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輝(作者單位:南安市廣播電視臺)
電影長鏡頭在新聞專題中的應用
楊朝輝
(作者單位:南安市廣播電視臺)
摘 要:20世紀中期,長鏡頭技術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很多導演開始注重長鏡頭的空間和時間表達方式。長鏡頭主要是通過空間和時間來表達真實性較強的自然場景,這種表達方式成為一種獨特的記錄風格。長鏡頭是單一性的完整的記錄片段,相對典型的片段,長鏡頭長度更長。長鏡頭能夠準確描繪和敘述事件的發展過程,長鏡頭的美學觀點與傳統的蒙太奇相互對立,是真實電影記錄的重要基礎。本文從長鏡頭的不同特點入手,詳細分析了長鏡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電影長鏡頭;新聞專題;具體應用
長鏡頭指的是對典型人物或基本事件進行連續不間斷的較長時間拍攝所產生的鏡頭。通過合理運用攝像機的鏡頭,能夠形成多機位、多角度的拍攝效果,有效提高畫面的整體感和真實感,目前主要運用于電視紀錄片的拍攝,能夠自然、真實、準確地完整再現出各個典型人物,長鏡頭起源于上個世紀20年代,當時剪輯技巧還不成熟,大多數電影采用長鏡頭拍攝,畫面比較單調。隨著現代媒體的快速發展,長鏡頭在電視拍攝和電影制作中得到廣泛應用。長鏡頭具有特殊的美學效果,通過原生態的拍攝方式,直接進行實地拍攝,記錄人物的真實情感狀態,充分表現出人物的本質精神。
1.1移動拍攝長鏡頭
移動拍攝長鏡頭采用的拍攝方法主要包括拉、跟、搖、推和升降等,從而使拍攝畫面能夠處于運動狀態,包括畫面的方向、速度、節奏、力度和持續時間等方面。移動拍攝能夠對幾個分鏡頭進行連結,呈現出完整的構圖畫面。移動拍攝的方式主要有曲線移動、環形移動、間歇移動、橫豎移動、反向移動和連續移動等,移動拍攝的運動規律是移動鏡頭按照線形運動軌跡進行移動,攝像機則在鏡頭軌跡的基礎上進行自由運動。而且,移動拍攝長鏡頭的造型功能比較強[1]。
1.2景深長鏡頭
景深長鏡頭指的是通過深焦距拍攝出的長鏡頭。景深指的是按照一定的鏡頭口徑和焦點,從拍攝鏡頭的前景到后景的全部清晰度。景深長鏡頭的作用是能夠實現畫面空間和時間的完整統一性,景深長鏡頭的拍攝空間更加廣闊清晰,延續時間較長。景深長鏡頭包括兩種拍攝方法,首先是通過獨立鏡頭呈現出完整的事件或動作,主要突出長鏡頭的時間連續性和空間完整性。另一種拍攝方法主要是通過精神變化獲取多元性和多層面的拍攝畫面,有利于觀眾能夠自行判斷或理解專題片中表現的內容和含義。
1.3變焦拍攝長鏡頭
變焦拍攝長鏡頭不需要使用機械運動設備,通過對攝像鏡頭進行靈活的推拉取得長鏡頭畫面。變焦拍攝長鏡頭的經濟成本比較少,目前應用最為廣泛。變焦拍攝長鏡頭的拍攝方法包括時間連續性漸變焦距和固定拍攝點中漸變景別。在拍攝景別方面,變焦長鏡頭拍攝采用從點到面、從面到點的方式,指的是從特寫到全景和從全景到特寫的過程。采用變焦拍攝長鏡頭,能夠通過焦距的改變突出專題片的主題形象,反映出主體形象及其環境背景之間的相互關系,美學價值比較高[2]。
長鏡頭首先應該能夠完整記錄事件的發展過程,真實表達影片的內容,從而實現影片空間和時間的真實性。慢動作雖然也能夠完整表現出事件的發生過程,能夠確保空間的真實性,但是不能反映出事件時間的真實性,只是對時間進行特寫。長鏡頭主要用于保留和體現完整的事件流程,能夠記錄事件的完整過程,捕捉真實場景中的重要信息。長鏡頭在新聞專題中的應用,突出了影片人性化的特點,客觀樸素的表現出影片人物的真實情感思想,對觀眾的感情和思想產生直接影響,有效縮短心理和地域方面的距離感,使影片表達的情感思想與觀眾自身的思想感情相通,使觀眾對影片產生心理共鳴。長鏡頭的連續性能夠將影片中的人物動作、行為和交流組成相應的環境氛圍,真實反映人物的生活狀態和情感思想,全面體現出現代影片的美感。長鏡頭屬于連續活動的一種多構圖型鏡頭,能夠體現出影片的時間完整性和空間整體性。長鏡頭不需要進行剪輯,省略了復雜的切換過程,對事件的連貫性具有積極作用[3]。
長鏡頭的出現和應用對新聞紀錄片具有重要意義,長鏡頭具有透明、多義真實性,時間、空間真實性以及連續性的特點,能夠真實反映出影片中的場景、事件、人物,能夠體現出新聞專題片的藝術性和敘述性。人們日常生活中都是通過眼睛觀察事物,接觸社會,如果新聞片單純只有敘述性,那就只是通過影片幫助人們回顧社會,應該將各種藝術形式與長鏡頭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攝像機的合理使用和安排,發現并表現出現實社會中的真實存在,確保影片的真實感,使觀眾對影片產生心理共鳴,引發人們的深入思考和體會,充分發揮新聞片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藍凡.真實論:蒙太奇與長鏡頭的歷史辯證新論[J].藝術百家,2013,(5):70-99.
[2]于航.淺析長鏡頭在影視作品中的美學特征[J].前沿,2013,(6):173-174.
[3]陳旭光,李雨諫.“長鏡頭”的“似”與“非”:語言、美學與文化——侯孝賢與賈樟柯比較論[J].電影新作,2013,(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