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播音主持風格的探究是在完成基本播音主持任務之后的沉思。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要對文稿進行“再度創作”,要讓自己播音主持的節目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以增強節目的可看可聽性。而想讓節目充滿靈性并贏得受眾的青睞,就必須要讓節目具有靈魂,也就是要讓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形成獨特且極具辨識性的個人主持風格。唯有播音員主持人以自身的特性與節目的共性相融合,才能彼此成就,鑄造出名牌節目與名牌主持人,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贏得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1 什么是個人播音主持風格
在初涉播音主持行業時,主持人大多還停留在追求語音流暢、字正腔圓,播報和主持時不出差錯的層面上。而當他們完成了這一基本要求時,就會發現自己的播音主持水平流于表面,只是在播讀文稿。蒼白無力的表述,讓整個節目顯得乏善可陳。此時,主持人就應該打破僵局,尋找或練就屬于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讓自己的播音主持能力得到提升和進步。
而所謂的個人播音主持風格,應該從多維度來看待。從宏觀上來講,就是指在播音主持創作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且極具辨識性的個人播音主持風格。主持人將自身和特性融合到節目中,去尋找共性,以此鑄就名牌節目和名牌主持人,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助力。從微觀上講,個人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需要從自身出發,先客觀地認清自身的特點,包括外貌形象、個人氣質、文化素養等。在播音主持的創作過程中,或儒雅端莊,或嚴謹精辟,或嫻靜甜美,或幽默風趣,或語速快捷鏗鏘,或語速柔緩平穩。這都和個人的自身特色、感情傾向、價值取向以及審美趣味等等息息相關。由此可見,一位播音員主持人要在工作實踐中形成個人的播音主持風格,是一件需要長期探究摸索和積累的。
2 個人播音主持風格對于播音員主持人的重要性
如今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員眾多,而且每年還有不少從各大專院校畢業的新人不斷充實到隊伍中,但在眾多的播音員主持人中,能被廣大受眾喜愛并記住的并不多。追究原委,大多是因為絕大多數的播音員主持人可能終其一生也未能尋找到或未能形成個人的播音主持風格,久而久之,自然淹沒在人群中。播音主持人想要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贏得更廣泛的受眾群,就必須要讓自己所主持的節目具有生命力和延續性。而要讓整個節目具有靈性,就需要一位極具辨識度的主持人來撐起整個節目,成為節目的靈魂。
主持人可以從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職業素養、語言表達、精神狀態、穿著打扮等方面來塑造自己的熒幕形象。以央視《今日說法》欄目主持人撒貝寧為例,雖然他并非播音主持科班出身,但法學院畢業的他憑借著自己的專業優勢迅速找到了和節目定位相融合的契合點,并以其沉著機智的個人主持風格,在節目中帶領觀眾走進案發現場,發現蛛絲馬跡,再抽絲剝繭,將案件查個水落石出,最后再進行發人深省的結案陳詞,給觀眾留下無限思考的空間。整個節目的風格與形式都在撒貝寧的掌控之中,因為他成功地塑造了極具辨識度的個人主持風格,也成為了節目的靈魂,賦予了節目靈氣,自然,他也贏得了受眾的喜愛與追捧,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主持事業,也成就了《今日說法》這一品牌欄目。
3 如何形成個人播音主持的風格
個人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既關系到播音員主持人自身的特點,又關系到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環境。由于個人的生活閱歷、思想感情、審美傾向、價值取向和文化素養的差異,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出發點不同,必然會影響個人觀點的形成,那么在理解和表達上肯定也有所不同,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個人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
因此,主持人應努力塑造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首先要做的就是博聞強識,博采眾長。人非生而知之,都是學而知之。播音員主持人切忌不能成為衣服架子和傳話筒,要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要成為一個有文化、有頭腦、會思考的人,當然就要“貪婪”地吸取知識的養分,盡可能多地涉獵不同的知識文化領域,開拓思維,提升見解,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由于每個人的脾氣秉性、成長環境、人生經歷、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氣場也大不相同。從個人的著裝風格、氣質談吐、音色音速等方面也可窺探一二。這些特性對塑造個人播音主持風格仍然會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應該先學會坦然面對并且接受自身的特性。哪怕這些特性中存在自己不夠滿意的地方,也要先自己接受自己,才能讓受眾也接受自己。實際上,每一檔節目都有自己的定位及目標受眾群,播音員主持人應根據節目定位和目標受眾群的特點,以及自身的特點,從內到外地塑造自己的熒幕形象,打破以往的習慣和思想的禁錮,真正開啟自己的播音主持之路。
4 結語
個人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是大勢所趨,也是當下播音員主持人的必經之路。主持人要正確認識并發揮出自身的特性,增強自身修養,追求自我升華,不斷進行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