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江
(作者單位: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播電視網絡發展的影響因素探究
楊子江
(作者單位: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伴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廣播電視網絡面臨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從我國當前國情來說,廣播電視網絡的科學發展仍受到一些問題的影響。例如受到政策制度的影響,地方政府從旁干預網絡整合、技術水平不高、資金不充分、服務以及產品混亂等,致使廣播電視網絡運營單位顯現出規模小、人員老、體制機制不活等問題。為有效應對該類問題,應采取科學有效的對策,例如創建人性化服務平臺,頒布有效的管理工作體制,對廣播電視網絡的健康持續發展形成強有力的支撐。本文就我國廣播電視網絡運營特征,探討了制約其持續發展的因素,并制定了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對推進廣播電視網絡的持續全面發展,創設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廣播電視;網絡發展;對策
目前,四類大眾媒體,即廣播、電視、網絡與報紙,是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獲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而廣播以及電視在目前的社會生活之中作用極其巨大。為此,建設優質的廣播電視網絡對我國經濟文化的穩步發展以及提升大眾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廣播電視行業,通常各區域互相獨立,由當地政府進行管控,這樣的工作模式也增加了不少問題。在政策制訂與扶持還需要強化靈活變通;同時地方政府在管理和引導方面也存在一些人為的干擾因素,從而影響了廣播電視網絡的持久健康發展;排除管理層面的因素,還包含較多市場因素對其發展形成的抑制。當然這與我國特殊國情密切相關,然而在實踐操作階段中,還應正視該類問題。
在我國,廣播電視網絡為政治以及文化產業互相結合的產物,廣播電視網絡產業意識形態以及屬性的一致統一,不僅是重要政治文化意識形態主體傳播途徑,同時也是重要文化產業。我國廣播電視網絡受控于政府,其作為政治工具宣傳政府相關觀念較易被理解。另外,廣播電視網絡還是一項文化產業。例如,大眾熟悉的音樂以及電影等文化產品。較多電視臺舉辦真人秀、歌唱比賽,使文化產業逐步實現了日益繁榮的發展。我國國情決定,政府對各類媒體和廣播電視網絡進行控制,也就是各個等級的媒體和廣播電視網絡歸屬于政府。這恰恰體現了我國獨具的特色性。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以及政府均發揮了調節功能,各類廣電網絡運營單位亦是如此。由廣播電視網絡提供的傳統收視服務來講,基于擺脫市場規律束縛,政府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凸顯廣播電視公共屬性的政府行為。而由廣播電視網絡提供節目商品屬性來講,其需要依照市場規律完成生產建設,顯現出了市場行為客觀必然性。
2.1 行業政策規制的影響
我國經濟體制以公有制為核心,這也決定我國廣播電視網絡由政府主導,具有很強的工具屬性。從這一層面來講對我國引導主流言論發揮了有力影響,能夠傳播正確的價值觀,使社會更加穩定團結;而另一層面,政府在制訂和頒布有關廣播電視的政策之時,除了考慮如何傳播政府聲音外,還要考慮如何結合廣播電視網絡自身發展的實際。因為廣電網絡固有的屬性,導致社會資本難以進入,廣播電視網絡經費有限,對其整體產業市場結構的更新升級形成了影響。2014年11月15日,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價格改革工作,提出“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實施普遍性降費”,“取消或暫停依法合規設立,但屬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的收費”。這些政策和改革對廣播電視網絡的發展都將產生促進作用和深遠影響。
2.2 地方政府的行業管理有待強化科學發展意識
廣播電視網絡產業核心載體為有線電視傳輸網絡,針對網絡產品的各類屬性,構成了國家級管控的骨干網、省級網、地市網。地方政府側重于地方媒體的發展,因此對廣電網絡傳輸和提供產品的靈活性形成了制約。廣電在發展中為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自身會有較多創意以及更好的想法,然而許多富于創意的對策由于種種因素難以獲得地方政府的全面支持,這樣也影響廣電網絡的快速持續發展。無線數字電視直播衛星即將全面覆蓋,中央臺、省、市公共類節目免費與有線收費距離加大將加快流失率的增長。福建省已有57座無線發射臺,根據其發射功率測算,覆蓋范圍為484.5萬戶,可能導致福建省有線用戶流失124.8萬戶。
2.3 技術以及資金限定
廣播電視網絡為一類具備高科技水準的項目,而目前廣播電視網絡發展進程中,仍包含一些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盡管技術一直在更新,廣播電視網絡運營單位也無法將有關技術全面應用落實到實踐操作階段中,即同廣播電視網絡運營單位經費不足密切相關。雖近年來廣播電視網絡運營單位在融資層面實現了全面創新,一些網絡運營單位提升了廣告和增值業務收入,但依然不足以支撐技術革新所需的資金,缺乏科學有效的融資管理模式。
2.4 產品以及服務較為模糊
針對廣播電視網絡,基于其從屬為精神文化領域,產品以及服務的劃分界限較為模糊,而該消費群體特點則是個性化以及分層化,這就使較多廣播電視無法符合消費者個性要求。而倘若消費
者流失,則網絡也失去衣食父母,想健康成長何其困難。對于我國較多廣播電視網絡來講,其提供的較多產品均包含同質化特征,例如媒體報道新聞內容相似,沒能體現地方化、個性化特征。而怎樣把握產品內在區別,凸顯各地特征對廣播電視網絡持久全面發展發揮的決定性影響,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例如北京歌華便穩穩抓住“有線與無線融合發展”這一特征,提供歌華“飛視”產品服務并將其進一步擴充、發揚光大,這就成就了其輝煌的成績。
為全面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網絡健康發展,應創建科學有效的運營服務系統,轉變政府職能。我國廣播電視網絡發展進程之中,并沒有創建更加科學有效的運營服務系統,因此對廣播電視網絡的健康持續發展形成了嚴重影響。為此應首先創建更加合理科學的收費機制。由于政府對廣播電視媒體形成了過度干預,抑制了市場對廣播電視的調節作用,使消費者形成了定式思維。為此應強化市場針對廣播電視媒體的管理條件,制定更為合理有效的價格機制。另外,應做好客戶管理,可通過計算機數據庫系統技術為廣大客戶創建有關檔案,完成緊密的聯系溝通。
另外應創建對應性管理體制,任何一個企業的快速持續發展均需要合適的企業管理制度,廣播電視網絡亦是如此。優質的管理制度可實現事半功倍的處理效果。我國廣播電視網絡均是從原有的事業體制轉變而來,由于管理模式較為陳舊,無法符合新時期標準要求,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后果。例如有些廣電網絡單位在收取服務費的方式中仍然采取上門和按年繳費的傳統方式,無法與數字化預存預繳方式相適應。為此,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近期開發上線了“電視支付”平臺,增加了微信支付、銀行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等多種繳費方式,通過制定合理科學的管理機制,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國廣播電視網絡存在收入有限的問題,因此較難實現持久的健康發展,更談不上做大做強。為此,政府部門應擴充廣播電視網絡的總體投入,探索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投入等方式確保
其正常良好的運營,進而真正實現健康持續的全面發展。
廣播電視網絡發展為我國經濟文化的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有關部門的多頭管理或者無序管理,在一定層面制約了其可持續發展。為此,政府應結合廣電網絡行業實際,擴充投入,制訂科學管理政策。而廣播電視網絡自身也應制定出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并搭建科學的運營平臺,推動廣播電視網絡的持久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硯農.關于我國廣播電視網絡運營的發展探究[J].電子世界,2013,(9).
[2]西部廣播電視網絡開拓者——寧夏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副總經理劉生紅專訪[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2,(11).
[3]徐靈敏.縣級廣播電視網絡事業發展的挑戰與對策——以浙江省常山縣廣播電視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4,(7).
[4]林國剛.探索廣播電視工程分支器分配器避雷技術——記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和衛星地面廣播電視網絡實踐[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