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記者 霍慶濤
不斷有“好心人” 軟磨硬嚇,“你這樣認真干嘛?……小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人物檔案】
崗位:黔東南州丹寨縣紀委常委、第五紀工委書記、監察分局局長
興趣愛好:讀書、體育
喜歡讀的書:《沉思錄》
座右銘: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天事
提及“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個人”稱號,楊通和顯得很淡定:“紀檢監察工作本就不是一條鋪滿鮮花和掌聲的道路,有的時候,會面臨比別的行業更多的磨煉甚至危險。從事紀檢監察工作,需要定力和勇氣。”
2005年,楊通和參加興仁鎮林業站站長、副站長、出納套取國家退耕還林資金私分案件調查,由于退耕還林涉及面廣,每到關鍵時刻,各種阻力都會接踵而至。被調查人托人說情,愿給辦案人員每人2萬元的“補助”,希望終止調查。
面對誘惑,起初有個別同事開始動搖,找各種借口請假回避調查。
楊通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沒有工作,一家人的開支就靠他一個人的工資生活,負擔很重。但他拒絕“好處”,并找其他同事促膝談心,勸說大家不能見利忘義。最終,這顆“糖衣炮彈”卡了殼。
在鐵證面前和調查組的真情勸說下,兩名站長和出納如實交代了整個事實,為國家挽回了30萬元的民生資金,3名涉案人員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其實,每查處一名違紀干部,楊通和都很痛心,可當有人問及楊通和“為何不睜只眼閉只眼”時,他卻說:“怕得罪人就不當紀檢干部。我是紀檢干部,紀委的威信需要靠我們每一個人去維護,如果做不到公平公正,就不配當紀檢監察干部!”
2008年,他帶隊調查核實縣農機中心套取農機購機補貼問題舉報。農機購機補貼遍布全縣7個鄉鎮167個村。楊通和帶著調查組一個鄉鎮一個鄉鎮走、一個村一個村問、一戶一戶地核實,整整兩個多月,楊通和顧不上家,吃、住都在鄉鎮和農戶家。經過調查核實,縣農機中心主任張某利用職務之便套取農機購機補貼2.54萬元、收受商家賄賂1.8萬元。
事實調查清楚了,但張某交際很廣,案件調查期間,就不斷有“好心人” 軟磨硬嚇,說“你這樣認真干嘛?一不升官,二不出名,傻頭呆腦的,你到底圖個啥?人要學會‘靈活’,不‘靈活’,小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并常常放話說要整他和他家人。但楊通和說,“我的眼里只有黨紀國法,誰踐踏它誰就要受到處理”。最終,張某在鐵證面前受到了應有的處罰。(責任編輯/蔣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