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碧波(作者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港澳節目中心)
中央臺深圳錄播間的設計研究
單碧波
(作者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港澳節目中心)
深圳錄播間的設計按照廣電總局《廣播電臺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白皮書(2007)》規范要求,“嚴格堅持‘整體規劃’‘標準規范’‘分步實施’‘安全可靠’‘持續發展’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整個系統”。
1.1機房設計需求
深圳節目制作室是中央臺駐外機構,人員少,不可能自己設計建設一幢錄播機房,只能利用現有房屋進行聲學裝修,所以機房的選址就是首要任務,要做到盡量不使機房與車庫、衛生間等房間直接相鄰,遠離嘈雜的交通環境。由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廣泛應用,廣播機房不只單一輸出聲音,還伴有圖像的傳播,所以裝修既要符合聲學要求又要具有畫面的視覺效果。
1.2錄播方便、音視頻一體化
在具有傳統錄播間功能的基礎上,加入視頻采集技術,也就是具有音視頻一體化的設計理念。抓住一檔節目中核心崗位為關鍵點,對相關設備聯動控制和集中管理的可實現性,實現直播節目中各種間奏樂的過渡、素材的調用以及與導播的音頻文字交流等的完美融合。
1.3網絡的安全性
賈寶玉這才猛然發現自己一直低看了這位衣著樸素的窮親戚,也難怪《紅樓夢》著名評論家陳其泰會把邢岫煙稱為“書中第一流人物”了。
安全播出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具有完備的網絡安全設施和系統。
深圳錄播間設計由主錄播間、備用錄播間、導播間和編輯間四個部分組成。錄播間技術系統由音頻系統、視頻系統等構成,主錄音間和備用錄音間各使用音頻工作站一臺、編輯間配備音頻工作站兩臺,主備錄音間另配備其他外圍設備若干。主錄音間使用一臺攝像機,備用錄音間和導播間各安裝有攝像頭。
2.1機房的設計研究
這次設計是以增加節目量、增加節目直播方式為目的,最終實現機房和設備一體化。常規的錄音機房都是房中房結構,長寬高的比例有嚴格要求,而深圳節目制作室的錄音機房是利用現有的普通房間進行改造,在房間結構無法改變的情況下,聲學裝修就要多下工夫。現有的房間是寫字樓的一個單元間,那么兩個錄音機房的隔音尤顯重要,房間的墻壁、天花和地板都嚴格進行聲學裝修。特別是地面,既要隔音又要預留好強電和弱點的線槽。
2.1.1錄音機房的設計。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媒體的競爭日益激烈,網絡在線視頻直播和多嘉賓現場參與或電話參與節目成為廣播媒體的常用模式;另外,邀請嘉賓和聽眾同時現場參與節目,現場的聽眾可與主持人、嘉賓進行互動,有利于節目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這些模式都需要有較大的空間,所以采用大直播間成為一種趨勢。因此主錄音機房可選擇稍大房間,根據實際情況,機房設計為面積約20 m2,長5.6 m、寬3.6 m、高2.25 m,進行嚴格聲學裝修,符合2.5∶1.6∶1的標準,計權噪聲級為20 dB,混響時間為0.4 s(國家廣電總局部頒標準)。
備用機房同時又是主控機房,也要進行嚴格聲學裝修,確保主機房出現故障時,備用機房能夠馬上啟用,而平時作為總控室,監聽節目的播出和錄制。備用機房設計為16 m2,長5.28 m,寬3.25 m,高3.00 m。但是房間不規范,滿足不了以上的尺寸,通過裝修達到長∶寬∶高=2.5∶1.6∶1.0。
機房是一個封閉的房間,空調和換氣扇是必備品,為了有效降低噪音,換氣扇應遠離話筒,空調要選低噪的,最好選用機房專用型,恒溫恒濕機。
2.1.2主備機房之間共用一個導播間,可以通過玻璃窗看到錄音間內部,可與直播間進行電話、音頻語音和計算機網絡文字交流。導播間和編輯間都不做聲學裝修,只做普通裝修,與機房的風格相配套。
2.1.3機房的電源極其重要,不間斷電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是獨立機房不可或缺的設備,既是安全播出的必須,同時也能改善供電的質量,安全可靠又連續不間斷,因此最好每套機房都有單獨的UPS供電。需要充分考慮UPS的安裝地點,保證良好的散熱效果,且噪音不能影響直播,最好設有專用的UPS機房。
2.1.4為實現音視頻直播,合理設計直播間的結構,在主錄音間設計有攝像機的位置和便捷連接方式,備錄音間和導播間安裝音視頻探頭,以便于同步監控。為了視覺效果,錄音間要進行背景墻設計。
總之,機房的設計做到既能滿足節目的高效優質播出,又具有擴展性和靈活性,通過功能的多樣性和空間的預留性,方便日后機房的二次升級。
2.2機房設備的配置設計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功能不斷提高,數字化廣播的進程發展迅速,數字廣播直播間的組建是首選是必選。直播間設備的選擇首要是可靠,可靠是安全優質播出的基礎。
主直播間的設備,調音臺是重中之重,要滿足穩定性高、無噪音、散熱好、輸入輸出模塊足夠多、易于與網絡連接等特點。2路主持人使用,主持人話筒可使用EV RE20,4路嘉賓使用,嘉賓可使用靈敏度稍低的SENNHEISER e865話筒或SHURE BETA58話筒,同時調音臺留出2路給無線話筒以備人員參與多的節目靈活使用,這時,可拿出一個主持人的話筒作為現場氣氛的拾音器。
配備2臺CD機作音源,1臺CD-RW刻錄機在直播的同時刻錄節目,1臺音頻工作站做播出工作站使用,1臺聯網計算機與聽眾及時溝通,1臺電視機可隨時引入電視的音頻素材,還有延時器、衛星校時鐘等周邊設備。
備播間也就是總控機房,設備基本和主直播間相同,只是使用率不是很高的周邊設備可以縮減。
隨著媒體的競爭日益激烈,廣播節目也呈現多樣化,導播系統也需要功能多樣性。導播間要與直播間實現電話、語音和文字多種交流方式:導播間和直播間的工作站只負責節目的播出,另有計算機連接到互聯網,通過實時信息軟件實現主持人和導播之間信息互通,通過短信平臺、微信平臺與聽眾架起溝通的橋梁。導播間工作站還可安裝電話采訪功能模塊,實現記者電話錄音、聽眾電話錄音、采訪過程錄音以及來電查詢、電話回訪等功能,主動掌握電話的來源,使聽眾電話參與節目的安全性有所提高。同時電話錄音文件可以快速提供給制作平臺,便于查找、使用。
2.3音頻工作站的分布設計
數字化機房建立的基礎是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和普及,音頻工作站就是以計算機為平臺,使用方便、靈活、多樣化,有著其他設備無法比擬的優點,主要表現在:第一,高質量。音頻信號在進入到音頻工作站以后,就是全數字化進行,信噪比、隔離度、動態范圍遠高于模擬方式,失真度極小可忽略不計,更沒有模擬設備無法避免的抖晃變調的現象,而且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音頻工作站的技術將日臻完善;第二,無損壓縮存儲,充分有效利用空間;第三,安全,權責分明。音頻工作站實行分級分組管理,登錄用戶在節目的錄制、審聽、播出等方面多重權限設定,有效避免誤操作,保障節目的安全。中央臺研發的新型制作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集成了音頻編輯器、電話采訪、多通道播錄、媒資資料下載、對外節目導出、音頻多倍速傳錄等功能,各站可根據具體需要進行配置。另外對權限的管理細化到工作證(即IC卡)認證+密碼輸入。
2.3.1播出工作站。此工作站主要是完成除直播外的所有節目的自動播出,其按照事先編好的節目時間表播出,也可臨時強制插播重要的節目。播出站采用雙機同時播出,一主一備,主機播出備機監測主機的工作情況,主機出現故障備機及時自動播出,并升級為主機;原主機的故障排除后,自動成為備機,繼續雙機播出。同時還要做到:一是錄制站能夠自動識別網絡故障,當出現設定的時間(設為5秒)內沒有聲音,錄制站自動搜索站內指定的數據源——音樂進行填補,防止出現停播事故;二是靈活調整播出內容,在限定的時間以外隨時調換節目,而不影響現有節目的播出;三是定時播出的節目在將要播出前會倒計時,提示主持人及時把握時間。所以播出工作站在主錄音機、備用錄音間和導播間各配備一臺。
2.3.2錄制工作站。錄制是電臺最常見的操作,同樣錄制模塊也非常重要,可以這樣說,電臺每天播出的節目都是由它來完成的。錄制工作站的功能極其強大,且操作簡便、非常直觀,為聲音的精細剪輯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中央臺的音頻編輯模塊除了正常的錄制、剪切、回放、音量大小調節等常用功能外,還設置了左右聲道互換、音頻反向、音頻降噪等由專業人員預設參數的效果器。所以編輯間配備錄制工作站2臺,用于節目的編輯、制作。兩個錄音間的工作站除了具有播出功能外,在一個為播出機房,另一個作備播時,可作為錄音機房使用,因此也要配置此模塊。
2.3.3編排和管理工作站。編排工作站可根據節目的變化更改節目單,主要完成節目單的編排,節目模板的設置,查詢當天的節目單。普通管理工作站可讓領導隨時調出節目進行查詢、審聽、修改、刪除等,監控全臺的節目和廣告,保證播出質量。管理員的管理工作站可對用戶設置非常詳細的權限:節目類別設置權、節目錄制權、節目發送權、廣告發送權、節目覆蓋權、節目審定權、節目播出權、欄目但創建權、欄目單刪除權、節目單審定權、節目單刪除權等,管理員可把不同工作性質的人分配到不同的權利組,責權統一,便于管理。這兩個功能模塊可以配置在編輯間的2臺工作站。
2.4安全播出設計
安全優質、不間斷播出是電臺的核心任務。采用模擬設備播出,不能完全保證節目的準點、及時,有可能出現錯播、漏播、遲播或劣播。中央臺的節目質量技審模塊內置在工作站中,從錄音、編輯、審核和發播完全自動審核,審核不通過的節目在每一個節點將提醒和報警最終禁止發播,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技術指標不合格造成的播出問題。同時音頻工作站的載體是計算機,它的穩定性是決定能否安全優質、不間斷播出的首要因素。因此,計算機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測試,保證在任何情況下,不丟失數據、不損壞數據,超過保修期及時更換淘汰舊設備、舊配件。
音頻工作站網絡是一個封閉的局域網,和互聯網沒有連接,并嚴格控制移動硬盤、U盤等移動設備與音頻工作站的連接,連接前必須經過最新版本的殺毒軟件檢驗,這樣從物理結構上杜絕了病毒的入侵,保證了網絡的可靠運行。而直播間和導播間的計算機與辦公計算機一起通過交換機、服務器與互聯網相連,可形成信息共享,進而達到無紙化錄播。
科技不斷發展,技術不斷進步,新產品不斷涌現,直播間的設計建設也將不斷完善,新思路、新想法、各種創意將層出不窮。這個設計不是簡單的錄播間改造升級,而是在深圳建立一個全新的錄播間,這將使深圳節目制作室再上一個新臺階,為中央臺進一步增強對港澳的影響力做好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趙子忠,錢岳林,劉澎,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型制作系統設計與實現[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