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遠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州廣播電視臺)
論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和后期的編輯工作
楊志遠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州廣播電視臺)
摘 要:信息傳播的方式和途徑開始多樣化,尤其是網絡媒體包括微博、微信等的興起和廣泛運用,加快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同時也使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式更加多樣和便捷,在這種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下,做好新聞采訪和后期的編輯工作直接關系到人們對信息的獲取,本文也將針對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和后期的編輯工作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新聞采訪;后期編輯工作;策略
做好新聞采訪,首先必須遵循新聞的真實有效性,針對人們所不知的信息做真實而及時的報道。同時,為了人們能根據新聞內容獲取真實而準確的信息,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要盡量做好所報道新聞素材的有效性和質量,確保在后期進行編輯過程中能具備大量的有效資料。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趨勢,以及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需求,新聞報道逐步趨向現場直播的內容報道,這種新聞采訪和后期編輯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
1.1 做好并完善新聞采訪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進行新聞采訪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具有相關理論知識的儲備,并在這個過程中針對任何有疑問的地方查閱資料,及時對疏漏的新聞知識進行有效的彌補,確保在采訪過程中不會造成一些影響和障礙。同時,在當前眾多的新聞采訪過程中常常涉及到與法律相關的新聞事件,對此新聞工作者在采訪前期要有預見性,對所要采訪的對象可能涉及到的法律知識進行科普和了解學習,包括對國家在相應事件的法律政策方面進行認真的了解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采訪過程中有正確、客觀而又符合法律法規的立場和態度,保持采訪的真實性和公正性。為了保證采訪更加深入和透徹,在采訪前期新聞工作人員要對受訪者進行個人資料及相關背景信息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采訪更加真實和全面。最后,新聞工作者在采訪前要做好對采訪的心理素質的準備,規劃理清與受訪者的對話主題和思路,保證新聞信息內容的條理并達到采訪中心意圖的目的。
1.2 加強在新聞采訪過程中的有效性
新聞采訪的最終目的是為人們提供并傳播真實有效的信息。所以在做新聞采訪時,要從內容上抓住采訪的主要任務,并把握好新聞信息熱點的切點,平衡好新聞采訪內容的真實有效性和趣味生動性的協調統一,并注意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要首先把采訪的中心目的和意圖作為重點,然后根據重點來對采訪對象進行深入的采訪。同時作為新聞采訪者和信息事件的傳播者,一定要注意在采訪中的記者身份,要注意記者做新聞的相關素養,采訪過程要以采訪對象為主,針對自己的立場要保持中立,保證新聞的真實有效性。
2.1 秉著求真務實的態度進行編輯
新聞采訪的真實性是做新聞的最基本原則和前提,如果新聞缺乏了真實性,那么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前提。但是隨著當前信息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變化,開始出現了各種虛假新聞,其目的都是吸引人們的關注度甚至是炒作,來用人們的這種熱點關注度來增加新聞的自身銷量,而后果則是在很大程度上給社會帶來了非常負面的消極影響。
2.2 后期編輯要符合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新聞最后呈現給讀者是為了讓讀者通過新聞了解事件的發展過程,并從事件中得到經驗教訓和反思,例如,現行的乘坐地鐵的規定中,禁止在乘坐地鐵過程中進食,針對這一規定,記者在前期的新聞采訪過程以中立的態度進行,其目的是搜集和傾聽廣大老百姓的真正想法,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后期的編輯過程中要把立場擺正,幫助和引導人們對于在地鐵禁止進食的規定進行認同和遵守,并通過事實報道來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對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變化有良好的把握和關注重視,才能真正引導人們不斷通過新聞來對社會有一個正確而公平的認識,更好地引導人們在為人處世方面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建立和發展。
2.3 加強新聞后期編輯的創新性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發展和應用,新聞行業的競爭也愈發激烈,人們對新聞的閱讀檔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在新聞的后期編輯過程中,要把握新聞稿件的側重點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這就需要后期提高編輯的創新力度,這包括對新聞標題的編寫和內容措辭上的專業,這都能讓讀者在對新聞信息獲取的過程中有繼續閱讀的欲望,而在措辭上必須注重專業性,如針對財經類型的新聞事件,能夠讓讀者通過新聞內容的閱讀提升自己在財經專業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更好地為人們提供適合的、大眾想要的新聞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新聞行業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促進新聞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要做好新聞的報道,并切實為觀眾提供真實有效的新聞事件信息,必須把前期的新聞采訪工作和后期的新聞素材編輯工作進行完整而協調的配合,才能呈現出新聞事件的完整和真實。
參考文獻:
[1]吳濱.加強后期制作的重要性[J].記者搖籃,2009(9).
[2]馮艾蓉.淺談后期編輯在新聞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新聞傳播,2012(8).
[3]陳連輝.試析電視新聞的后期編輯策略[J].新聞傳播,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