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濤
(作者單位:寧海縣廣播電視臺)
新形勢下新聞記者敏銳洞察力的塑造探討
謝海濤
(作者單位:寧海縣廣播電視臺)
摘 要:隨著網(wǎng)絡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以及通訊科技的快速普及,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傳播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進。這個信息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給新聞記者開展工作提供了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機遇就是如此巨大的信息量推進了新聞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挑戰(zhàn)就是記者必需要有足夠的敏銳洞察力才能夠在海量的信息里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本文針對新形勢下新聞記者敏銳洞察力的塑造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聞記者;敏銳洞察力;塑造
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都使大量的信息得到高速傳播,這給新聞記者的工作的有效展開帶來了巨大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所以,新聞記者在面對海量的信息內容時,如何有效地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不難看出,新聞工作者若迅速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就必須提高對信息的敏銳洞察的能力。
所謂洞察力指的就是深入事物或問題的能力,是人們對個人認知、情感、行為的動機與相互關系的透徹分析。洞察力對于新聞記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是決定新聞記者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的工作環(huán)境下,能否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的前提。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挖掘有價值信息的必要條件
新聞記者在開展工作時,每天都面對著海量的信息,想要迅速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作為可以報道的新聞事件,并且要使新聞事件具有非常高的含金量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這就要考驗新聞記者敏銳的洞察力了。而洞察力敏銳的新聞記者,他們對有價值的新聞事件的嗅覺是異常敏感的,他們報道出新聞不僅可看性高,同時也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所以說,新聞記者敏銳的洞察力是能夠挖掘有價值信息的必要條件
1.2 獲取新聞線索的基礎
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是新聞記者進一步挖掘有價值新聞的前提。所以,工作量如此之大的新聞記者要有迅速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的能力,這是新形勢下對新聞記者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新聞記者沒有足夠的洞察力,就很難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有效新聞線索,更不要提去挖掘含金量高的信息了。
1.3 預測到新聞事件價值的先決條件
我們都知道報道已經(jīng)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一件新聞事件還沒得到充分的報道之前,新聞記者就能事先預測到這件新聞事件的價值,這就比較難掌控了,如果新聞記者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較好,那就一定得益于他敏銳的洞察力,并且新聞記者再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報道,這樣的新聞事件不僅有較高的含金量,同時還會得到老百姓的廣泛關注,形成較大的影響力。
2.1 新聞記者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明確記者洞察的方向。新聞報道對人們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導向性,也就是很大的影響力。所以,新聞必須建立在公正、客觀、符合國家政策的基礎上進行如實報道。新聞記者要寫的新聞必須是建立在對事實有足夠依據(jù)的基礎上再適當加上自己的觀點,不能信口雌黃,混淆視聽。所以,新聞記者要有足夠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人生觀,這樣他才能報道出客觀真實的新聞。比如柴靜的《穹頂之下》,主要聚焦了空氣污染的深度調查的新聞,為了保障所調查的內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柴靜曾走訪多個污染現(xiàn)場尋找霧霾根源,同時也赴多國了解治理空氣污染的經(jīng)驗,并且還從國家與個人的不同層面提出解決方案。她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深度解析了霧霾的生成原因和解決之道。我們從她的視頻中不僅看出的是空氣污染的治理辦法,同時我們也能深刻地感受到柴靜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這才是報道出真正有價值的新聞的前提。
2.2 新聞記者應尊重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才能使洞察能力有所提高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他存在的客觀規(guī)律,如果我們按規(guī)律辦事,事半功倍,不按規(guī)律辦事,將會是事倍功半。所以,尊重事物存在的規(guī)律是我們解決所有問題的基本原則,對新聞記者的洞察力的培養(yǎng)也不例外,新聞記者必須尊重事物存在的客觀規(guī)律,才能使洞察能力有所提升。
2.3 勤于思考,增強對新聞本質的敏銳洞察力,才能使報道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深度。我們對任何事情的了解都不能停留在表面,只有勤于思考,我們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特別是對新聞記者而言,因為他們報道的新聞是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的。不僅要敏銳地洞察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和信息,同時還要洞察出新聞事件的本質,使新聞記者報道的新聞含金量更高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深度。
新聞記者如果沒有敏銳的洞察力,就不會報道出有價值的新聞,特別是在新的形勢下,在龐大的信息量面前,新聞記者若想要把工作做得出色,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因為新聞記者敏銳的洞察力是能夠挖掘有價值信息的必要條件,也是獲取新聞線索的基礎,更是預測到新聞事件價值先決條件。所以,新聞記者的洞察力的提升是新形勢下新聞記者能夠順利開展工作的必經(jīng)之路。
參考文獻:
[1]李桂圣.加何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J].領導科學,2001,(15).
[2]范文戈.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與培養(yǎng)[J].新聞傳播,2009,(10).
作者簡介:謝海濤(1983-),男,浙江寧海人。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