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怡
(成都體育學院 新聞系,四川 成都 610000)
淺談言論自由下的微博謠言以及微博實名制
唐 怡
(成都體育學院 新聞系,四川 成都 610000)
當今社會互聯網的傳播已經飛速發展,但是因此也面臨無法避免的窘境。因為互聯網的運作、管理經營模式的扭轉,使新媒介互聯網的傳播深陷輿論的困境,就是所謂的說話無人聽,無人信任。以前強人政治,霸權主義條款的侵入已經無人問津,因為社會管制機構、社會產生的諸多矛盾以及信息的分化等原因。新浪公司本身是新聞,所以微博也帶有深刻的新聞烙印。
微博;謠言;社交平臺
對于互聯網來說,微博的傳播方式是一種反動。微博并不具有互聯網精神的平等交流,信息始終是單向流動的,大部分的信息樞紐節點是被大V所把持的,普通人的聲音如果不經過大V的轉發是很難被傳播開來的,仔細考察一些轉發上萬的熱微博就不難發現,每一次轉發量的攀升峰值,都是在經過大V的轉發之后,這就造成了“大V說,眾人聽,大V不參與,誰也不知道”的局面。在這樣的模式運轉之下,用戶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創制的內容幾乎得不到有效的反饋,缺少聆聽,并且缺少鼓勵,還不如關注大V轉發的資訊。大部分用戶的心態就會被迅速地調整成為“傾聽者”,而不是“內容創制者”,結果就會造成大量的非僵尸沉睡用戶,這些用戶很少發言,也很少參與轉發評論,但是對于一些掌握信息出口的大V保持關注,以便隨時收聽新的資訊,微博對于這些用戶來說就只剩下看新聞一個功能,但尷尬的是現在的資訊平臺太多了,彼此之間的同質化變得非常嚴重。而互聯網上的小人物卻似乎成為主角,登上了歷史大舞臺,而人們也更愿意傾聽小人物對情感的訴諸以及追求,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大多數的百姓不過多關注國家政治大事,吃飽穿暖喝足的生活態度已經完全充斥大多數人的生活。國家大事對于百姓來說是遙遠的事情,而自己手頭邊的生活反倒更具體,更貼近生活。就是因為這跟我們無關,人們寧愿拿一份樓下超市的宣傳畫冊看看今天的蔬菜水果是否有降價處理,因為對于大人物輿論的不在乎,小人物的言語似乎被標榜成為言論的風向標,這也使得國內輿論特別是互聯網經常出現“一邊倒批評”,這未必代表社會真實的看法。“一邊倒”這個現象是中國現階段特有的,它的成因十分的復雜。網上一些新聞后面的評論基本上是一邊倒地批評政府,偶爾有一些不是批評的言論被言語大肆攻擊,甚至被稱為“水軍”或者“五毛黨”。
首先,不管是微博上還是其他社交平臺或者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自覺或者不自覺的發言都帶有明顯的不同的目的和動機,先拋開這些目的和動機不談,在社交平臺或者現實生活中進行言論傾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人們發表的言論都是基于自己的內心獨白,或者與他人進行過的情感之間的大碰撞,或者是大眾媒介篩選后進行普遍認知達到驚人的共識后產生的,這些似乎過于理想化甚至有一些不負責任的結論,不難否認有人是為了追求事件的真相,但也不排除有些人純粹就是想靠此出名,或許是當慣了“小人物”,也或許是自己敏感的神經被刺痛后進行的大規模的反擊,有些人是為了利益,而有些人純粹就是瞎湊熱鬧。真相有時候不能滿足他們各種各樣的目的,而有些具有轟動性的謠言或者帶著目的性的謠言更容易達到,所以“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真相的披露者,人人都有發言權”。這句話里面,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沒有問題,但中間這一句恕筆者實在不能茍同。
其次,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大多數人的手里,這似乎是學過政治的人都可以換句話理解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政治里面的話語我們先撇開不談,真理不會因為有多個人認同并且堅信某件事,而這件事就理所應當地變成了正確的發生的事情。因為我們對客觀事件的認知是主觀的,即使是現在公認為客觀真理的知識也只是因為主觀能動性的指揮并且告誡,在人們摸爬滾打實踐過后積累而成的,這是由一個個相對真理串成的所謂的絕對真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萬物皆數,后來就有了根號二;曾經大家都相信亞里士多德對于力學的種種理論,后來伽利略扔了個小球順便做了個小車實驗就推翻之前的種種理論;大家都相信地心說,后來發現哥白尼死得挺冤,所以人們不一定能保證自己認為的那個就是真理,他們不一定就能清晰地分辨出消息是否是謠言,那他們彼此之間的言語的補充和贊同以及情感上的大碰撞又如何證明消息的真實性呢?
第三,真實的事情由于語言的刪減也可以進行直接或變相的誤導。這樣的例子舉起來也是比比皆是,網絡上到處訴諸中國游客在外旅游時所做出有悖文明常理的行為,導致網絡上經常出現某某國觀看完球賽,球場沒有垃圾,國民素質高等等一系列的報道,這也變相導致很多人想盡力在中國旅游的外國游客那里試圖表現出極高的國民素養,不能說這不正確。不久前一篇大媽過馬路被外國小伙的車撞倒后,于是倒地不起試圖訛詐外國小伙的報道,于是大批的網民一邊聲討譴責大媽的行為,一邊探究國民素質的高低。而在后續報道中,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大媽被撞而外國小伙竟然出言不遜,大媽懇求上醫院檢查卻被記者大肆渲染成為訛詐外國友人的報道,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就積極地加入,使當前中國社會的熱點問題變成了一篇斷章取義、故意誤導大眾的新聞熱點問題報道。所以,即使是真實的信息,被加工后的產物就跟謠言本質無差。而且喻國明自己也提到:造謠的成本會很低,而辟謠的成本則很高。
綜上所述,謠言才不是什么偽命題,有人為了自己的目的或者動機可能會忽略真相去造謠;即使人人都懷著一顆炙熱的追求真相的心,但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假象的荼毒,也不一定能夠判別出消息的真實性;即使消息是真實可信的,經過各種加工后的斷章取義,其危害也絕不亞于謠言。
[1] 魏姍姍.微博謠言的擴散與消解[D].山東師范大學,2013.
G206
A
1674-8883(2015)22-0186-01
唐怡(1992—),女,新疆庫爾勒人,成都體育學院新聞系2014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