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黃偉謝彥濤李鋅
1.西峽縣林業局;2.西峽縣重陽鎮農業服務中心
河南西峽石榴主要病蟲害發生與防治技術
曹磊1黃偉2謝彥濤1李鋅1
1.西峽縣林業局;2.西峽縣重陽鎮農業服務中心
介紹河南西峽石榴病蟲害石榴日灼病、石榴黑斑病、石榴干腐病、煤污病、石榴小爪螨、棉蚜、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的危害特點和防治技術。
河南西峽 石榴 病蟲害 防治
2010年以來,我們不斷對西峽縣石榴園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作了調查,現對西峽石榴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介紹如下。
1.石榴小爪螨
(1)危害特點。葉片先出現褪綠的斑點,進而擴大成斑塊,葉片黃化素,質變脆,提早落葉。經測定,受害葉片葉綠化減少34%~63%,影響植株生長發育和產量。
(2)防治技術。保護和引放天敵,特別是食螨瓢蟲和捕食螨,抑制害螨的發生量;害螨達到每葉平均有2頭以下的石榴樹上,每株釋放捕食性的鈍綏螨200~400頭,放后1個半月可控制其危害。當捕食螨與害螨(石榴小爪螨)蟲口達到1:25左右時,若無噴藥傷害的情況下,有效控制期可在半年以上。
加強栽培管理。做好蟲情測報工作,包括天敵種類、數量調查,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藥劑防治。殺卵(螨)劑有20%三氯殺螨砜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0%殺螨酯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殺蟲劑有膠體硫400倍液,石硫合劑春季用0.3~0.5波美度,冬季用1~2波美度,洗衣粉秋季200~300倍液,殺蟲殺螨劑有20%三氯殺螨醇乳油700倍液,以及敵螨丹、保棉豐等,還可用1.2%苦參堿.煙堿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2.棉蚜
(1)危害特點。成蟲、若蟲群集在寄主的嫩葉、嫩芽、嫩莖、花蕾和花朵上,刺吸汁液,使植株葉片變色、皺縮,甚至脫落。棉蚜分泌的黏液同時又可誘發煤污病。
(2)防治技術。注意在冬季噴灑波美5度石硫合劑以消滅越冬卵。棉蚜發生盛期,選噴50%滅蚜靈乳油15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等,都較有效。
3.桃蛀螟
(1)危害特點。桃蛀螟是石榴樹最主要的害蟲,石榴受其危害,果實腐爛、造成落果或干果掛在樹上,失去食用價值。幼蟲一般從花或果的萼筒、果與果、果與葉、果與枝的接觸處鉆入。卵、幼蟲發生盛期一般與石榴花、幼果盛期基本一致。
(2)防治技術。清理石榴園,減少蟲源。誘殺成蟲。利用成蟲趨性,在園內設置黑光燈,糖醋液、性誘劑等誘殺成蟲。石榴園四周種植誘集作物,減輕對石榴的危害。藥劑防治:①藥物堵塞萼筒。石榴坐果后,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滲藥棉球或藥泥堵塞萼筒。②噴藥治蟲。在成蟲產卵盛期適時噴藥,防止幼蟲蛀果,藥劑可選用20%殺滅菊脂2500倍,50%辛硫磷1000倍,25%炒幼脲1500~2500倍等。③果實套袋。石榴坐果后60天左右進行果實套袋,可有效防止桃蛀螟對果實為害。
4.桃小食心蟲
(1)危害特點。以幼蟲蛀食果實,降低石榴品質和產量。為害果實時,果面上的針狀大小的蛀果孔呈黑褐色凹點,四周呈深綠色,外溢出淚珠狀果膠,干涸呈白色蠟質膜。隨蟲齡增大,有向果心蛀食的趨向。
(2)防治技術。樹下地面防治:幼蟲出土達到始盛期時(大致在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應開始第一次地面施藥。可用25%對硫磷或25%辛硫磷微膠囊,均勻噴灑在樹盤內。
樹上藥劑防治:當卵果率達1%~1.5%時,應立即噴藥,可選擇BT乳劑6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或35%桃小靈乳油1500~2000倍液,均有較好的防效。
人工摘除蟲果:及時摘除樹上蟲果,并拾凈地面落果,加以深埋處理。
地膜覆蓋樹盤:在越冬幼蟲出土前,用寬幅地膜覆蓋樹盤地面,并把樹干周圍的地膜扎緊。阻止越冬代成蟲飛出產卵,避免果實受害。同時可提高地溫,抑制雜草,保持土壤濕度,對果樹生長發育有利。
成蟲誘殺:可在果園內設置桃小食心蟲性誘劑誘捕器誘殺成蟲,以減輕幼蟲為害。
1.石榴日灼病
(1)危害癥狀。石榴果實患日灼病后,果實初期光澤暗淡,并有淺褐色的油漬狀斑點出現,進而變成褐色、赤褐色大塊病斑。日灼病發展到后期,病部出現輕微凹陷,脫水后病部變硬,病斑中部出現米粒大小的灰色瘤狀包皮,剝開灼傷病果后可以看出:灼傷果皮變褐、壞死,最后使果實部分或整體腐爛壞掉。石榴果實患日灼病后,容易被病原菌傳染而誘發其他病害。
(2)防治技術。選擇合適的園址,選擇地勢平坦、肥力較高、排灌方便和適宜石榴生長的壤土(兩合土)、輕黏壤土和輕沙壤土質的土地建石榴園,從根上解決問題。選擇合適的樹形。選擇自然紡錘形、改良紡錘形進行整形,少用開心形。合理修剪,注意分枝角度。每年的修剪量要適度,不可過輕過重。修剪過輕,易造成前期冠內郁蔽,著色不良,后期枝條衰弱,結果率下降。修剪過重,則易造成冠內出現大“窟窿”,造成下部枝果灼傷,特別是在疏除或回縮樹冠南部和偏南方向的多年生輔養枝時應注意。
因石榴樹枝條比較柔軟,應注意拉枝和支頂綁縛的角度,一般掌握在拉枝時不大于70度角,支頂不大于80角度。合理密植,通風透光。建園時應根據土壤肥力考慮合適的密度,不可盲目密植,以免在成齡時造成樹行郁蔽,通風透光不良,導致樹冠上部果實易發生日灼,下部又影響果面著色。地勢平坦、水肥條件好的果園,每畝以55株為宜。合理選定果。在選定果時,應多留下垂果、葉下果,少留“朝天果”和出葉果,疏去過晚的7月果和細長枝梢頂端的“打鑼果”。加蓋果面保護物。對于日灼嚴重的地區應對果實套袋,在疏果后半月進行,各園地根據病蟲害發生程度的不同,因地制宜選用不同果袋,兼防其他病蟲害,如需進行果實著色,可在采收前半個月摘掉果袋。
另外,對石榴樹也可采用樹干涂白方法,合理增施氮肥,加強園地管理等措施,防止日灼病的發生。
2.石榴干腐病
(1)危害癥狀
從花蕾開始到果實采收前均可發病。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開始發病,多雨高濕有利于病害的發生。主要為害花、花梗和果實。花梗、花托染病出現褐色凹陷斑,重病花提早脫落。果實發病,病部變灰黑色,松軟,漸失水干縮,后期其上密生黑色小粒點。此病在貯藏期造成果實腐爛。
(2)防治技術。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能力。清潔果園,冬季結合修剪將病枝、爛枝等消除干凈。夏季要隨時摘除病落果,深埋或燒毀。注意保護樹體,防止受凍或受傷,可涂抹新高脂膜粉劑保護。果實套袋。刮除枝干病斑并將病斑深埋,涂藥保護,如護樹將軍。藥劑防治,早春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5~8月間噴1∶1∶160波爾多液,每15~20天噴1次。
3.石榴樹黑斑病
(1)危害癥狀。發病初期病斑在葉面為一針眼狀小黑點,后不斷擴大,發展為圓形至多角形不規則狀斑點,大小為(0.4~0.5)毫米×(2.5~3.5)毫米。后期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邊緣常呈黑線狀。氣候干燥時,病部中心區常呈灰褐色。葉面散生數個病斑,發生嚴重時,病班相連,導致葉片提早枯落。
(2)防治技術。結合冬季修剪和施肥,徹底清掃地面病殘枝葉,集中燒毀作肥,減少菌源。
5月下旬至7月中旬,降水多時,病害傳播快,應在睛朗日及時化學防治。效果較好的藥劑為20%多菌靈硫磺膠懸劑500倍液噴霧,不易被雨水沖洗,保護效果良好。中后期用25%代森鋅對高脂膜300倍液噴霧保護,效果亦好。也可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噴灑3次1:2:2000波爾多液保護,每次間隔15天。
4.煤污病
(1)危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葉片或果實染病產生黑色片狀可以抹去的菌絲層,葉上粘附一層煙煤,影響光合作用。該病發生主要誘因是昆蟲在寄主上取食,排泄糞便及其分泌物,此外通風透光不良、溫度高,濕氣滯留發病重。
(2)防治技術。發現介殼蟲、蚜蟲等害蟲為害時,及時噴灑0.9%愛福丁乳油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
必要時噴灑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5%亞胺唑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1次,連防2~3次。
[1]封光偉.果樹病蟲害防治[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