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講機智男人Z君與I君的故事,別想多,他們的人生軌跡并沒有什么交集,只因近期他們有著類似的經歷,都遭遇了電信詐騙。
故事的開頭都是從一位自稱是“拍拍網客服”的騙子開始的,是的,他們從_開始就都已意識到對方是騙子,不管騙子告訴I先生他的卡被盜刷,還是跟Z先生確認他下的幾萬數字點券訂單。這點正確的認知為后續與騙子斗智斗勇打下堅實的基礎。
他們的判斷依據很簡單,“只要陌生電話提到錢的一般都是騙子”,在電信詐騙日益猖獗的今天,這一份警覺難能可貴。
當然,身經百戰的騙子們也都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他們會一步步誘導你去查你的銀行賬戶?!半m然明知道是騙子,但是如果銀行卡里的錢真沒了呢?我心里其實也直打鼓。”“想著查下賬戶資金總沒什么損失?!?/p>
果不其然,他們賬戶上的錢都“沒”了,Z君是3萬多元,I君是5萬元……此時Z君比較淡定,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出奇的冷靜,完全沒有丟失3萬多元錢的慌張,而I君已慌,直接回撥了騙子的電話。后來談起,I君說這其實是他犯的第一個錯誤,他應該第一時間打招行的客戶熱線95555的,但人在那種情況下的確很難保持應有的冷靜。
相反,冷靜得讓騙子覺得抓狂的Z君對于騙子持續打來的電話都選擇置之不理,而是首先打給銀行確認。“當時我想的邏輯很簡單,錢已經沒了,肯定是他們操作了,既然他們敢進入到銀行的系統操作了我的錢,那肯定不會輕易還給我,電話再次響起來,他們或許只會用連環的招數讓事情變得更糟糕?!?/p>
而回撥了騙子電話的I君此時已慢慢落入了騙子的圈套之中,騙子說可以幫他退訂單,把錢還給他,第一筆訂單是2000元,第二筆訂單是5000元,然后I君發現活期賬戶上真的多了7000元。騙子還說等退了錢,讓他去報案。賊喊抓賊,騙子真的不是主修心理學的么……
但是在退最后一筆錢的時候,騙子說該筆訂單有43000元,大于20000元的上限,所以需要通過短信驗證碼來驗證。終于還是露出了破綻,聽到這里I君幡然醒悟,終于意識到這次是遇到真騙子了。短信驗證碼真的是最后一道防線,騙子差點就得手了。
招行客服幫Z君查到,他的賬戶是被騙子分兩筆,一筆7000元、一筆26000元買了基金,客服先幫Z先生口頭掛失,并讓他第二天下午3點到網點辦理基金贖回,否則過了3點基金購買成功可能會給Z先生帶來損失。
同樣,也給I先生第一時間凍結了賬戶,并建議I先生修改各類密碼,并由專員處理I先生的case。通過和專員反饋遇到的情況,I君終于明白了這次被盜的整個過程。騙子是通過某種手段將這5萬元買了3筆招行在售的基金理財產品。前兩筆錢退給I君,其實是取消了理財產品的訂單,而取消的資金進入了活期賬戶。
所以整個資金的流向為:其實資金根本沒有離開過招行,但是由于購買的理財產品還未生效,所以用戶的賬戶上無法看到這筆理財資金。而騙子最后向I君要手機驗證碼的目的是要把錢轉到活期賬戶,然后通過轉賬時所需的手機短信驗證碼,將錢真正的轉走(包括已退的7000元)。
那么騙子是怎么樣進入到I君的招行賬號的呢?I君認為可能與他個人為圖方便,將所有賬號的密碼都設置為同一個密碼有關。
同樣有驚無險的Z君事后對騙子的邏輯進行了分析,我們可從其中窺探到騙子的伎倆:
利用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泄露的信息操作銀行卡賬戶,將錢轉進基金賬戶,因為手機在你手中,所以騙子沒有辦法直接進行轉賬,需要獲取驗證碼。
騙子主動打來電話,假裝電商賣家主動告訴你買了什么東西消費多少元,這是為了引誘你去查看銀行卡賬戶。一般人打開手機銀行會直接看賬戶總覽,這個里面不會顯示基金賬戶,所以你一看錢沒了,慌了,正中騙子圈套。
如果你正在慌亂當中不知如何是好,那么騙子第二次打來電話,或許你會覺得抓住了錢回來的救命稻草,迫不及待接起電話,并在慌亂中給了對方驗證碼、密碼、身份證等等更多的信息。這樣騙子就能立刻將錢款套走。
Z君和I君的忠告:
1、不管打電話的是誰,只要打電話提到錢,你就要高度警覺,當然也同樣適用QQ和微信。
2、銀行卡密碼不要用生日和一些容易被破解的簡單組合。各種密碼都應該設置為不一樣的密碼,比如登錄密碼,取款密碼,特別是與資金相關的密碼應該和普通網站上的一些密碼不同,否則一旦被盜,后果不堪設想。
3、第一時間打給銀行,掛失,凍結賬戶,并盡快去網點辦理手續。
4、最后的最后,任何時候,不要把手機短信驗證碼交給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