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政
(作者單位: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
電視臺節目編導對受眾的文化引領
李 政
(作者單位: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
摘 要:電視作為大眾化的傳播媒體,在觀眾中具有廣泛影響力,作為電視節目制作核心的編導除了制作電視節目外,也承擔著引領社會文化的責任,電視節目編導不能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和收視率忽視了觀眾的文化需求。本文介紹了電視節目編導承擔的文化責任,并從正反兩方面介紹了電視節目引領社會文化的現狀,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電視節目編導在工作中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電視節目編導;文化引領;受眾
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體在群眾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是人們獲得社會信息和進行娛樂活動的最重要平臺,電視節目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同時也引領了文化發展的潮流,對社會的思想和風氣具有很強的輿論導向和塑造作用。電視節目編導在電視節目制作的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從電視節目的選題策劃到后期制作播出,編導素質的高低決定著節目的水準和播出后的社會影響。電視節目編導要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做好對受眾的文化引導,通過好的電視節目吸引社會關注并引領社會潮流。
1.1 電視節目編導承擔傳播傳統文化的責任
電視作為一種大眾傳媒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電視節目在豐富人們生活、開闊人們的眼界的同時,也承擔了傳播傳統文化的責任。尤其是大型衛視和央視的節目,傳播力和影響力更是驚人,這是因為觀眾把電視作為一種可以信任的媒體來看待,一檔電視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觀眾的關注方向和對事情的看法。掌握輿論導向的電視節目編導有責任、有義務為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很多傳統文化已經是我們民族情感和價值觀的一部分,電視節目編導通過電視節目的形式將這些優秀的文化廣泛傳播,可以引發廣泛的社會關注,也承擔起了傳播傳統文化的責任。
1.2 電視文化編導承擔引領社會流行文化的責任
電視節目內容豐富,表現力很強而且傳播速度快,是很多流行文化的發源地和推動者。由于電視節目編導對節目的內容和所代表的文化起著指導作用,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說,電視節目編導也掌握著流行文化的走向。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除了滿足觀眾高品質的娛樂需求外,也引領社會文化潮流的走向和流行文化。如每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總能造就本年度的流行服飾、流行語言甚至娛樂明星,引導著社會大眾的關注方向。當前電視節目受到網絡等新媒體的沖擊,競爭越來越激烈,重視經濟效益和提高收視率成為各大電視臺必然的選擇。但編導作為電視節目創作的核心不能忘記自己對電視受眾的引領責任,電視節目在不斷推陳出新塑造流行文化的同時,也要引導觀眾接受積極健康的流行文化,抵制格調低下的過度娛樂傾向。觀眾雖然會對流行文化有一時的盲目性,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觀眾就能認識到優秀節目的質量和價值。電視節目編導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制作出精品節目,才能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引領社會流行文化的發展方向,不斷掀起新一輪的文化潮流,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2.1 優秀電視節目對傳播傳統文化的影響
電視節目的受眾面廣,影響力作用于千家萬戶,在傳播傳統文化上具有很大的優勢。電視節目編導承擔著傳播優秀文化的責任,收視率越高的電視節目越能夠對觀眾產生大的影響,在現實中,大部分編導能夠做到不忘記自己的責任,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傳播先進文化,引領時代潮流的發展方向,導向意識是電視節目編導應有的基本素質,編導必須對自己的受眾負責,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推出后,受眾會在觀看節目的同時受到文化啟發,相應的節目也會引起社會的關注,如河南電視臺的《梨園春》欄目,不但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也引發了人們對傳統戲曲發展、傳承的關注,達到了收視率與優秀文化傳播的雙贏。中央電視臺的《漢字聽寫大會》更是引發人們對漢字傳承的關注,使相關部門采取措施來扭轉漢字在網絡時代的傳承中所遇到的提筆忘字、書寫錯誤等問題,為文化的傳承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2 部分電視節目粗放式發展所產生的問題
隨著網絡等新興媒體的不斷發展及其與電視臺之間競爭的日益激烈,電視臺越來越重視節目的經濟效益,電視節目開始進入搶收視率大戰。觀眾欣賞口味的快速變化和電視節目制作規模的擴大使電視臺缺少足夠的人才和資金來應對,粗放式發展帶來了復制抄襲、山寨作品泛濫等一系列問題。一部分電視節目編導自身的文化素質和能力無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粗制濫造和復制山寨就成為他們應對收視率的一種手段。一個在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節目會在短時間內被數十個雷同的節目所淹沒,使觀眾陷入視覺疲勞,引起觀眾對電視節目編導水平和電視公信
力的質疑。有的編導將自己當成電視流水線工,缺乏相應的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意識,抱著娛樂至上的心態制作一些的電視節目,導致節目文化品質缺失,甚至邀請一些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參與節目,發生與觀眾激烈爭吵等戲劇性的情節,不但嚴重超出了觀眾的心理底線,也觸碰了媒體的道德底線,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編導不能為了搶收視率而制作低級趣味的節目,雖然可以制造一時的話題,但是會使觀眾喪失對節目的信任并引發很多社會問題,對社會文化引領也會產生負面作用。
3.1 積極承擔傳播公共文化的責任電視節目編導承擔著傳播社會文化的責任,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水平外,更應該具備媒體人的責任感,在制作電視節目時承擔傳播公共文化的責任,開發出能夠傳播社會先進文化的優質節目,不能為了搶收視率和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對公共文化的追求,很多電視節目雖然在收視率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節目中對拜金主義、娛樂主義的宣傳也引起了觀眾的普遍擔憂,這樣的電視節目不可能保持長久的收視率,電視節目編導只有承擔起傳播公共文化的責任,才能做出真正適合觀眾需求和時代需要的好節目。
3.2 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引導
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關系國家和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問題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近年來,很多電視臺主動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邀請觀眾參與電視節目并積極互動,對電視節目影響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編導能夠利用好與觀眾的互動機會并了解觀眾對節目的需求,就應該重視觀眾對傳統文化的需求。中國年輕一代在經歷了多年的外來文化沖擊后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在減少,他們希望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需要獲得積極的文化引領。電視節目編導要順應觀眾的內心文化需求,做好文化引導工作,開發出類似《漢字聽寫大會》等傳播傳統文化的節目,讓年輕一代通過參與和互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既能提升年輕一代的文化修養,也能夠提高節目的收視率,達到雙贏的效果。
電視節目具有很強的大眾傳播性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群眾中有著很高的公信力,作為電視節目制作核心的編導在傳播傳統文化、引領社會文化潮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也擔負著很大的責任。電視節目編導除了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外,也應該倡導新時期的社會文化,將人文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節目中去,制作出精良的電視節目,引領觀眾在觀看電視的同時感受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周慧.電視節目編導對受眾的文化引領[J].中國傳媒科技,2013(8).
[2]李紅梅.淺談電視節目編導對受眾文化的引導[J].藝術品鑒,2015(6).
[3]張雅瑩.電視編導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作用[J].科技傳播,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