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鐵嶺市農民合作社指導中心
日光溫室栽培草莓管理技術
曹宇
鐵嶺市農民合作社指導中心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是半平臥叢生狀生長,株高30厘米左右。草莓屬淺根性植物,日光溫室栽培,是利用太陽能來提高溫室溫度,不用人工加溫滿足草莓生長發育的需求,剛進入淺休眠時,開始覆蓋保溫,促使其提早成熟。
選擇抗病、耐弱光、耐寒、休眠淺、產量高、果實整齊度好的品種。目前引用較好的品種有豐香、春香、瑪麗亞、童子一號等較為適宜種植。
引進種植的品種原苗,定植在長5米,寬1.5米的平畦中,先將平畦畝施4000~5000克腐熟農家肥,40千克三元復合肥,深翻、平畦、平覆、覆地膜,定植原種苗,每畦2行,株距50厘米。澆透水后,苗子開始抽蔓時,撤膜,之后保持土壤疏松并濕潤,加速草莓抽枝蔓,產生不定根,培育新苗。日光溫室定植對秧苗要求高,標準是:頂花芽開始分化,四葉一心,根莖粗1厘米,根系發達,苗齡40~60天,無病蟲危害,根系完整的無毒苗。
定植前應進行整地,在栽苗前20天完成,每畝溫室施入充分腐熟優質農家肥5.3~6.3立方米,混合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肥料施入地表后要進行土壤深翻,然后耙平,用鍬拍壓成南北向高臺,臺距80厘米,臺高30厘米,壟頂寬40厘米,定植前一周澆水1次,有利于土壤透氣、排水和透光,提高地溫,利于草莓生長,提高果品質量。
栽植時間需根據當年氣溫變化而定,要因地制宜、科學運用,要適時、恰當的把握好定植時間。在10月上中旬,即霜凍到來前,夜間溫度降到5~8℃時進行扣棚,促進休眠,養分回根,扣棚后10~15天,鋪蓋黑色地膜。
合理密植是優質高產的基礎,過密影響通風透光,減少有效光和作用面積,形成徒長苗,影響草莓產量。栽植過稀,苗子長勢強,不利于提高總產量。栽植密度應根據品種特點、土壤肥力和種苗質量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日光溫室栽植密度不宜過大,大葉大株型品種密度要小,小葉型宜大。每畝用苗5500~6000株左右。
草莓生長結果有規律,為了采果方便,定植時每株的花序伸向一側。在栽苗時應采用定向栽培。在溫室高壟栽苗時,草莓弓背向壟溝方向,有利于通風透光和果實的著色。栽苗深度是成活的關鍵,草莓苗新莖短,栽深易導致灌溉時苗心被土掩埋,引起未伸出的新葉因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定植過淺,根系外露,吸水困難,溫度高,容易風干。植株距壟邊10厘米,株距20厘米,兩小行距25~30厘米左右,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定植后要澆透水,以保證苗的成活率。
對植株生長的管理,一般保留主芽外,還要保留2~3個側芽,過多的側芽要全部去除,同時還要及時去除老葉和匍匐莖,以減少植株的營養消耗。要進行疏花蔬果,每序留5~7個果,及時摘除病蟲畸形等殘次果。
赤霉素也叫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后能有效的促使植株從休眠狀態進入正常生長狀態。葉片增大,花序抽生,葉柄伸長,花芽發育。一般在保溫后第一片新葉展開時用5~10ppm赤霉素處理。噴時要求比較嚴格,每株5毫升噴于苗心,而且噴施要均勻,噴施后把室溫略微提高,促使頂花提前開花。注意噴施赤霉素時一定要掌握準時間,噴施過早,會把腋花芽變成匍匐莖;噴施過晚,起不到促進開花作用,只能促進葉柄生長。尤其注意過多會出現植株徒長、根系衰弱、生長失去平衡。
要提高商品率,降低畸形果數量,授粉很關鍵,日光溫室內不能滿足自然開花授粉的條件,必須在棚內放養蜜蜂。每畝一箱,蜂群總數2萬~3萬只,提前幾天放入棚內,以便使蜜蜂更好的適應棚內的環境。蜜蜂的活動溫度是15~30℃,和草莓花期的溫度相近。上午10點~下午3點,蜜蜂活動活躍,授粉最為理想。在蜜蜂活動時不要使用農藥,尤其是殺蟲劑,以防止給蜂帶來傷害。
采收一般在元旦至春節期間上市,可以大大提高其經濟效益。草莓果實以鮮食為主,需在果面70%以上呈現紅色時方可采收,每1~2天采摘一次,采摘應在上午8~10時或下午4~6時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每次采收要將成熟適宜的果實采凈。采摘時要輕摘、輕拿、輕放,不要損傷花萼,同時要分級盛放并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