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不少人都在說,如今的央視春晚最大的存在價值在于“吐槽”。央視羊年春晚收視創新低,觀眾規模首次跌破7億的結果也似乎印證了,曾經中國老百姓必不可少的精神年夜飯似乎越來越不那么必不可少。
1 收視率不是檢驗節目是否受歡迎的唯一標準
根據近日公布的2015年央視羊年收視率調查結果,除夕當晚,央視春晚電視直播收視率為28.37%,創下歷年新低。據了解,從2008年鼠年春晚有公開數據可查開始,春晚收視最高的一屆為2010年虎年春晚的38.26%。2014年馬年春晚,全國有202家電視臺對春晚進行了同步轉播,綜合計算出的全國并機直播收視率為30.98%,電視觀眾規模為7.04億人。羊年春晚,全國有189個電視頻道同步轉播,電視直播收視率為28.37%,第一次跌破30%,觀眾規模也是第一次跌破7億,為6.9億人。
在馮小剛的跨界指導的馬年春晚,創下“十年新低”后,網上曾盛傳央視春晚要停辦一年,之后各方出面澄清謠言,而羊年春晚也在網上網下各種聲音的吐槽中如期而至,不管是提前炒作,還是為羊年春晚收視率降低提前鋪設的臺階,總之羊年春晚仍是沒有帶給觀眾太多驚喜。但不管羊年春晚收視率創下怎樣的新低,其仍然是年度關注度最高、收看人數最多的晚會節目。它仍然會成為一種情結、一種習慣、一種特別的存在。
除了晚會節目質量,影響央視春晚收視率的因素太多。受眾群體、受眾習慣、節目的編排、主持人的選擇、燈光舞美等都可能成為影響收視率的因素。與1983年第一屆央視春晚相比,2015年羊年春晚,無論從節目質量、舞臺設計還是播出效果都有天壤之別,但83年央視春晚卻可以成為那個時代人們最美好的回憶。不能說2015年央視春晚不好看,只能說被電視熒屏洗禮了三十多年的電視觀眾,審美在不斷提高,需求在不斷提高。據央視羊年春晚的統計結果顯示,今年央視春晚的人均收視時長為155.5分鐘,比起去年的人均66分鐘大幅增長。這從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盡管觀眾的總量減少了,但羊年春晚依然憑借著過硬的節目質量,吸引觀眾目光的停留時間更長。電視收視數據的下跌,并不意味著春晚的觀眾人數下降。央視今年第一次向商業視頻網站提供了春晚直播版權,因此觀眾得以在多個屏幕收看羊年春晚。據悉,2015年央視春晚的多屏收視率(綜合計算電視直播與網絡直播)達到了29.6%。
2 收視率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造假
何為收視率?說白了就是某一個節目在所有收視人群中的收視比率。1995年后,各地衛視上星,全國電視節目就開始用電視收視率作為評價指標。但這種評價體系到底科不科學,也一直存在爭議。電視節目被收視率綁架,為了迎合收視率,電視節目娛樂化、庸俗化、雷同化現象日益嚴重。如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手里拿著遙控器,一二百個頻道卻挑不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
目前,我國收視率的數據來源只有索福瑞一家公司,而索福瑞的主要調查方式,是通過樣本戶家中安裝收視測量儀,從而進行數據化分析統計。這種統計方式一直都被業內詬病,像張澤群就表示,全國目前只有1萬個左右的收視調查儀,像北京這樣的收視比重居前三的特大城市,收視樣本戶卻僅有1259個。由此可見,用這1萬多個樣本戶的收視喜好來代表全國人民的欣賞水平,未必周全。與此同時,收視樣本戶數量的不足,也催生了污染樣本戶。目前,所謂專業收視公司控制收視率的主要手段,是通過不正當手段來獲取樣本戶信息,進而通過拜訪、送禮等方式“收買”樣本戶。
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也頻頻有媒體人對收視率的調查展開質疑。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央視主持人張澤群主動提出“要向電視收視率開炮”。張澤群在發言中,歷數電視收視率調查的三宗“罪”。首先,收視率調查方式不符合中國國情。由于引進的是西方的調查方法,西方在地區、民族、文化等方面差異并沒有中國這么大。二是收視率的數據缺乏公信力。目前我國依靠收視調查儀收集數據,而全國只有1萬個左右調查儀。三是不符合政策要求。有的電視臺為了提高收視率,一味地靠娛樂化吸引眼球,不惜巨資引進國外版權,節目格調不高。張澤群認為,如今中國的電視節目被收視率綁架,電視節目娛樂化、庸俗化嚴重,長此以往,中華文明可能會被蠶食,值得警惕和深思。
在同日舉行的新聞出版界小組討論時,前湖南衛視“掌門人”、全國政協委員歐陽常林也表示:現在很多電視臺存在收視率作假現象,收視率作假嚴重影響了媒體的公信力。
馮小剛在參加兩會期間,也就“收視率”的話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也認同“國內很多電視劇存在收視率數據造假”的觀點。
全國政協委員、演員張國立更是直接抨擊電視收視率造假問題,“現在收視率已經假到都可以用錢買了,這個風愈演愈烈”。張國立還稱,現在收視率造假已經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和一些機構聯合起來做,他認為,出現這些問題是由于法律意識淡薄造成的,現在社會很浮躁、不講誠信,所以一定要全面依法治國,引導大家樹立起法律觀念。
3 合理利用全媒體收視率統計,提倡“綠色收視率”
在全媒體收視率時代到來之際,學界和業界有理由也有必要根據現實情況、依靠媒介技術的發展調整收視率統計策略。目前,已經有多家視頻網站(如優酷、愛奇藝等)在視頻播出的時間軸上標注了節目中的具體精彩內容,以方便受眾直接點擊觀看。如果將此列入統計范疇,就可以更加精準地了解一檔節目中哪些具體環節更為受眾喜愛,將此信息反饋給電視臺或視頻網站的節目制作方,進而優化節目制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