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巖(作者單位:松原日報社)
新聞評論怎樣增強自身的戰斗力
孫曉巖
(作者單位:松原日報社)
摘 要:一篇新聞評論是一個有機整體,主要是經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過程。寫評論從構思、組織到表達的全過程中,無不在運用邏輯思維。所謂表達,就是把構思和組織的結果寫成文章,以便與別人交流思想。
關鍵詞:新聞;評論;自身戰斗力
用議論說理的辦法,直接表明作者觀點、主張、意見的文章,屬于議論文。議論文是應用很廣泛的文體,要求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思維形式,通過嚴密的分析論證,闡述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達到幫助人們提高認識、指導實踐的目的。
議論文在科學研究領域,就是表述研究成果的科學論文。報刊上常見的“社論”“專論”“短論”“述評”等,都是新聞方面的議論文。在社會教育方面,凡政治宣傳、思想教育、理論修養方面的議論文可以統稱為評論性文章。
評論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概括性。盡管評論涉及的是具體問題、具體現象,卻要求作者能提高到理論上來解釋說明,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幫助人抓住問題的本質。二為論辯性。說理總要明辨是非,一個問題,怎樣認識是正確的,怎樣認識是錯誤的,為什么這樣是正確的,那樣是錯誤的,總要清楚明白、毫不含糊地給以回答,這就需要論辯,以理服人。三為針對性。有的放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寫任何評論都要堅持的原則;評論一般篇幅不長,問題更要求談得明快、集中,針對某一論題把道理說透,真正解決問題。
怎樣才能寫好評論呢?從寫作評論的大局說,一篇評論,從醞釀構思到完篇定稿,有三個互相聯系的環節,就是構思、組織與表達。每一個方面又都有三個互相聯系的要素。我們應該了解和掌握這些環節、要素。
一切議論文的構思,都要考慮三方面的要素,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1提出問題
一篇評論是怎樣產生的?下筆之前和動筆當中都要對評論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思考,這就是構思過程。構思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
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總是充滿矛盾的。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現實就是在矛盾斗爭中發展、前進的。人在種種矛盾中生活,當然就會對某一方面或某一種矛盾有了認識,產生了一種見解、主張,力圖將自己的見解、主張向人們宣傳,以期對解決矛盾發生影響,這就是文章的醞釀。如果用文字形式把自己的思考表述出來,那么這時候已經進入構思的第一步:提出問題。
譬如,我國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事業,各方面都需要一大批專門人才。人才短缺成為相當普遍的社會問題。但是,在具體生活中我們又常看到不少埋沒人才、壓抑人才、浪費人才的現象。這就是矛盾,這種現象是怎么造成的?應該怎樣來解決這個矛盾?熱切關心解決這個矛盾的人士這么思考了,就是提出了一個很切合實際的、很重要的社會問題。
2.2分析問題
一篇評論文章,提出問題以后,緊跟著的工作是對問題給以中肯的、深刻的分析。分析問題是構思的核心部分、關鍵部分。作者對問題的認識理解,他的觀點、主張,就是要通過分析,順理成章地表達出來,使人信服,使人接受。
毛澤東同志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民主革命時期,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分析中國社會問題的一篇典范著作,文章提出問題十分鮮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這篇文章一開頭就把分清敵友的重要性及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情況的必要性提了出來,這就使全篇文章有了重心,使讀者明確了文章所要解決的問題,起到了突出文章觀點的作用。
2.3解決問題
評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目的都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歸宿。任何一篇評論文章,都應該有明確的、具體的目的性,作者構思時就想到效果,不但要清楚文章要解決什么性質的問題,而且應想好解決到什么程度。這對于寫文章是有的放矢,因而也就要求從讀者方面設身處地來考慮。
怎么才叫解決問題?文章的針對性、目的性不同,解決問題的具體要求也不同。比如同樣是談人才問題的文章,一篇是從總結歷史經驗的角度,談左傾錯誤在埋沒人才、浪費人才上所造成的嚴重影響,意在使人們接受歷史教訓;另一篇則在論證為了使人才盡其所能、學以致用,應該改革人事制度上某些不適宜的做法。由于涉及的問題不同,目的不同,這兩篇文章在“解決問題”上,也有不同要求。前一篇重在解決認識問題,是在探討某一社會現象的原因。原因發現清楚了,引起警覺,感到左傾錯誤絕不應該再重復,這就達到了目的,也就是解決了問題。后一篇文章,不僅包括認識問題,還包括“做什么,怎么做”的具體措施問題。文章要解決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分析闡述改革的必要性,另
一方面也應該回答在哪些方面改革,怎么改革。凡關系到方案、意見、措施、辦法等,需要訴諸行動的,文章要把這些內容講清楚,這是“解決問題”的要求。
評論文章構思成熟之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把構思成果組織成為一個完整的、各部分互相聯系的整體。這一步工作包括確定論點、選擇論據和組織論證三個方面。
3.1確定論點
什么是論點?論點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宣傳的、闡述的思想、觀點。作者對提出的問題經過分析、綜合而得出的結論,就是論點。一篇評論,通常都有一個對于全文起統領作用的論點,叫做“中心論點”。從屬于中心論點,用來說明、論證中心論點的若干具體的觀點,叫“分論點”或“小論點”。中心論點是議論文的“綱”,各個分論點和證明論點的所有材料都是“目”,“綱舉目張”說明了他們之間統領和被統領的關系。
組織好評論,特別要注意集中的原則。一篇不長的評論文章,一般要求明確地解決一個問題。不應該支脈紛然,“四面出擊”,一篇文章觸及許多問題,而哪一個也解決不透。有些同志寫評論,由于中心論點不明確,就常常出現類似的毛病。
3.2選擇論據
評論要有說服力,觀點當然應是正確的,符合客觀實際,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在文章中,論點要立得住,必須有根據,這根據就叫論據。人們平常說的“有理有據”,指的是論點與論據的結合與統一。構思評論時的分析問題,就是把論點放在一定背景下,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下進行思考:這個論點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真有道理,有什么根據證明其正確性。而在組織文章時,不僅要考慮論點的體系,而且要考慮論證每一個論點的根據,使每一個論點都是扎實可靠的。
評論選擇論據的標準,主要是真實性和典型性。真實性指符合實際,對事實敘述或概括得非常準確,否則就影響論點的成立。典型性是指論據能夠從整體上、本質上說明問題。不能從一個真實的事情中任意做出結論,論證某一論點。寫評論時能準確、恰當地選擇好論據,才能使文章充實豐滿,真正做到言之有物,以理服人。
3.3組織論證
有了正確的論點,真實典型的論據,就具備了評論文章的基本內容。但是,把論點、論據單擺浮擱隨意堆積,就能寫出一篇好評論嗎?當然不能。這里還有一番組織論證的功夫。組織論證,就是依據中心論點的需要,把文章的論點、論據合乎邏輯地聯系起來。這里既指全文對中心論點的論證,也包括對每一個具體論點的論證。
在評論文章里,一般可以采用兩種論證形式:歸納論證和演繹論證。歸納論證,就是從個別的、特殊的事物判斷為根據,證明一個一般性的論點。演繹論證,就是運用演繹推理的形式進行的論證。寫評論的組織論證,就是要有恰當的論證方式,使文章的論據與論點合理地聯系起來,具有論證性,具有邏輯力量,能夠使人信服。
一篇評論是一個有機整體,主要是經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過程。寫評論從構思、組織到表達的全過程中,無不在運用邏輯思維。所謂表達,就是把構思和組織的結果寫成文章,以便與別人交流思想。要表現得好,有語言文字方面的問題,也有邏輯方面的問題。從邏輯方面要求,表達要掌握好三個環節,這就是概念要明確,判斷要恰當,推理要嚴密。表達的邏輯性,是屬于思維訓練問題。作者需要加強理論修養,提高認識事物本質能力,多讀一些名篇佳作,就會不斷提高自己寫好評論文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