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易銘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2)
淺析與媒體共建,在實踐中教學
郭易銘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2)
當前,廣播電視事業正處于歷史性、關鍵性時期,推動廣播電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既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更是群眾所求。面對新時期新形勢,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準確把握當前廣播電視發展新形勢。根據媒體的發展動態,南廣學院在制定教學目標、培養方案中,也應該多與一線接軌。要充分了解一線的發展,重視實踐教學。教育部等七部委下發的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指出要重視高校實踐育人的工作。由于我院在培養人才方面始終遵循復合型、實用型的教學理念。因此,在實踐中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了解一線的發展和變化。其次,要與專業教學緊密結合。最后,要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創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實踐教學的核心內容,發揮好實踐教學的目的。
實踐教學;播音主持;節目創作
(一)新技術的發展給實踐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
雖然說新技術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了許多難題,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同樣新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機遇。除了傳統媒體廣播電視以外,我們又有了新的媒介平臺,那就是網絡,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電臺、網絡電視臺、移動傳媒、手機電視等的不斷普及,網絡改變了人的生活,同樣網絡給我們教學也提供了許多機會。如何利用好網絡平臺,給實踐教學提供大量的機會,是我們值得思考的。播音主持藝術學院也曾做過嘗試,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最終沒能建立起來。
(二)廣播電視語境的變化給實踐教學提出新的要求
傳統的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特點是宣讀式和播講式。而現如今廣播電視與受眾的距離越來越近。因此,語言傳播中要更多的體現親切、自然,表達中要與受眾“零距離”,從而貼近老百姓、貼近受眾。在實踐教學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讓學生體會語言的變化、體會“零距離”的感受。教師的教學理念要更新,要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才能更好地實現實踐教學。
(三)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教學現實分析
(1)課堂的局限性。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一線教學主要在課堂中進行,從大一到大四,教學內容每年都會有不同,但是對于一個應用型很強的學科來說,課堂中教師只能完成基礎知識地訓練,而不能與真正的一線工作接軌,這正是課堂教學的局限性。
(2)專業教師的局限性。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教師主要分兩大類型:一種是在臺里工作若干年后從事教學;另一種是大學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這兩種類型都有其各自特點,當然也有其中存在的問題,一線工作者的實踐性較強,理論相對薄弱。專業院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的教師理論相對完整,但缺乏實踐工作。因此,專業教師的理論功底和實踐創作都不能忽視。
(四)專業學習應走出課堂,與媒體聯合
根據我校的培養方案、培養定位以及培養目標的要求,要培養實用型、復合型人才就必須與媒體聯合,打造地市級傳媒人才的培養基地。因此,專業學習和專業教學要走出課堂,多參與一線的創作,多了解一線的發展,為學生搭建一線實踐平臺,給學生多創造一線實習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實踐教學的核心要求。
2006年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原語言傳播系)與江寧人民廣播電臺簽訂合作協議,成立節目組《青春進行時》,同年6月份進行首播。《青春進行時》是一檔面向大學生的節目,因此在節目策劃、節目定位主要考慮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題材和內容。這也是實踐教學的初次嘗試,剛開始遇到了許多困難,如錄音設備的問題,制作的問題,播出人員專業能力的問題等等。但是我院的教師付出大量的心血,堅持不懈的認真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正軌。從2006年至今,制作播出的節目約有1800多期,大量的實踐創作使學生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同時也為我們的教學提供許多豐富的經驗。從2007年~2011年在省級、市級的各種優秀節目評選中,也獲得許多榮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被評為“南京市十大名優欄目”,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對我們實踐教學的一種肯定。
(一)青年教師的工作量分配問題
青年教師在承擔一線教學工作的前提下,還要完成實踐教學的指導工作,從時間上來看,每周的壓力是很大的。就拿筆者來說,一周需完成14~18課時的教學工作,還要審聽7檔江寧臺播出的節目,每周算下來,除了上課和備課,其他空余時間很少。有時為了修改學生的節目甚至到深夜1、2點鐘。長時間疲勞循環,一方面節目的質量難以提升;另一方面與一線的接觸逐漸減少。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創作。
(二)與一線交流匱乏
實踐教學本身應注重與一線多接觸、多溝通、多交流,但是現如今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難以經常性的或定期的與一線進行業務交流和研討,這樣不利于實踐教學的提升,也逐漸脫離一線的創作要求。一方面應定期組織教師到一線媒體進行交流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參加一線業務研討會,增進對于一線業務發展的了解,更多地參與一線的實踐創作。更加有利于實踐教學的拓展性。
(三)教學設備與一線要求有一定差距
我院的教學設備能夠完成日常的教學工作,但與一線制作要求相比,顯然還是不夠的,前幾年在實踐創作中,我們也克服大量的困難,盡可能的根據一線的實踐要求去完成。但下一步實踐教學平臺如果能夠拓展,拓展到某電視臺或網絡電視臺,需要增加專業的錄音錄像設備以及制作設備,要有配套齊全的演播館共同支撐實踐教學平臺的建立。
(四)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資源共享,簡便程序,強化職能部門意識
由于我校現在資金緊缺,可能暫時不能實現實踐教學平臺建立的一步到位。目前,我院針對這種現象也思考了許多方案,最終討論得出,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進行資源整合,資源共享,簡便職能部門的審批手續,共同服務于我們的教學實踐工作,給學生創造完備的實踐平臺,做好實踐教學的后勤保障。
實踐教學是響應國家教育部等七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要求。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作為傳媒類院校的長遠發展來說,必須要與媒體聯合。在實踐教學中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深化實踐教學方法改革、著力加強實踐育人隊伍建設、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加大經費投入、加強考核管理、加強研究交流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出優秀的傳媒類人才,打造大傳媒的培養理念。
G420
A
1674-8883(2015)22-0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