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淑芹
(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功能科,四川 成都 611135)
閉合性肝破裂(closed hepatic rupture,CHR)約占閉合性腹部損傷(closed abdominal injury)的 15~20%[1],是最常見、最兇險、病死率最高的腹部急癥之一。因此,快速、準確的診斷及果斷、有效的治療,是提高CHR搶救成功率的關鍵。為防止感染、再出血、膽瘺等并發癥,外科手術是 CHR的傳統治療方法[2,3]。但隨著影像學診斷技術、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CHR的臨床診斷精度明顯提高,加之對于肝外傷修復機制認識日漸深入,使得其非手術治療的可能性日益增加[4]。本文探討了彩色多普勒超聲分型對CHR非手術治療的應用指導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就診的外傷后疑似CHR,并經超聲檢查和(或手術)確診為單純性CHR的76例患者。排除:合并肝硬化、肝血管瘤、肝癌等肝臟自身疾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內科慢性疾病;合并腹部其他臟器(脾、胰腺等)損傷、致死性復合傷(如心臟破裂、嚴重顱腦損傷)者。其中,男53例,女23例;年齡8~71歲,平均(33.7±8.3)歲;致傷原因,車禍傷49例,墜落傷16例,撞擊傷6例,毆打傷5例;受傷至就診時間30min~24h,平均(2.5±2.0)h;臨床表現以肝區脹痛、壓痛、肝肌緊張、肝腫大或上腹腫等為主,伴腹膜炎體征42例,伴休克表現(如面色蒼白、冷汗、血壓下降)20例;損傷部位,右肝葉63例,左肝葉10例,左右肝葉交界處3例。
1.2 方法:采用ALOKA a7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日本),探頭頻率為 2.5~5.0MHz。取平臥位、側臥位進行多切面掃查,注意動作應輕柔,盡量避免非必要性翻動、搬動;首先快速探查肝腎隱窩、脾腎隱窩、兩側腹腔、盆腔等區域有無異常的液性暗區,各區域液性暗區之和即為腹腔積液總深度;隨后按劍突下-右肋間(所有)-右肋緣下順序,對肝臟進行縱切、橫切面連續掃描,觀察肝臟形態、大小、包膜、內部回聲及肝門區等,以受傷點、疼痛部位等為重點掃查部位,同時觀察其周圍有無其它臟器損傷;并檢測相關臟器血運情況,對于危重患者,應盡快作重點性全面檢查,而對于非手術治療患者,應在短時內作多次超聲復查,以密切追蹤病情變化。
1.3 分型標準:CHR按其損傷范圍、程度等,可分為3型[5]:包膜下血腫-Ⅰ型;肝中央破裂-Ⅱ型;真性肝破裂-Ⅲ型。超聲分型[6]:Ⅰ型、Ⅱ型、Ⅲ型血腫或肝實質損傷直徑分別<5cm、5cm、3cm,且腹腔積液總深度<5cm-Ⅰ型;Ⅰ型、Ⅱ型、Ⅲ型血腫或肝實質損傷直徑分別>5cm、5cm、3~5cm,且腹腔積液總深度<10cm-Ⅱ型;Ⅲ型肝實質損傷直徑>5cm,且腹腔積液總深度>10cm,或Ⅲ型損傷累及第一、第二肝門部實質,門靜脈、肝動脈、肝總管一級分支以上,且短期內腹腔積液迅速增多-Ⅲ型。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定性資料以n或%表示,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按α=0.05的檢驗水準,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超聲分型與CHR分型:本組76例CHR分型:Ⅰ型9例,Ⅱ型15例,Ⅲ型52例;超聲分型:Ⅰ型37例,Ⅱ型30例,Ⅲ型9例。CHRⅠ型、Ⅱ型主要對應超聲Ⅰ型,CHRⅢ型主要對應超聲Ⅱ型,也有Ⅲ型出現,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超聲分型與CHR分型(n)
2.2 超聲分型與治療方法:非手術治療組以超聲Ⅰ 型、Ⅱ型為主,而手術治療組以超聲Ⅱ型、Ⅲ型為主,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超聲分型與治療方法(n)
3.1 CHR聲像圖表現及超聲分型:本研究結果顯示:CHRⅠ型、Ⅱ型主要對應超聲Ⅰ型(88.9%、80.0%),CHRⅢ型主要對應超聲Ⅱ型(50.0%),也有Ⅲ型(17.3%)出現,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HR聲像圖表現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損傷部位、程度、時間、破口大小等[7]。CHRⅠ型(即包膜下血腫),本組共9例(11.8%),其聲像圖表現:肝包膜與實質間呈梭形無回聲區,邊界清楚,前緣外鼓,后緣內陷,后方回聲增強,且腹腔內多未見液性暗區;其超聲分型以Ⅰ型(即血腫或肝實質損傷直徑分別<5cm、3cm,且腹腔積液總深度<5cm)為主,占88.9%(8/9),僅1 例Ⅱ型(即血腫或肝實質損傷直徑分別>5cm、3~5cm,且腹腔積液總深度<10cm)。CHRⅡ型(即肝中央破裂),本組共15例(19.7%),其聲像圖表現:肝實質內有不規則回聲區,邊界不清,其內有不規則增強回聲帶、片狀無回聲區,且腹腔內多未見液性暗區;其超聲分型也以Ⅰ型為主,占80.0%(12/15)。CHRⅢ型(即真性肝破裂),本組共52例(58.4%),其聲像圖表現:肝包膜回聲模糊不清或中斷,伴延伸至肝實質的不規則回聲區(呈增強回聲或低回聲區),邊界不清,其內有不規則無回聲區,且腹腔內可見液性暗區;其超聲分型以Ⅱ型為主,占 50.0%(26/52),且有 9 例(17.3%)Ⅲ型(即肝實質損傷直徑>5cm,且腹腔積液總深度>10cm,或Ⅲ型損傷累及肝門部實質,且短期內腹腔積液迅速增多)。
3.2 CHR治療方法:當CHR合并其他臟器損傷時,腹腔積液可能明顯增多,病情也會隨之加重,故為排除上述因素干擾,本研究僅選擇單純CHR患者進行CHR分型、超聲分型,以期為治療方法、手術時機的選擇提供更有價值的信心。傳統觀念認為,若患者經補充血容量后血流動力學穩定,可實施非手術治療,但需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經補充血容量后患者生命體征仍不穩,應盡早實施手術治療[8]。本研究以上述治療原則為基礎,采取對應治療法,其中超聲Ⅰ型(36例)選擇非手術治療,但短期內需多次行超聲復查,若患者肝實質損傷、腹腔積液情況有改善,且病情穩定,應繼續非手術治療,本組33例(91.7%)治療成功,僅 3例(8.3%)因病情加重而改行手術治療;超聲Ⅱ型(30例)可先考慮非手術治療,加用床旁超聲實施動態連續觀察,并做好手術預準備,若患者肝實質損傷、腹腔積液情況加重,應立即改行手術治療,本組12例(40.0%)的非手術治療獲得成功,另18例(60.0%)在連續觀察過程中因有Ⅲ型超聲表現而改行手術治療;超聲Ⅲ型(10例)應以手術治療為原則。本研究結果顯示,非手術治療組以超聲Ⅰ型、Ⅱ型為主,而手術治療組以超聲Ⅱ型、Ⅲ型為主,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注意的是,本組有1例超聲Ⅲ型患者因病情穩定而成功實施了非手術治療。因此,筆者認為對于CHR成年患者,若其血流動力學穩定,不論肝損傷程度如何,可先考慮非手術治療,但期間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影像學特征等變化,這是確保非手術治療成敗的關鍵。
3.3 超聲診斷注意事項:很多因素可能影響CHR的超聲診斷結果,因此為提高其診斷準確性,筆者總結相關注意事項如下:在檢查肝臟時,除應盡可能快的實施多切面掃查,以明確肝破裂部位外,還應警惕有無周圍臟器復合傷,以免延誤相關治療;超聲檢查的同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若有休克等征象,應在實施必要治療的同時立即探查出血部位,而非一味追求檢查準確性,以免耽誤手術時機;某些患者有慢性肝病等合并癥,為鑒別診斷,應結合超聲聲像圖及臨床資料、病史、既往檢查結果等;肝臟近膈頂部,因受體位限制、氣體干擾等,可能發生超聲顯像不全;部分特殊解剖結構(如肝門等)可能引起肝包膜中斷假象,應仔細排查;若一時之間難以確診,可根據對腹腔積液量的動態連續觀察及短期多次復查結果,爭取盡早確診;損傷部位、程度、時間等因素,均可能導致超聲圖像變化,為避免影響超聲分型準確性,應充分考慮聲像圖變化性。
[1] 董志濤,羅昆侖,方征,等.外傷性肝破裂預后危險因素探討[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12):1107~1109.
[2] 王亮,徐明明,朱笑寒.創傷性肝破裂合并右胸外傷的治療體會-附60例臨床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3):359~360.
[3] 嚴生基,趙新建,劉兵元,等.外傷性肝破裂療效對比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9):1541~1543.
[4] 葉有強,郭輝,梁建深.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閉合性肝破裂非手術治療的應用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3,8(2):143~145.
[5] 徐智章.現代腹部超聲診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23.
[6]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25~427.
[7] 牛靜.超聲對外傷性肝臟破裂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療前沿,2013,8(16):80~81.
[8] 呂俊生.嚴重外傷性肝破裂的手術方式選擇[J].中國醫藥,2014,9(5):6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