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慧娟(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寧夏銀川 750021)
合作學習在高職院校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①——以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顧慧娟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寧夏銀川750021)
摘 要: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籃球運動是一項深受學生喜愛,并具有良好教育與鍛煉價值的運動。該研究以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籃球選項課中7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實驗班和對照班(每班35人)。在實驗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對照班運用傳統體育教學法進行教學。研究結果表明:合作學習能明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對籃球選項課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集體凝聚力、有利于提高籃球技術。另外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增強體能,但作用是有限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合作學習籃球選項課教學
①基金項目:2013年度院級科研項目“合作學習在高職院校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寧工商職院[2013年]44號),項目編號:GS2013-29。
隨著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范圍不斷擴大,社會對勞動者的綜合素質要求不斷增高。為了讓學生畢業后能夠被社會認可、接納,高職學院的體育課不但要開足、開齊,更要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學習好基本的體育技術、技能的同時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繼續鍛煉身體打下技術基礎。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課程主體應為基礎體育課、選項體育課、選修體育課三種類型。其中選項體育課在完成全面身體訓練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以某一類身體練習項目來組織教學,使其掌握該項目科學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技能、培養其鍛煉的興趣和習慣。近幾年,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也增加了體育選項課。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惰性很大,通過籃球選項課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使高職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促使他們大膽地進行交流,縮短他們之間心理上的距離。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共設10個教學系(部),全日制在校生10998人。多年來,學校重視并加強對體育課程的建設,重視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力求借助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近幾年,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不對加強對體育選項課的投入,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惰性很大,通過籃球選項課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使高職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促使他們大膽地進行交流,縮短他們之間心理上的距離,進一步加強和發揮體育選項課的作用。

表1 對照班和實驗班教學前測統計

表2 對照班和實驗班教學后測統計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了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籃球選項班的7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兩個班,每班各35人),分別為實驗班和對照班。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在CNKI、維普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博士論文庫等檢索平臺上,查閱大量與合作學習有關的著作、文獻和實驗研究資料,為本研究打下理論基礎,并為本研究實驗方案的實施、分析、討論及最后得出結論提供理論支持。
1.2.2問卷調查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了解和掌握高職院校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前后,學習興趣、團隊合作能力的變化。
1.2.3實驗法
利用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實驗班的學生實施為期一學期的籃球教學,以驗證其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團隊合作能力、身心健康及籃球技能成績的良好成效。
1.2.4訪談法
在實驗過程中,就實驗有關問題與實驗組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以幫助完善并改進實驗方案,了解合作學習實施的效果變化情況。
1.2.5對比分析法
將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團隊合作能力、身心健康情況、籃球技能水平的實驗前后指標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相關研究結果,為驗證合作學習效果提供數據支持。
1.2.6數理統計法
對實驗過程中所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均用統計軟件SPSS n.5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2.1教學前測試結果與分析
教學前,在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了籃球學習興趣和集體凝聚力方面的問卷調查,并對兩個班進行了身體素質的測試(測試內容分別為立定跳遠和800 m耐力跑),籃球技術的測試(測試內容分別為雙手胸前傳球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由表1可見,教學前對照班和實驗班被試的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T=-0.23,P>0.05);集體凝聚力方面的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T=-0.05,P>0.05);身體素質方面的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立定跳遠的比較(T=-0.14,P>0.05),800 m耐力跑的比較(T=-0.81,P>0.05);籃球技術方面的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30 s雙手胸前傳球的比較(T=0.66,P>0.05),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比較(T=0.93,P>0.05)。說明實驗前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的學習興趣、集體凝聚力、身體素質和籃球技能處于同一水平,完全符合實驗條件。
2.2教學后測試結果與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合作學習對高職院校籃球選項課學生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了教學后的測試,測試內容與教學前測試內容相同。
由表2可見,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對籃球學習興趣的比較差異顯著(T=3.88,P<0.05),這表明合作學習能夠使高學生成為學習和活動的主人,讓她們感受到了合作融洽、互幫互助、共同參與、共同進步的課堂氛圍,直接吸引了高中女生對籃球知識的注意力,顯著提高了學生對籃球課學習的積極興趣。合作學習對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這也是實驗班學生籃球運動成績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表2可見,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集體凝聚力方面的比較差異顯著(T=3.69,P<0.05),這表明合作學習對實驗班學生的集體凝聚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通過合作學習后的數據看出,在小組結合前學生們的集體凝聚力較為松散,但是通過合作學習,明確個人的學習目標與小組的學習目標是一致的,讓小組成員在共同的學習中學會了互相欣賞,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了融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氣氛,學生們分享到了小組的成果,并從中得到了快樂,這為合作學習的小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此循環往復,不僅增強了小組內的集體凝聚力,更能提高學生的集體凝聚力。
由表2可見,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立定跳遠的比較(T=1.18,P>0.05),800 m耐力跑的比較(T=-0.07,P>0.05),與實驗前相比,學生的身體素質幾乎沒有變化。這說明體能的增強是長期堅持鍛煉的結果,需要多方面的綜合作用才能顯現出來,并不是一周上一節體育課就能解決的問題。同時,體能的測試成績,還與氣候、季節和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
由表2可見,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籃球技術方面的比較差異顯著,30 s雙手胸前傳球的比較(T=5.47,P<0.05),800 m耐力跑的比較(T=3.41,P<0.05),學生的籃球技術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實驗班學生的籃球技術明顯高于對照班,這表明合作學習對實驗班學生的籃球技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1結論
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實驗班學生,比運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對照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在合作學習的環境中,比在傳統教學的環境中更有利于增強高職學院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在合作學習教學和傳統體育教學中,都能夠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增強體能,但作用是有限的。合作學習能夠更有利地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籃球技術。
3.2建議
在高職院校籃球選項課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讓學生更逼真地觀察到技術動作的每一個環節,并能在一些視頻中誘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某些籃球明星的喜愛,使學生更加增強對籃球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同時應加強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用引導的方式教會學生一些合作交流的技巧,讓每一名小組成員都融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并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力;另外,教師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設計出更精彩的教學內容,使體育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
盡管合作學習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但在運用中,也可能出現許多不能避免的缺陷,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體育教學是一項靈活的教學,體育教師可在本研究的基礎上,把合作學習的方法運用到其他項目教學過程中,不斷補充完善。
參考文獻
[1]潘紅霞,儲慶桂“.激趣教學法”在普通高校女生籃球選項課中的實驗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21-123.
[2]畢波,李曉鵬.分層次教學模式的運用及其對女大學生人格和體育成績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5):83-85.
[3]陸立權,黃智“.合作學習”在中等專業學校中女子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11):16-17.
[4]阮志勇.合作學習理論在籃球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0(8):161.
[5]郭文彬.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11(2):93-96.
作者簡介:顧慧娟(1988,6—),女,寧夏人,201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籃球。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