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梅
福建省閩清縣東橋林業工作站
福建省閩清縣油茶生產栽培技術實踐研究
張永梅
福建省閩清縣東橋林業工作站
通過福建省閩江縣油茶產業種植的現狀,將優質油茶種植管理的栽培技術加以介紹,其中包含品種、育苗、嫁接、管理等等。
福建閩清 油茶 生產現狀 栽培技術
閩清縣是福建省油茶的主產區,是最適合油茶生長地區之一,油茶是以種子、插條、嫁接繁殖,油茶從開花到結果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周期會受到一年四季的雨露和日月的精華,屬于植物中之極品。
油茶育苗廣泛采用的是比較成熟的油茶芽苗嫁接方法,油茶采種一般在生理成熟和種子成熟之間,根據種子已經成熟而果實未開裂之前進行[1]。種子顏色有光澤或呈深棕色時就可以進行采種。通過自然通風讓其裂開,將大粒種子用來催芽育種,用干凈河沙儲存。育苗的環境也很重要,主要選擇向陽、通風,利于灌溉的地方。
選樹冠外面圍在中間,上面的葉芽相當飽滿的、最新的,無病害的春梢,穗條采摘時應在表面有露水時進行,采下的穗條應該用濕布包裹,防止穗條失水。如果遠距離運輸應采取薄膜封閉輸送,到目的地后在拆開放在陰涼處。
首先剪去穗條上葉片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在將穗條倒起拿在左手拇指與中指之間,將一面緊貼在食指尖上[2],在距離葉底部2厘米處斜削一刀,斜成30度,削面長1厘米,再翻轉接穗與第一刀對稱斜削成薄楔形,削面要平整光滑,最后在芽尖上面0.2厘米處斜切一刀,切斷接穗。把砧苗從河砂中拿出來,在水中把泥沙洗干凈,胚根處預留5厘米長,多的都要截斷,再把子葉柄的上部約2厘米處切斷,再根據橫斷面中心縱向切一刀,大概長約1.0厘米。
先用竹扦在種植床上插深度比5厘米長和寬大概1厘米的洞,然后把嫁接好的油茶幼苗插入洞中,把土慢慢覆蓋上要使砧木根盡量不彎曲,種植的深度是把幼苗上的種子恰好埋入土中為適宜,水澆的根部濕透就合適了,然后找長兩厘米的竹條來,彎成拱形插在種植床的兩邊,上面蓋上塑料的薄膜,薄膜的四面八方用土封閉拍壓嚴實。
油茶的幼苗嫁接好后,正處于高溫季節,就要做好幼苗的溫度控制和濕度的保持工作,如溫度太高時,要把種植床兩頭的薄膜打開,通風降溫,或者還可以通過加蓋薄膜減少透光度,防止溫度過高灼傷幼苗,如果遇見天氣連續陰雨,地下的水排不走,水位升高,要加快清溝排水,減少水的覆蓋,加大光的照入度,加快嫁接苗的生長,從而增加苗木抗性。
嫁接的種植床上,既不能讓水集積也不能缺少水,如果發現種植床缺水,應該及時噴灌,注意油茶幼苗只能噴灌不能澆灌,假如澆灌不但幼苗生長不好,還會造成幼苗的成批死亡。在清除雜草時,每打開一次薄膜就應該噴一次水,噴水的多少要根據種植床的缺水多少來定。當嫁接苗生長到3~5厘米高的時候,可以緊接著施漚過處理的稀薄人糞水,或追加施0.2%濃度的氮素化肥水,追加的肥料可以與噴灌相結合進行。
九月份的時候,幼苗的根部已經比較發達,嫁接苗也有一定高度了,氣溫就會相對低一點,蒸發的水分也會減少,這個時候就可以把薄膜罩在兩邊揭開,過兩三天后就可以將薄膜全部去掉。9月底至10月初把蔭棚拆除,有利培育壯苗。
[1]陳振文.油茶林分結構和質量狀況的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9,12.
[2]李開林,楊勝,胡仕葉.隔年伐條桑園冬季不同剪梢程度和春產葉量的關系[J].桑學通迅,201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