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朋友,你要我告訴你關于那個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現在不想說什么話,實在我也不能夠說什么。我只給你寫下一些零零碎辭的事情,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出殯的日子,我和一個朋友早晨七點半鐘到了殯儀館。別的朋友忙著在外面做事。我一個人繞著靈樞走了一周,以后又站了片刻。我的眼前仍舊是那酣睡中的慈和的面顏,空氣里依舊彌漫著濃郁的晚香玉的芬芳。我又一次想起來:這也許是夢罷,倘使他真的坐起來呢?
朋友,這不是夢。我們大家所敬愛的導師,這十年來我一直崇拜著的那位老人永遠離開我們而去了。旁邊的花圈上一條白綢帶寫著“先生精神不死”。然而我心上的缺口卻是永遠不能填補的了。
我不能夠這樣的久站下去。瞻仰遺容的人開始接連起來。有的甚至是從遠方趕來看他們所敬愛的老人最初的也是最后的一面?!白屛覀兌嗫磶籽哿T。”我伸手拉帷幔的時候,常常有人用眼睛這樣的懇求。但地方是這樣狹小.后面等著的人又有那么一長列.別的朋友也在催促。我怎么能夠使每個人都多看他幾眼呢?
下午兩點鐘,靈柩離開了殯儀館,送葬的行列是很有秩序的。許多人悲痛地唱著挽歌。此外便是嚴肅的沉默。
到了墓地,舉行了儀式以后,十三四個人抬起了靈柩。那個剛剛在紀念堂上讀了哀詞的朋友,突然從人叢中跑出來,把他的手掌也放在靈柩下面。我感動地想:在這一刻所有的心都被靈柩中的老人連接在一起了。
在往墓穴去的途中,靈柩愈來愈重了。那個隨押柩車來的西洋人跑來感動地用英語問道:“我可以幫忙嗎?”我點點頭,他默默地把手伸到靈柩下面去。
到了墓穴已是傍晚了,大家把靈柩放下。一個架子上綁著兩根帶子,靈柩就放在帶子上面。帶子往下墜,靈柩也跟著緩緩地落下去。人們悲聲低唱安息歌。在暮色蒼茫中,我只看見白底黑字的旗子“民族魂”漸漸地往下沉,等它完全停止不動時,人們就把水門汀的墓蓋抬來了。一下子我們就失去了一切。
“安息罷,安息罷……”這簡直是一片哭聲。
儀式完畢了,上弦月在天的一角露了出來。沒有燈光。在陰暗中群眾像是退潮般地開始散去了……
夜晚十點鐘我疲倦地回到家里,接到了一個朋友的來信,他說:“……我如果不是讓功課絆住,很想到殯儀館去吊唁先生。人死了,一切都成為神圣的了。他的人格實在偉大。他的文章實在深刻……”
事實上,寫信的人今天正午還到殯儀館來過。我那時看見他,卻不知道他已經寄發了這樣的信。
我的書桌上擺了一本《中流》。我讀了信,隨手把刊物翻開,我見到這樣的一句話,便大聲念了出來:“他的垂老不變的青年熱情,到死不屈的戰士精神,將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間?!?/p>
朋友,我請你也記住這一句話。這是十分真實的。
賞讀
文中的“那個老人”即偉大的魯迅先生。全文感情強烈,通過各界人士悼念魯迅先生的情景,表達了廣大人民對魯迅先生的熱愛、崇敬,贊頌了魯迅先生高貴的精神品質。
練習
1.文章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敘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第三段的“先生精神不死”,我們會想到哪位詩人寫的哪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七段特意提到一位“西洋人”的表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什么把帶有“民族魂”字樣的旗子蓋在魯迅身上?這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說說你對“夜晚十點鐘我疲倦地回到家里”中“疲倦”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