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忠
赤峰市紅山區南山生態園管理處
蘋果樹腐爛病的綜合防控
楊文忠
赤峰市紅山區南山生態園管理處
蘋果樹腐爛病是造成毀園的最重要病害,被果農稱為蘋果樹癌癥。病原菌在病樹皮或病疤木質部內越冬,病斑在早春產生分生孢子,孢子隨風雨傳播,萌發后從剪鋸口、凍傷口、病蟲傷等或帶有死組織的葉痕、果臺、果柄痕、落皮層等侵入樹體,侵入后潛伏,在春季和秋季表現出發病高峰。腐爛病菌為弱寄生性真菌,病害發生與樹勢關系密切,樹勢強壯,病菌可以長期潛伏,樹勢衰弱則很快發病。據植保站近期在梅家坪、覓子、莊里等多個果園調查結果:中等管理水平果園平均病株率10%~23%左右,管理粗放的果園病株率高達45%以上,已成為影響果業生產的一大障礙因素。
蘋果樹腐爛病綜合防治策略與技術:防治蘋果樹腐爛病應采取以培養樹勢為中心,以及時保護傷口、減少樹體帶菌為主要預防措施,以病斑刮除藥劑涂布為輔助手段的綜合防治措施。腐爛病防治技術概括為:一施、二刮、三噴、四涂(簡稱“1234法”)。一施:在采果后施用一次有機肥,培養樹勢;二刮:早春和晚秋兩次刮治腐爛病病斑;三噴:早春清園、花后、采后噴藥防止侵染;四涂:修剪后涂藥保護傷口、生長期涂干促進落皮層脫落、入冬前樹干涂白防凍害、刮治后涂藥防復發。
1.傷口噴涂藥保護
剪口和鋸口是蘋果腐爛病發生的主要部位。早春對因修剪等造成的傷口以及上年的所有沒有愈合的剪鋸口、蟲傷口,在修剪完成后要及時涂藥保護。藥劑宜選擇3%腐殖酸鈉溶液或5%菌毒清水劑50倍液或1.5%噻霉酮膏劑,除傷口涂藥以外,還要在全園噴施1次化學藥劑,以減輕果園菌量,防止分生孢子傳染,藥劑可選用25%丙環唑乳油600倍液或45%施納寧水劑400倍液或1.5%噻霉酮水乳劑500倍液或2.12%腐殖酸銅水劑100倍液。本次噴藥要求芽萌動前完成。
2.主干涂藥
主干是腐爛病發生的主要部位之一,也是產生落皮層和產生表面潰瘍的場所。在早春刮治完腐爛病斑后,建議應用60%有機腐殖酸鉀30倍液涂刷主干和主枝基部。有利于鏟除腐爛病菌,還可為樹體提供養分,增強抗病能力。
病斑刮治,在早春和秋季發現腐爛病斑要及時刮治。要求:對已發病至木質部的病斑,刮成橢圓形、立茬,根據莖的粗度,要求刮面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橫向刮1厘米,縱向刮3厘米;對發病僅在韌皮部的病斑,刮除變色的韌皮組織即可。然后涂藥。涂抹的藥劑可選擇1.5%噻霉酮膏劑或“拂藍克”人工樹皮膏劑或3%腐殖酸鈉溶液,也可選擇5%菌毒清水劑50倍液。藥劑需要連續涂抹2~3次,間隔10~15天,防止病斑重犯。
3~5月是腐爛病菌孢子集中傳播侵染主要時期,分生孢子產生和傳播的條件是降雨,因此,在休眠期對樹體噴藥保護的基礎上,落花后應結合防治其它病害,并結合降雨情況,再次全園用藥。藥劑可選擇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或70%乙磷鋁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6月份是樹體出現落皮層的時期,也是產生表面潰瘍的時期。使用60%有機腐殖酸鉀(鈉)30~40倍液,或2.12%腐殖酸銅水劑5~10倍液涂刷主干和主枝基部,促進落皮層的脫落,減少表面潰瘍的形成。
蘋果采收后,適逢腐爛病第二次發病高峰。因此應在采收后15~20天全樹再噴施一次化學藥劑,保護果苔、葉痕、果柄痕等自然傷口。藥劑可選擇25%丙環唑乳油2000倍。
在冬季土壤封凍前(約11月中下旬),應用涂白劑(水10份,生石灰3份,硫磺粉0.5份,食鹽0.5份,動植物油0.05份)涂干防凍。要求主干涂完,主枝涂至距主干50厘米處。
對主干上超過橫徑一半的病疤,要求采用單枝或多枝橋接,以利輔助輸導養分,促進樹勢恢復。
1.增施有機肥,長期施用畜禽類有機肥的果園改用優質堆肥或生物有機肥,提倡有機無機配合施用;依據土壤肥力條件和產量水平,適當調減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鈣、鎂、硼和鋅的配合施用。
2.與合理修剪、覆草、覆膜、自然生草和起壟等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相結合,參考適宜留果量和土壤肥力指標控制周年氮磷肥施用總量,根據樹勢和樹齡分期調控氮磷鉀肥料。
3.重視施用秋季基肥,蘋果的秋季基肥在采收后迅速施用,施用方法采取條溝法或穴施。
按適合葉果比確定掛果量。豐產園28∶1;中等果園36∶1;發病嚴重果園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