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文化綜藝類節目不斷出新,題材形式多樣。值得關注的事,填字競技真人秀《我知道》節目的推出創新了合作模式和電視表達方式,欄目的誕生也是四川衛視與南方周末跨媒體合作的一次重要嘗試,對于傳統媒體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近兩年來,文化綜藝類節目不斷推出,包括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河南衛視《漢字英雄》《成語英雄》、江西衛視《挑戰文化名人》、貴州衛視《最美是中華》、黑龍江衛視《最愛中國字》等。在2014年暑期檔的文化綜藝盛宴余味未消之時,四川衛視聯手南方周末推出的大型填字競技真人秀節目《我知道》橫空出世。
《我知道》脫胎于知名報刊《南方周末》的“小強填字”版塊,是“小強填字”的電視化展示。報紙上和電視版的“小強填字”,實現了一個產品的跨媒體呈現。所謂跨媒體就是橫跨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媒體,通過不同的介質傳播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樣化信息,為受眾提供多元化的閱讀視聽服務 [1]。
1 填字真人秀《我知道》欄目的模式特征
1.1 “競技”“益智”“真人秀”成三大看點 [2]
《我知道》以其特別的呈現形式,讓人耳目一新,“競技”“益智”“真人秀”成三大看點。
1.1.1 競技游戲性?!缎娞钭帧穬群似鋵嵤莻€棋盤填字游戲,脫離了游戲性,就和普通知識競賽無異。如何展示這種游戲的魅力,構建有競爭有懸念有對抗的賽制,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為此,制作團隊設計了自始至終的雙人對抗答題,圍棋制、臺球制、點球制等各類有區別的賽制,選手選擇導師分隊PK等一系列規則。出題不僅要考慮內容,也要考慮答案的形式關聯性。在對節目呈現和結果反推回來的基礎上,節目組希望設計題格和題庫,并能根據觀眾的反饋,及時調整。
1.1.2 文化益智性?!段抑馈反蚱贫鄼n文化綜藝節目內容的相對單一性,題目海納百川,沖破了單一漢字、詩詞、成語的限制,還囊括了網絡流行語、新聞熱詞、醫學、經濟證券(跌損價)、化學溶劑(高分子溶液)等?!段抑馈反蛟炝艘粋€概念,“考你心中常識,做知道份子的盛宴。題庫中所涉及的知識點,不止來源于書本和課堂,社會實踐和人生閱歷帶來的知識和常識才是戰勝對手,展示自己的關鍵所在。
1.1.3 真人秀成分。真人秀的參與感、體驗感、表現性是吸引收視的關鍵。每一個站上舞臺的選手,他們都是有特殊背景、技能、經歷的答題高手,他們的標簽是個性鮮明的人物,而不是幾號選手,觀眾們也會加入自己的印象和喜好來伴隨選手的晉級或淘汰。為此,節目組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尋找選手,在保證選手對戰絕對公平真實的前提下也做了很多的設計和包裝。最終,節目呈現出了《平民窟的百萬富翁》的那種感覺:靠自己刻骨銘心的經歷換來的知識打敗對手,改變人生。
1.2 特殊環節設定,增加互動性
南周“小強填字”集聚了一批“鐵粉”,節目組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邀請鐵粉團參與節目錄制,并加入了“鐵粉團參賽”環節,臨時確定參賽者,進行靈活的場上場下互動,將節目的文化性和益智性進一步擴散,真正打造出一臺文化盛宴。
1.3 知名導師帶團隊參賽
節目在設計上盡可能地避免了簡單枯燥、布道講座式的傳播表現形式?;诖耍趯熯x擇上考慮到了年齡層次、觀眾喜好、學術知識、名氣大小、話題多少、電視表現程度,最后確定了郭敬明和崔永元兩位導師。兩人各自帶隊,對一些引起爭議和話題的點也會以復盤的方式一一解答,可以說這樣的創新互動也是節目以后發展的一條路。此外,導師團隊還加入了養眼時尚,兼具主持和情感疏導功能,但并不帶隊的情感導師李艾。
《我知道》節目的推出創新了合作模式和電視表達模式。從四川衛視與南方周末的合作緣起來說,雙方合作之前,都在探索新媒體崛起之下自己的發展道路?!段抑馈窓谀康恼Q生是雙方推動各自發展的一次重要嘗試。
2 傳統媒體的發展與升級之路
2.1 南方周末成立電視部
“小強填字”從1999年正式推出,很快就成為《南方周末》專欄版上最受歡迎的固定欄目之一,也是國內第一款中文填字游戲。2012年,傳統媒體轉型的變革更加劇烈,電視綜藝真人秀節目大行其道,海外節目的版權引進變得搶手。就在這一年,南方周末成立了電視部,開始嘗試跨媒體經營。報業跨媒體經營是指報業企業為了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開發并涉足其他諸如圖書、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市場。隨著我國報業集團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報業集團跨媒體經營的步伐也在加快 [3]。
南方周末報業集團把“南周電視”看作是紙媒的產業延伸,是個嘗試。但是南周電視部的發展路徑,要尋找有產業價值的方向,區分于簡單的“對話+錄像”的傳統紙媒轉型途徑。電視行業有產業價值的只有兩項,一個是電視劇,一個是真人秀。至于真人秀,目前大部分都是從國外買來的模式,國內真正創新的節目模式非常少。因此,南方周末有信心做電視的優勢就是“純原創”。
《南方周末》大部分版塊都是由自己的記者采訪寫稿而來,剩下的小部分稿件,也是編輯邀請知名作家、學者專門為南周撰寫的。考慮到紙媒是消耗型行業,這些原創內容如果只是在紙媒上一次性使用,是對內容、資源的浪費。因此,南方周末做電視是對內容資源進行多種可能的“變現”,其方向可以是新媒體、電視紀錄片、網絡視頻、圖書、智庫、電影等。可以說,《我知道》正是南方周末開掘自身原創資源而進行的“變現”。
2.2 四川衛視確定以“中國愛”立臺
四川衛視作為我國西部頻道之一,在綜藝節目制作上,具備文化和景觀資源優勢,但體制改革與創新力方面,要稍弱于東部臺。在一線衛視率先實行制播分離,打造大型季播節目,不斷引進海外模式的時候,四川電視臺也在探索自己的發展改革道路。2013年,四川衛視采用制播分離模式,引進版權并外包制作了《兩天一夜》,取得不俗的收視成績。經過了一年的鍛煉學習和消化吸收,四川衛視全新開發了節目模式,完全自己投資制作戶外真人秀節目。作為二線衛視,四川衛視在追趕和超越的路上,除了埋頭苦干夯實基礎,還必須要有自己的發展之路。
在2014年,四川衛視“中國愛”的立臺主題確立之后,四川衛視推出了具有中國文化色彩的、原創性的節目,包括填字真人秀《我知道》和戶外尋子真人秀《中國爸爸》。前者通過智慧與游戲的比拼和碰撞,傳播了中國豐厚的文化內涵;后者是通過海外尋父的親情之旅,傳遞小家大國之愛,彰顯中國的價值觀?!吨袊职帧肥撬拇ㄐl視與節目研發、制作公司世熙傳媒的首次合作,采用的是目前最為普遍流行的制播分離模式,取得收視與口碑雙贏。但從跨媒體合作來說,《我知道》是四川衛視跟南方周末的一次大膽嘗試。
3 四川衛視與南方周末的合作化路徑
南方周末電視部既然要做原創電視節目,播出平臺也尤為重要?!靶娞钭帧弊兩怼段抑馈?,借助了四川衛視這一全國落地的播出平臺,合作雙方本著對等投資、對等收益、共同開發、共享版權的原則,簽訂了合作協議,啟動了這個項目。南方周末與四川衛視的合作,是紙媒與電視兩種傳統媒體的聯手嘗試,雙方實現跨媒體的優勢互補。
3.1 組建優質團隊,實現優勢互補
《我知道》節目的制作團隊由三部分組成:四川衛視、南方周末電視部、外聘的制作團隊。四川衛視和外聘團隊主要負責將作為報紙版塊的“小強填字”進行電視手段的脫胎換骨,使填字游戲進行聲畫結合的精彩呈現。南方周末有近十年的相關出題經驗和人員,題庫主要是由南周團隊負責。
3.2 創新紙媒內容的電視化呈現方式
從《我知道》第一季的制作方面來說,四川衛視與南方周末電視部為“我知道”填字游戲的電視化表達進行了反復的探索。但在呈現方式和比例上如何兼顧和平衡,是需要探索和改進的命題。從電視畫面呈現上來看,在比賽進行時,畫面包括:答題選手畫面(左側),填字方格(右側),下方還有題面、比分、計時器??梢钥闯?,節目中答題的軟件,現場的觸屏、大屏,后期的分割畫面處理等,對于電視的表達都在一步步摸索,最大可能地保障觀眾的視聽效果。這一畫面呈現與眾不同,使節目的包裝更具科學性和可視性。
3.3 建立宣發矩陣,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從節目推廣宣傳來說,四川衛視和南方周末各自集團旗下的媒體進行了高頻次宣傳,雙方還推出了涵蓋各類傳統媒體,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內的一系列宣傳推廣計劃,形成媒體矩陣。《我知道》節目因為整合了四川衛視和南方周末的平臺與口碑,在邀請明星導師加盟上占了不少先機。南方周末憑借其口碑及知名文化名人的資源,邀請到了崔永元、郭敬明及臺灣的文化學者李敖等人出任嘉賓。有名人坐鎮,宣傳效果就有了保障。
大型填字競技真人秀節目《我知道》的推出,激活了衛視與紙媒的頂尖碰撞,將成為國內傳統媒體跨界整合制作的典范,進一步推動媒介融合的縱深化發展。在國內多家衛視紛紛開拓文化綜藝的競爭中,四川衛視突破慣性思維,搶得先機與南周合作,借力紙媒原創的優勢,在電視呈現多方面去粗取精,讓節目具有耳目一新的諸多亮點。
在新媒體的強勢沖擊下,“紙媒的存活”和“衛視的突圍”考驗的是智慧?!皞鞒形幕?,做好聽、好看、有正能量的節目”是以“中國愛”為主題的四川衛視和以“在這里,讀懂中國”為己任的南方周末都必須堅持的創作動機。正所謂有“智”者事竟成,傳統媒體需要看清自身優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媒體轉型的寒流中,傳統媒體“抱團取暖”成為榮辱與共的一體,紙媒與電視媒體各顯其能是贏得持久生存的一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