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晶(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山廣播電視臺)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特色及未來發展
董 晶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山廣播電視臺)
摘 要:當前我國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主要特點是:強烈的地方特色;搭建平臺,強化互動;在節目中引入網絡信息等。本文主要對我國當前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特色及未來的發展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視節目;新聞評論;特色;發展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是指電視新聞評論員、評論集體或電視機構對當前具有較高新聞價值的事件、問題或社會現象進行評論,發表意見和刊發,進行解釋分析的節目形式,具有新聞評論的共性要求,帶有一定的社會性、政論性和指導性。目前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已經成了一個集多種傳播手段于一體的多種變現形式傳播形態。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不同于一般的新聞報道節目,它更注重評論,當前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主要都是針對新聞事件來表明立場,發表觀點。從上世紀90年代的《東方直播室》開始,我國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逐漸在電視熒屏顯露出其獨特的魅力。《東方之子》、《實話實說》、《焦點訪談》等優秀的新聞評論節目都獲得了觀眾的一致認可。
1.1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
當前我國許多檔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都立足于本地區,采用方言來對新聞熱點進行評論,在形式上也比較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不同,帶有很強的隨意性和個人色彩,如杭州電視臺的《阿六頭說新聞》、遼寧衛視的《老梁觀世界》等,這種形式在地方電視臺比較普遍。受眾也局限于本省或本市的觀眾,受眾范圍雖小,但是很有強烈的地方色彩,也受到廣大觀眾朋友的歡迎和認可。
1.2搭建平臺,強化互動
在媒介融合時代,電視新聞節目要想緊隨時代的步伐,贏得觀眾和市場,不僅要創新節目的內容和形式,采用新的推廣方式也尤為重要。和新興媒體相比,傳統的電視媒體互動性不強,參與性不夠,電視新聞的內容和視角才是電視新聞的優勢,而媒介融合后,就為傳統媒體搭建平臺,強化了互動效果,彌補了傳統電視媒體的不足。
現在許多電視新聞節目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官方客戶端,加強與觀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目前我國的電視新聞類節目都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客戶端,利用微博、微信進行節目推廣,利用網絡傳播范圍廣,信息傳遞快等特點,加強自己新聞節目的品牌宣傳,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增加了節目的耐看性,增強了節目在觀眾中的影響力和辨識度。
1.3在欄目中引入網絡信息
網絡現在已經成為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網絡也作為新興媒體的代表發展迅猛。將網絡中的一些信息、圖片、視頻等插入到新聞播報當中,有的加以評論,有的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和跟蹤報道,不但豐富了電視新聞的形式,還使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電視新聞與網絡共同構成一個開放的空間,改變了以往電視新聞的傳統態勢,為電視新聞節目注入了新鮮的元素。
在媒介融合時代,傳播渠道和信息來源多樣化,電視新聞面對著海量的信息,需要做大量的篩選、加工、重組工作,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觀點。
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是將個體之間思想交流的狀態放到公共關注空間下,把幾個人共享的東西變成一種可供大眾分享的資源,增加對新聞事件的解讀。
2.1深化融合圖片、視頻等其他表現形式。目前的評論類電視新聞節目所采用的方式也越來越新穎,大多都是能將聲音、圖像及評論等要素緊密有機結合,并且也都能從受眾的心理接受習慣和能力角度出發進行策劃。這樣一來就將很多本來枯燥的評論有機融合到了形象且配合流暢的畫面和聲音傳遞中,讓評論充滿了情感,甚至很多節目都被打造成了地方性非常強的“品牌”或“精品”節目,深受受眾的喜愛。未來我國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也將繼續深化融合圖片、視頻等其他表現形式,讓節目更加充實、豐富,更有說服力。
2.2在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節目還積極利用傳統媒體,以新興媒體為表現形式,創新電視新聞評論類欄目。例如新聞雜志型節目,將電視新聞與雜志聯系起來,不論報道風格怎樣,每則報道的開頭都是主持人或記者本人坐在一幅斜過整個電視屏幕的故事書框架前作提綱挈領的介紹;報道結束時,記者主持人又回到故事書框架前作總結或預測。如江西衛視的《雜志天下》就是一檔雜志與電視新聞融合的節目,主持人在節目現場閱讀雜志的方式,逐漸展開話題并加以討論,并于觀眾保持良好的互動。河南電視臺的《打魚曬網》則是電視新聞節目與網絡資源融的典范。節目以網絡新聞為基本素材,通過節目組的整合,以新聞脫口秀的方式表現出來,在歡樂中帶給觀眾最新的咨詢。
2.3多元化的趨勢。目前我國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多以民生新聞為主,涉及政治、經濟和其他類別的比較少。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新聞評論類節目勢必會在涉及的范圍面上有所拓展,在觀點上也會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新聞評論類節目的精髓在于評論,在于對新聞事件的看法,而單一的內容根本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必須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在政治上有所建樹,在經濟上有所見解,從一個更加宏大的國際背景來引導觀眾,提供更加深、廣、透的相關信息和言論,針對每日熱門咨詢,各抒己見,激發另類的觀點和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