳授知識的責任,更重要的是他的責任心和工作態度。
這種責任心首先集中在新聞理論課程教師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中。新聞理論課程教師也不例外。責任,是一種使命,責任心,是一種使命感,教師的責任心主要表現在教書育人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課效果和專業素質的培養。新聞理論課程是新聞專業的基礎課,課程設置往往早于新聞史、新聞業務等其他主干課程,因此新聞理論課程教師就明顯成為了學生新聞專業素養培育的的第一責任人。從對學生負責的角度來說,新聞理論課程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新聞學由于其學科特點,專業知識的更新比較快,另一方面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渠道非常多,其思想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這都要求新聞理論課程教師必須要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
教師責任心也是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以生為本”的理念的要求。“以生為本”實際上是“以人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的具體實踐和應用。因此,我們可以說,新聞理論課程教師的責任心會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專業精神得到最大的張揚。
案例教學是行之有效的一個法寶。案例教學法是提升新聞理論課程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合適的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討論,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能將新聞理論和新聞實踐進行深入結合與互動,通過實際的、新鮮活潑的案例將相對比較枯燥的新聞理論生動的呈現在課堂教學中,對于理論教學起到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比如,新聞的趣味性是一個容易理解的特性,其定義比較簡單:第一,指內容富有情趣;第二,寫作形式和表現方式有趣。這樣看起來比較淺顯的題目,在講解時如果流于形式,則效果不會太好。但是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則會有比較生動的效果。比如關于新聞內容本身的趣味性,可以舉例說明:
1.主標題:哈爾濱一賊求室主報警
副標題:手被凍僵撬不開窗被困26層空調臺
2.主標題:南京一雇主家26條毛巾各有用途
副標題:保姆頻繁用錯被解雇
3.主標題:南京一逃犯看到墻上照片得意狂笑被抓
副標題:他看到的是自己的通緝令
相信,看到這幾則新聞后,學生都會忍俊不禁,因此就很容易理解新聞本身的趣味性為何。
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表現形式的趣味性呢?可以舉下則新聞標題為例:
主標題:冼東妹依然“妹力”無比
副標題:第6次復出;第5次參加全運會;第3次奪冠!
用冼東妹的名字與“魅力無比”進行聯想和置換,一種趣味性便油然而生了。雖然都是只以新聞標題為例,但是學生很容易看出二者之中的差別。
這樣,有理論、有案例,學生對趣味性這一新聞特性,應該就有了一個全方位理解。
生命之道在于一張一弛。在每堂課開始之前,一個幽默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從課間休息的情緒中迅速的轉移到課堂上來,引導學生進入一種學習狀態。在每節新課之前,筆者都會適當根據最近的新聞內容精編幾句幽默語言或講一個幽默故事,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到新聞的反常性時,用“狗咬人不是新聞、人要狗才是新聞”這則新聞學的至理名言編一個小笑話,這樣學生很快被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高昂的學習情緒馬上就被激發起來。當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恰好有幽默的笑話與之相關,其實教師不必苦惱這個,教學幽默是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即使在課堂開始時,教師講一個與所授知識點沒有關聯的笑話或只是生活中的趣聞,也可以把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情緒調動起來,那就已經達到幽默導入課堂的效果了。
但是,教學幽默是服務于教學內容的,教師在運用教學幽默時要明確幽默的目的,注意教學幽默運用的度。
參與式教學是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與學生共同學習的教學方式。在具體教學中,筆者常常設置一個任務,讓學生分小組完成。但是往往有的同學參與度不高,這多半時由于任務設計不夠合理,沒有引發學生興趣,從而把自己作為孤立的學習個體游離于小組之外。因此,教師課前應精心設計問題,問題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評價。總之,新聞理論課程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教學方法,更好地教書育人。■
[1]比較視野中的新聞理論教學思考,盛芳,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10期
[2]論新聞理論教學與新聞業務教學的關系,丁柏銓,新聞大學,2009年6期
[3]論案例教學法在新聞理論教學中的運用,周必勇,新聞界,2011年12期
[4]趣味教學思考與實踐,雷紅林,瘋狂英語(教師版),2008年10期
[5]案例教學效果的最優模型探索,郭俊輝,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5期
[6]案例教學過程優化研究,郭忠興,中國大學教學,2010年1期
[7]構建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理論與實踐,陳潮光,高教探索,200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