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時 杰 本刊記者 秦 濤 李唯睿
2015年,全省農信社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主基調,主動適應經濟金融的新常態,切實提高發展水平、提高資產質量、提高經營效益,為全省“十二五”規劃的亮麗收官作出更大貢獻。
2014年,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全省農信社、農商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行、銀監以及相關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團結一致、攻堅克難、求真務實,各項工作穩步推進。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奠定“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之年,面對經濟的新常態、改革的新形勢、發展的新機遇,全省農信社要統一思想、凝心聚力、銳意創新,在全省后發趕超、全面小康的偉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過去一年,經濟下行壓力大,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之間爭奪市場、銀行業之間拼搶客戶的競爭異常激烈,全省農信社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多,但結果比預想的好。組織存款、營銷貸款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質的提升,全年實現各項收入311.8億元,同比增加83.6億元,同比增幅36.6%;各項存款余額3495.3億元,較年初增加467.7億元,增速15.5%,高于全省總體增速0.4個百分點。
省聯社組織開展“春天助農行動”、“支農支小服務行動”、“金秋助農行動”,三大行動主題明確、環環緊扣、力度倍增,為助推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三農金融服務方面,全省農信社堅持精心打造農村信用工程,這一工作已被列入貴州示范、貴州樣本并納入我省地方標準。2014年新增信用鄉鎮130個,總數達到632個,信用鄉鎮覆蓋面達到47.3%;新創農村金融信用縣4個,總數達到13個。全年凈投放涉農貸款382億元,其中農戶貸款凈投放275億元。
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作為省政府明確的主辦銀行,農信社認真落實“3個15萬元”信貸政策措施。全年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238億元,貸款增速3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0個百分點。
在民生工程金融服務方面,把自身業務發展與社會責任擔當有機結合起來,量力而行,乘勢而上。全年凈投“5個100工程”項目貸款169億元、“四在農家·美麗鄉村”項目貸款106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貸款87億元。
“唯創新者強”,在當前經濟金融新常態下,只有創新才具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創造發展力。
在2015年首屆社員大會第十三次會議暨全省農信社工作會議上,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宋銳提出2015年全省農信社工作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主基調,主動適應經濟金融的新常態,大力打造“五個金融”,即三農金融、小微金融、民生金融、產業金融、電子金融,切實提高發展水平、提高資產質量、提高經營效益,為全省“十二五”規劃的亮麗收官作出更大貢獻。
為此,全省農信社要準確把握三農領域發展方式轉變、農村經營機制改變、農業結構調整變化,依靠現有業務基礎優勢,持續推進信用工程建設,開發涉農金融產品,積極探索服務機制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推動三農金融服務的縱深發展。2015年力爭新創70個信用鄉鎮、4個農村金融信用縣;結合土地經營權流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建設規劃,主動對接涉農部門,找準金融支農的最佳結合點;主動爭取相關政策支持,放大支農再貸款、扶貧資金、財政資金的支農效應;積極支持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現代農業企業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發展,盡快研發適銷對路的信貸產品,以滿足農村新型經濟體的金融需求。
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全省農信社要進一步優化小微金融服務,提高小微信貸的管理效率。一要延伸信用工程建設構建小微企業信用工程指標體系,認真開展小微企業建檔、評級、授信,有效擴大小微企業建檔評級覆蓋面;二要建立靈活授信、用信機制,持續在“方便、靈活、快捷”上下真功夫,為客戶提供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三要助力政策效用發揮,省政府將農信社確定為“3個15萬”政策落實的主辦銀行,既是信任更是責任。農信社將充分發揮主辦銀行作用,針對小微企業資金使用“短、頻、急”的特點,認真總結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經驗,大力推廣花溪農商銀行的金融服務模式和特色產品,創造性地開展金融服務工作,讓“3個15萬”扶持政策的帶動效應得到充分釋放。

2015年,全省五大新興產業投資規模將達4460億元,這是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各農信行社將積極配合做好金融服務工作。
在對信息科技產業的金融支持上,積極探索開辦知識產權抵押貸款的有效方式,確立與科技企業相匹配的貸款期限,扶持科技創新成果轉變為產業活動,幫助小微企業利用創新成果發展產業經營。
在對山地高效農業的金融支持上,積極探索產業鏈式金融服務方式,以滿足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的融資需求為核心,結合我省“185”工程推廣,為產品基地的建立、龍頭企業的發展、下游銷售商的成長以及物流、倉儲、宣傳等配套服務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培育特色種養業產業鏈的形成。
在對本地特色產業的金融支持上,特別是在“三綠一紅”的茶產業、中藥苗藥產業、烤煙支柱產業、特色種養產業等方面要制定落實金融服務規劃,推動特色產業規模化發展。
在對文化旅游產業的金融支持上,準確把握貴廣高鐵對沿線文化旅游產業的促進作用,信貸投放要向本地文化旅游產業的龍頭企業傾斜,向“生態旅游村”、“農家樂”傾斜,向旅游業相關產業傾斜。
在對新型建筑建材業的金融支持上,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系、與優質企業對接,積極探索有效的金融服務方式。繼續做好“5個100工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及“六項行動計劃”的金融服務工作。
信息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別是金融行業,科技平臺已成為各項業務發展的首要支撐、已成為連結各類客戶的重要紐帶。全省農信社將舉全省之力、聚多方之智,全力打造站位高、功能強的貴州農信科技大平臺。全力推進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準確定位發展戰略,設計基于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的電子銀行業務架構,認真制定并穩妥實施年度建設規劃。充分利用金融IC卡屬性,積極研發電子銀行業務新產品,助推農信服務提質轉型。
2014年,全省農信社廣泛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貫徹“三嚴三實”,認真整治“四風”,切實轉變作風,特別是省聯社及行社“三公”經費大幅度減少,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在活動中,省聯社及行社班子成員建立聯系點432個、收集意見建議1200余條、解決分類問題650余個,被省國資委樹為先進典型,得到省委活動辦、督導組的好評。
“我們要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彼武J表示,省聯社將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全面加強全省農信系統黨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等工作。充分發揮黨在金融事業發展中的核心作用,行社黨委特別是黨委書記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把守紀律講規矩放在重要位置,廣泛調動全體黨員及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全力推進農信事業健康持續發展。(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