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榮(作者單位:鄭州廣播電視報社)
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
張 榮
(作者單位:鄭州廣播電視報社)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迅速發展,數字時代變成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高速的信息傳播給人們帶來便捷,人們也不再滿足于以前單一的新聞傳播方式,新聞編輯工作有了較大的變化,開始嘗試新的傳播模式。而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有了更多的渠道得到最新的新聞,新聞行業從根本上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的特點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變化的主要方向則是在其工作模式和方向上發生了變化,新時代的新聞編輯變成了新聞傳播的總指揮和設計者,承擔了更多的新聞篩選和把關工作,對新聞素材進行編排潤色,確保播出的新聞有更多的閱讀量。所以需要新聞編輯對行業有很深的認識,了解新聞的全部來源和過程,保證新聞播出的質量,得到更多的支持。
關鍵詞:數字時代;新聞編輯;主要特點
數字時代就是電子信息化時代,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電子信息的基礎上。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信息高速便捷地傳播出來,很多行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新聞行業中,隨著信息化的到來,人們得到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得到的各種信息也越來越多,這些變化讓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工作也發生了變化。本文對數字時代下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所謂的新聞編輯就是指有一部分人利用文字、圖片、版面制作、影像編輯等方式在報紙、電視、網站、雜志等新聞媒體上進行編輯整合,然后傳遞給人們信息。他們的角色定位、工作任務、工作方式、工作特點都與媒體有著各自直接的關系。比如對于報紙,新聞編輯就只要針對完成文字、圖片和版面上的編輯,電視新聞編輯則主要傾向于音像新聞的編輯。但是即便媒體形態多種多樣,各不相同,其新聞編輯工作的內容都和新聞傳播有關,所以,不同媒體新聞編輯之間還是有共同的規律和特點的。
新聞編輯要制定編輯方針,策劃、組織新聞報道活動。在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下,新聞媒體已經不再是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媒體之間的競爭逐漸激烈,首先就是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競爭,其最終又全部體現在新聞傳播的效果上。人們多數喜歡及時、信息量大、可信的媒體。這個就需要新聞編輯對媒體的新聞產品進行設計和策劃,有組織地進行新聞報道。可以說新聞編輯是制定者,是媒體形象的設計師。所有的媒體的創辦或改版,都是總編輯來負責制定編輯方針,確定該媒體的受眾對象、風格特點、報道內容,以此作為行動指南,引導所有新聞業務活動。同時還要負責新聞媒體產品的結構和外在形象。編輯要對每一個版面,頻道進行策劃,可以說一個媒體產品最終表現出來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水平,都體現出一個編輯者的水平。再者,編輯還有策劃和組織新聞報道的任務,隨著公眾對新聞傳播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新聞事件和社會現象的關注度就需要編輯們提供非常詳細的背景資料,解釋其原因,分析影響,預測趨向,使新聞報道越來越多向性,各種追蹤報道、系列報道越來越多,新聞編輯設計和組織報道的任務也越來越重。對此,新聞編輯為了得到最新的信息,有效地吸引人們的眼球,就需要向記者安排部署采訪任務,隨時了解記者的工作情況并提供采訪線索、提供資料、推薦合作者等。在記者的采訪寫作過程中,編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為其做好參謀,與記者互補,最終找到有價值的選題和更好的報道角度,做出優秀的新聞作品。隨著新聞競爭日益激烈,媒體就越需要足智多謀、有能力的新聞編輯。
有人說編輯就像是足球場上的守門員,守門員占據后方,卻起著致命的作用,可以說守門員的失誤是無法修正的,造成的損失也無法彌補。新聞編輯處在這個特殊的位置,在把關上擔負的責任更為重大。就要保障新聞報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不出現差錯,當然還有技術上的差錯。即便其無法阻止各種差錯,但必須發現并處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可以說編輯在把關上擔負的責任更重。
面對記者、作者交到編輯部的新聞稿件,編輯需要站在全局考慮問題,更加到位地掌握報道的立場和原則,發現稿件中潛在的價值,尋找到更好的報道方向,提升報道的價值,當然編輯因為稿件眾多,也可以通過對比,拓展稿件提升一個更深刻的報道主題,重新策劃和報道,但要保證以事實為依據,不可違背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新媒體和技術讓人們有了前所未有的參與能力,人們借助手機、微博等就可以表達觀點。這時候新聞編輯就需要變成社會公眾的對話人和主持人,將公眾意見納入新聞傳播內容中。還要對人們關注的話題進行引導、解釋和評價,與人們共同參與分享互動,讓媒體和人們更加緊密地結合交匯。
參考文獻:
[1]渭川.諄諄教誨 殷切期望——學習黨的三代領導人關于新聞工作的指示[J].報刊之友,2000,(6).
[2]李榮輝,杜文洲.知識經濟時代的新聞工作及其轉型[J].黑河學刊,2000,(4).
[3]吳恒權.新聞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J].新聞與寫作,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