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杉杉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當下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媒介素養
林杉杉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摘 要:進入21世紀之后,科技的進步和革新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乃至智能手表都快速沖擊著人們的生活,刷新人們對科技的最新理解。傳媒業因為與科技緊密相連,也隨之大踏步前進。新媒體迅速占領媒介市場,使傳統媒體在生存之路上必須做出新的調整和嘗試。
關鍵詞:廣播電臺;主持人;情感節目;媒介素養
廣播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近年來隨著電視和互聯網的崛起,廣播也逐漸找到了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向,成為對特定對象進行傳播的媒體。從汽車到房產,所有熱門話題都能夠在廣播中找到穩定的受眾群體。廣播極強的指向性和可以通過交通設施便捷傳播的特性,使其在互聯網等新媒體沖擊的當下,在諸多方面擁有比電視更強的競爭力,良性競爭促進業界共同進步,但是廣播節目尤其是廣播情感類節目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從業者重視和改進。
2005年1月1日創辦的《葉文有話要說》一度囊獲單體節目收聽率全國第一的桂冠,成為廣播情感節目的標桿,一時間也成為黑龍江廣播電臺的一檔明星欄目,主持人葉文也因為快人快語的風格而一夜成名,被諸多電臺和主持人所模仿。關注情感和兩性話題的節目一時間風起云涌,成為每天晚高峰時間段的必備伴生物。許多上班族也表示,無論是駕車還是乘車,這些廣播節目都是打發時間的一個好伴侶。廣播頻率太多,同類的情感節目太多,可是黃金的晚高峰時段卻只有一個。為了爭搶這個廣播節目的黃金時段,各情感節目主持人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用盡渾身力氣搏出位,有些節目主持人更是不惜采用過激言論,觸碰道德底線來獲得收聽率的上升。
筆者在研究同類廣播節目的時候,發現部分主持人在節目中不顧自身的公眾人物形象和大眾媒體的導向作用,只是單純地用激烈敏感的言辭吸引受眾,換取收聽率。這部分主持人游走在媒介底線邊緣,憑借此類不當言論短暫地獲得了大量的受眾,試想主持人如此使用游走在邊緣底線的語言,會對受眾的心理帶來怎樣的影響?
2.1 公眾人物世界觀影響受眾世界觀
無論是法律還是政府,對公眾人物的形象約束都應該是十分嚴格的。公眾人物的言論和立場會表達自身的世界觀,而公眾人物的世界觀會影響其受眾的世界觀。雖然當下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影響的已經不再是一個擁有龐大基數的群體,但是他們的舉止言談卻依然對社會產生著影響。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即使不如政要或明星的公眾影響力大,但是也擁有自己的受眾群,也會對受眾的世界觀或多或少產生影響。所以作為公眾人物,如果責任感缺失,那么對社會來講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2.2 負能量的傳遞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幾乎每個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這種時刻,媒體應該去做的是正能量的傳遞,幫助廣大民眾排除壓力以及負面情緒,大部分媒體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廣播情感節目原本是一個供受眾宣泄情感并幫助受眾出謀劃策的平臺,但是經過時間的推移和日漸激烈的競爭,這片本該是暖心之所的凈土變成了受眾爭奪的戰場。在激烈的競爭中,競爭者則不自覺地造成了大量負能量的傳遞。
2.3 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
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未來都在青少年的肩頭,青少年是未來的棟梁,是國家和世界的希望。他們還是在極其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影響和蠱惑的年紀,并且在容易被蠱惑的同時又對這個多彩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所以在接觸外界信息的時候,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極易受到影響。那么在接收這些媒介信息的同時,他們是否能夠做到完整健康地篩選自己接收的信息,因此,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迫在眉睫,是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上的人的共同責任。
3.1 制作人和編輯嚴格管理
目前,廣播電臺節目的制作人為了謀求經濟利益和同時段收聽占有率,在節目不涉及政治的情況下,對主持人并不進行過多的干涉,這類節目大多極少涉及政治等敏感言論,而就電臺主管和編輯方面,編輯也只是提示主持人,什么是一定要說的,不會去告知主持人,哪些話是不適合說的,哪些話的語言力度過強不宜在公眾平臺中說出,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把關人員更應把該做的約束和限制做好,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廣播電臺節目的內容規范,不越位,不犯規。
3.2 節目主持人高度自律
無論是電視還是廣播或新興媒體,主持人都是表現節目張力的核心環節之一。況且,很多節目的主持人,還是制作團隊的一員,所以主持人的高度自律是十分重要的。廣播電臺的節目由于只能聽到主持人的聲音,所以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表現在節目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廣播節目主持人在追求節目收聽率的同時,應該做到嚴格遵守道德底線,時刻記住自己公眾人物的身份,擁有自己會影響很多人的言談舉止的責任感。這樣才能在諸多節目的激烈競爭中,讓自己不成為惡性循環的助力器,為傳遞正能量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