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輝,王鳳紅,賈桂叢
(1.河北省人民醫院輸血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 2.河北省血液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71)
河北省臨床用血專項督導檢查顯示,我省紅細胞不合理率平均為19%,血漿不合理率平均高達58%,因此為了強化臨床用血管理,提高臨床科學、合理用血水平,了解目前我省各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現狀,本文就醫療機構的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情況,輸血科人員的學歷、技術職稱、專業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問卷調查得到的相關數據進行匯總。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1.1 調查對象: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將醫院按照評審等級的劃分原則,分成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一級及其它醫院3個部分,依據年用血量大于100單位的原則,在每個部分分別隨機抽取,三級醫院58家、二級醫院270家、一級及其他醫院163家,總計491家醫療機構進行調查。
1.2 調查方法與內容:采用發放調查表(河北省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基本情況調查表)的形式,其中調查項目分為2項包含20個內容: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情況;各級醫療機構輸血科工作人員學歷、技術職稱、專業結構分布等情況。491份調查表以質控中心的名義,通過信函或郵箱發放至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2013年11月26日發放,2013年12月10日前(調查表返回截止日)回收,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將問卷統一編碼,采用EPiData3.1軟件進行雙人錄入數據,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非參數卡方檢驗和非參數秩和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情況,見表1。調查數據顯示,491家醫療機構中成立臨床用血管理委員會/工作組的376家(77%),建立臨床用血管理制度的醫院408家(83%),輸血科(血庫)獨立建制負責臨床輸血工作的53家(11%),輸血科(血庫)在管理上從屬于檢驗科的136家(28%),由檢驗科直接負責臨床輸血工作的218家(44%),由此可見輸血科(血庫)獨立建制問題最為突出。

表1 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情況
2.2 各級醫療機構輸血科工作人員學歷、職稱、專業結構情況見表2、表3、表4。本次調查的491家輸血科從業人員共計1368人。表2數據顯示,在從業人員學歷結構上,本科和大專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別占41.01%、39.62%,博士占的比例最少只有 0.07%,三級醫院本科生所占比例較大,二級和一級醫院大專生所占比例較大;表3數據顯示,技術職稱比例具有明顯差異,中級和初級職稱所占比例最大,分別占40.94%、49.05%;高級職稱所占比例最少只有1.39%,主要集中在三級醫院;表4數據顯示,輸血科從業人員以醫學檢驗人員最多占98.1%,臨床醫學占0.58%、護理占0.66%。

表2 人員學歷結構情況

表3 工作人員技術職稱情況

表4 工作人員專業結構情況
2.3 數據分析:此次調查的醫院從組織機構建設到輸血科工作人員職稱、學歷、專業結構的分布上,反映出我省醫院“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遠遠落后于醫院的發展,醫院等級越低,其建設情況越不健全,輸血科人員配置越不合理,低學歷、低職稱所占比例越大,不但高層次的人員缺乏,負責指導臨床用血的醫生更是短缺。這與經濟利益有關,此次調查顯示90%的醫療機構仍以經濟收入核算輸血科(血庫)收入,由于受經濟效益的影響,醫院不愿投入太多的人力與物力,這在二級和一級醫院更加明顯。
3.1 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不健全的因素:表1顯示此次調查的491家醫院,成立臨床用血委員會的占77%,只有11%的輸血科獨立建制,28%的輸血科在管理上仍然從屬于檢驗科,44%的醫療機構則由檢驗科負責輸血科的血液發放等工作,這是由于臨床用血委員會的組成涉及醫務部門、輸血科、麻醉科、開展輸血治療的主要臨床科室、護理部門、手術室等部門負責人,醫務、輸血部門共同負責臨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1],但是由于醫院管理者固有的陳舊思想,對輸血科的認識仍停留在簡單的發血,基礎的合血型等工作模式上,認為輸血工作只是臨床醫療質量框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二級和一級醫院更是由于普遍規模小,是面向多個社區提供全面、連續的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其服務的患者95%來自農村和企業,用血量偏小,受經濟效益的影響,醫院不愿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2]。另外國家衛計委已于2012年頒布了《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對臨床用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省目前相關的《河北省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管理辦法》是1995年頒布的,其中對輸血科(血庫)的建設要求標準還待完善,從而造成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不健全,輸血科和臨床用血委員會的職能不能發揮,更無法保證臨床用血安全。
因此衛生行政監管部門應加強管理 、完善規章制度。衛生行政監管部門應建立并完善臨床用血組織管理體系,建立既相對獨立,又可以把它納入整個臨床醫療質量的大框架下來進行管理的模式[3]。監督實施《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并按照國家的輸血政策背景,結合我省輸血科(血庫)的建設現狀,盡快更新我省相應的輸血科(血庫)管理標準,對輸血科(血庫)的建設標準做出詳細的規定,完善的規章制度是醫療機構健全臨床用血組織機構的準則。采取有效的行政監督措施,將醫院輸血科(血庫)建設納入“執業許可定期校驗和醫院等級評審”,促使尚未設立臨床用血管理機構的,盡快建立職責明確的機構,已設立臨床用血管理機構的,按照《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的規定把工作落實到實處。
3.2 輸血科工作人員學歷、職稱、專業結構配置不合理的因素:受經濟效益的影響,醫院為了節約人力物力,89%的醫院沒有輸血科(血庫),將血庫的工作放在檢驗科,由檢驗科的人員輪換從事血庫工作,人員不固定,不考慮血庫的長遠發展,認為只要滿足日常的儲血、合血等工作就行,從而無法發揮輸血科(血庫)的管理和技術指導的職能作用[4]。
因此各級醫療機構應按照我省和國家的輸血政策背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從學歷、職稱、專業等結構上科學合理配置輸血科(血庫)人員,充實高層次人才,既能完成輸血本職工作又能規范指導臨床科學用血。衛生行政監管部門應在衛生系統內開展“醫療機構信用評價體系”信息公示,每年進行輸血科的建設情況公示,內容包括臨床用血組織機構建設、輸血科工作人員的配置等。檢查是最為有效的行政干預措施,建立省市“聯動”督導檢查機制,不定期對醫院合理用血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醫院輸血科(血庫)人員配置重點考核,未達到要求的,責成醫療機構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采取暫緩校驗或醫院等級評審,并將臨床用血督導檢查結果評價在全省排名公示,其排名納入醫院“年終工作考核”中,會提高醫院領導的重視程度,以期轉變領導的觀念。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衛醫發[2012].
[2] 王越.輸血科工作環節及流程上的一些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3,(4):1030~1031.
[3] 劉芳芳.提高醫院輸血科科學合理有效用血管理措施分析[J].求醫問藥,2012,(11):1054.
[4] 鄧素容,羅金蘭.渝西地區各級醫院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執行情況淺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3,26(8):56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