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梅
(揚州大學體院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9)
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調查——以菏澤學院為例
董紅梅
(揚州大學體院學院江蘇揚州225009)
摘 要:運用問卷調查、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菏澤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08~2009級學生的就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結論,體育教育專業2008~2009級學生就業率較高,考研與教師編仍然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未來就業的熱門,自主創業人數較少,公務員是就業冷門,仍有一部分學生還未就業,就業以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為主,個人功利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學生需加強對就業政策和形勢的了解度,再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擇業,以保證更好就業。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
體育教育專業在高校藝體類教育教學中占重要地位,每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專業型優秀人才,但因其專業領域的特殊性,而受到很多社會企業單位對該專業的限制和排擠等影響,使得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后為成功就業而犯愁。為此該文中就菏澤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的就業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就業現狀,重在擺清事實,找出影響學生就業的因素,從而找到幫助下屆畢業學生順利就業的切實可行的方法,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提供相關服務和建設性的參考意見。
1.1研究對象
菏澤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08~2009級210名畢業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依據CNKI數據庫,檢索與本研究相關的學術、學位論文等文獻資料,反復研讀,以此尋找相關的理論支撐及方向。
1.2.2訪談法
通過面對面、電話、QQ視頻聊天等方式訪問學校有關領導、任課教師及畢業學生,了解就業形勢,重點圍繞2008~2009級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進行訪談。
1.2.3問卷調查法
對菏澤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2008~2009級學生就業現狀進行調查,采用電話、QQ、e-mail等形式分別向2008級、2009級學生發放調查問卷89份、121份,總共發放210份,分別回收82份、116份,總共回收198份,回收率為94.3%,有效率為100%。
1.2.4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運用歸納法、分析法、描述性統計量等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對得來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并制表格。
1.2.5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得出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結論,提出相對應的建議。
2.1菏澤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2008~2009級學生就業現狀
2.1.1就業率
據調查了解到,學院及系領導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把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作為系工作的一項長期的根本任務,全體教職工分工明確注重實效,近年來取得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菏澤學院體育系近年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有210人,就業人數198人,就業率為94.3%,在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著比較好的勢頭,但仍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就業或在好的崗位上就業。院系十分重視學生的培養方案,使學生學有專長,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學到了體育專業知識,也能學到很多科學文化知識,學校在學生思想品德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使每一位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都得到了全面發展。
2.1.2就業定向
從統計問卷中得出有31.9%的學生就讀研究生,院系領導十分重視考研,每年會對考研的學生給予大力支持,并適時舉行考研交流會,交流歷屆考研經驗,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繼續深造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24.0%選擇教師工作,這說明學校在教師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師資力量。僅有9.5%的學生選擇自主創業,調查表明部分學生缺少創業的能力和膽識,是學校應該重視的部分,僅有4.3%的學生在公務員崗位是學生就業率較低的部分。
從表1可以看出有40.2%的學生選擇在一線城市發展,表明發達城市是學生就業的熱門地域,一線城市經濟發達、信息暢通,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且發達城市社會福利健全,物質極大豐富,造成很多有能力的學生涌向一線城市,加之部分學生選擇在發達城市就讀研究生,也是造成一線城市人數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
2.1.3就業途徑
統計問卷得出有23.9%的學生通過親友解決就業,說明人際關系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中65.7%的畢業生選擇通過網上求職,說明網絡是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重要途徑,很多學生在網絡幫助下解決就業問題,僅有8.4%的學生通過招聘會找到工作,由此可見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的渠道相對單一。

表1 就業地域
2.2菏澤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2008~2009級學生就業的價值取向
就業價值取向是指人們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在就業過程中,對職業價值追求、定位、評價和選擇的一種傾向性態度。
2.2.1注重個人功利性
從表2中可以看出個人功利因素占90%,表明大部分學生比較注重個人功利性,并以個人幸福作為道德價值出發點,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加之西方利益觀念的影響,學生的利益觀念不斷加深,待遇優厚成了擇業的第一選擇。

表2 價值取向
2.2.2強調地域就近性
從表2中可以看出地域就近占87%,表明了很多學生更想在家鄉及附近就業,也由于中國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學生戀家觀念比較重,不愿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到外地就業,在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地域就近影響了人才合理流動和配置,但對于學生畢業反哺家鄉,為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對促進本地發展是有一定好處的。
2.2.3向往職業的穩定性
調查發現89%得的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向往職業的穩定,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呈現相對過熱的形勢,在這種背景下影響學生的就業因素呈現多變和不穩定性,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學生順利步入社會的有利條件,大部分學生往往傾向于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職業穩定性成為影響學生就業的重要影響因素。
2.2.4強調專業對口
從表中可以明確得知學生畢業后希望專業對口人數占72%左右,表明學校教育對學生就業技能培養比較成功,學生畢業后希望從事體育教育工作,是學生學有所成的表現。
2.3影響就業因素分析
2.3.1客觀原因
(1)社會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勞動力充斥著市場,導致就業擁擠。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
(2)就業政策、就業指導不流暢,不及時。國家為鼓勵大學生去西部支教或支援農村,實行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資金投入相對較少,缺乏后續引導工作,有些地區實行區域保護政策,影響人才自由流動,加之學校對就業指導工作做的不夠,造成學生畢業后盲目就業,也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3)用人單位觀念還未轉變。有些用人單位對專業存在歧視現象,尤其是對體育專業的學生,用世俗的眼光審視,也是造成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工作難找的原因之一。
2.3.2主觀因素
(1)價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頗,功利性強。生產關系的多元化導致價值觀念的多元化,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社會價值觀急速轉變的社會背景下更加關注現實、個人價值的實現,更加關注個人的選擇,導致畢業生過分看重薪酬待遇,另有部分同學存在攀比心理,迫使他們努力追求熱門行業,這些觀念直接影響他們順利就業。
(2)就業期望值過高。受現代社會的經濟的發展形勢影響,現在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期望過高,向往大城市和高新酬、好的工作待遇等作為選擇工作的條件。而沒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自身的技術能力、專業知識等沒有達到用人單位的標準,盲目的追求高的就業條件,不考慮低就業條件的工作。許多學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也是影響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的因素之一。
(3)盲目跟風,缺乏正確的自我規劃和認識。受社會和用人單位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歧視的影響,有些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認同感不強,對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缺乏規劃。很多學生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明確的目標,對實際情況和現需崗位考慮不周全,盲目的跟風。
3.1結論
(1)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業率相對較高,但仍有部分學生沒能及時就業,或進入理想崗位,說明就業指導體系仍存在一些問題。(2)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業的渠道相對單一,獲取就業信息的能力相對缺乏。(3)就業期望過高。
3.2建議
(1)學校方面應加強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指導,結合社會發展和學生自身的特點設置就業指導課程,就業指導應貫穿學生學習始終,著力提高就業指導,優化人才培養結構,使學生盡早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2)學生方面應積極主動的提高自身專業技術能力、溝通和實踐能力,擺脫傳統的就業觀念,正確的自我規劃和認識,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準確定位自己。努力實現多渠道、多形式就業,科學的擇業,積極的創業,并保持良好的就業心態。
(3)社會方面應加快完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市場建設,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更重視和加強學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就業市場的信息化。
(4)國家要進一步深化體育教育體制改革,實現高等教育與社會接軌,增加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季瀏.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6):799-801.
[2]石志成,喬琳,孫莉平.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調查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0(5):96-99.
[3]沈之屏,王俊杰.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與改革思路[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0(6):115-118.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b)-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