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宇劉曉春田惠英
1.科右前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2.巴拉格歹鄉人民政府
開展糧食作物高產創建實現糧食生產新跨越
——內蒙古科右前旗糧食作物高產創建的做法與經驗
安曉宇1劉曉春2田惠英1
1.科右前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2.巴拉格歹鄉人民政府
科右前旗已連續5年開展糧食作物高產創建活動,通過示范引導,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實現了良種良法相配套與高產優質相結合,連續5年把玉米、水稻、大豆、小麥萬畝示范片的平均畝產提高了10%以上。該文介紹了內蒙古科右前旗高產創建活動的成效及主要做法與經驗。
糧食作物 高產創建 技術集成推廣 輻射帶動
科右前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南麓,全旗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科右前旗是農牧業資源大旗,生態環境良好,無工業“三廢”污染,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全旗已擁有256.6萬畝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全旗現有耕地39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占90%以上,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2008年以來連續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創造了自2006年以來的全旗糧食產量“七連增”的生產目標。2011、2012連續兩年糧食產量突破20億斤。全旗主要盛產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高粱、蕎麥、蕓雜豆、甜菜、馬鈴薯、葵花。
2014年,科右前旗按照農業部、農牧業廳“糧油糖作物高產創建”工作的安排部署,以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為主要內容,強化組織,精細管理,全旗共落實國家級高產創建14片,其中玉米7萬畝、水稻2萬畝、大豆1萬畝、小麥2萬畝、甜菜1萬畝、馬鈴薯1萬畝。項目的實施帶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廣大農民的種植水平大大提高,農業技術人員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現將科右前旗糧食作物高產創建的主要做法與經驗總結介紹如下。
示范片集中連片1萬畝以上,重點安排在農田基礎條件較好,工作基礎扎實,農技推廣網絡健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鄉(蘇木)鎮村(嘎查)。玉米落實在科爾沁鎮柳樹川村1片,巴拉格歹鄉影背山和三合1片、金山村1片,大石寨鎮白音礎魯嘎查1片,察爾森鎮巴達嘎嘎查1片、沙力根嘎查1片,額爾格圖鎮興牧嘎查1片;落實在索倫鎮吉拉斯臺嘎查;水稻落實在巴拉格歹鄉哈拉黑村1片,歸流河鎮滿達胡嘎查1片。小麥落實在烏蘭毛都蘇木草根臺嘎查1片、滿族屯鄉烏蘭敖都嘎查一片。馬鈴薯落實在大石寨鎮保林村1片。甜菜落實在烏蘭毛都蘇木草根臺嘎查一片。
結合各示范片的生產、生態特點與優勢,因地制宜選擇優良新品種進行集中展示和應用。示范片全面推行統一供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開展優良品種的展示示范工作,為下一年度篩選與推介主導品種提供依據。主要展示推廣的品種有水稻稻花香7號、龍優209、龍慶3;玉米先玉335、豫奧6、和育187;小麥龍麥33、克旱21、克旱16;大豆華疆2、北豆36;馬鈴薯冀張薯8號;甜菜德國多倍體KWS7156。主要示范展示的品種有:水稻品種是龍慶稻1號、早稻花香、綏粳9號、慶20—4、特優香1號;小麥品種克春1號、克春2號;玉米品種先玉696、先玉698、利合16、利民33;大豆品種蒙豆30、華疆7602、;馬鈴薯品種興佳2號、延薯4號、荷蘭7;甜菜丹麥多倍體MA097、德國多倍體KWS1231、荷蘭多倍體KUHN8060。
在自治區級和盟級專家組的指導下,分別制定玉米萬畝示范片畝產600千克、水稻萬畝示范片畝產550千克、大豆萬畝示范片畝產140千克、小麥萬畝示范片畝產300千克等14項技術規范。玉米主要推廣玉米“一增四改”技術,重點推廣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包括玉米全覆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玉米雙壟等行距寬膜覆蓋技術、玉米膜下滴灌技術、玉米大壟雙行機械地膜覆蓋技術等;同時,積極應對春旱,全力推廣適時機械精量早播技術、抗旱坐水一體機播種技術等。大豆主要推廣大豆壟上三行窄溝密植技術、大豆“壟三”栽培技術、大豆溝壟輪種留茬免耕技術等。水稻主要推廣水稻旱育稀植機械插秧技術、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水稻反向六棱缽盤育秧機械擺秧技術、水稻缽形毯狀秧盤育秧機械擺秧技術等。小麥主要推廣以“活土保墑”為目的的土地標準化作業技術、小麥免耕播種技術、小麥全程機械化作業技術、小麥綜合高產配套技術等。馬鈴薯主要推廣“兩增五推”技術,即“兩增”是增加密度和增施有機肥;“五推”是推廣脫毒種薯、推廣設施栽培、推廣地膜覆蓋、推廣機械化作業、推廣專用肥施用技術等。甜菜主要推廣以全程機械化種植甜菜為標準流程的栽培技術,即無長殘留除草劑藥害地塊篩選技術、全程機械化整地技術、配方施肥技術、機械播種技術、噴灌保全苗技術、防治(除)病蟲草技術、按時收獲技術等。同時,引進華誠農機廠喜秋牌2GQB-2型雙壟溝播全覆膜施肥播種機和2BJ—2B(3)型大豆壟三播種機2ZS-4手扶式插擺秧機、2GQB—2型和2GQB—3型玉米雙壟溝播全覆膜施肥精量播種機、引進2MBFG40/70(2)玉米雙壟溝全覆膜聯合機、引進2BSKQM-2型雙壟開溝全覆膜施肥播種機、大壟雙行(半膜)長江牌覆膜機等新型農機具,先進適用農機具的引進,為高產創建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項目落實過程中,將糧食作物高產創建活動與體系示范縣建設、雙增二百、噸良田建設、良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蟲害預測預報、新技術科技培訓推廣、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開發項目有機結合,通過良種良法配套、送科技到戶到田頭、開展農民培訓等,提高了項目的整體效益。
在實施高產創建活動的5年時間里,通過新品種的推廣、新技術與新型農機具的集成應用,使全旗糧食總產每年平均遞增1億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