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蕓 林榮惠 熊紅
福建省漳州市氣象局
新形勢下氣象服務的發展與思考
洪玉蕓 林榮惠 熊紅
福建省漳州市氣象局
文章針對當前氣象科技服務的現狀與問題,提出加快發展氣象科技服務的措施與思考,以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適應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的需要。
氣象 科技服務 發展 措施
自1985年國務院批準氣象部門開展專業有償服務,氣象服務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已滲透到國民經濟建設各個領域,對促進國民經濟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提供了氣象保障,氣象科技服務已成為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氣象科技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機遇進行分析,探索相應的對策措施,對新時期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思路、措施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1.起步探索階段
1985~1996年為起步探索階段,開展專業有償服務和綜合經營活動。這個階段主要是用傳統的、低效的服務方式和普通的天氣預報產品為用戶服務,年收入較低。如1986年開始用氣象警報發射器為各鄉鎮、農村、漁船播出24小時天氣預報、旬報等,到2001年氣象警報服務方式退出市場。
2.項目發展階段
1996~2000年為項目發展階段,開展多元化氣象服務項目。服務產品增加,服務方式多樣、便捷,年收入持續上升。12121、影視服務、慶典服務始于1996年,1998年成立防雷中心,進行防雷檢測。1999年氣象尋呼起步,到2003年退出市場。
3.快速發展階段
2000年到目前為快速發展階段,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服務單位更加廣泛,年收入大幅增加。一年一個新臺階,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新形勢。2002年,防雷技術服務工作劃分為防雷工程和防雷檢測,服務力度加大。2004年手機短信氣象信息服務異軍突起,收入劇增。2005年5月日照氣象語音短信系統開通,填補了小靈通和家庭電話以前無法接收氣象信息的空白。創新項目的拓展極大地推動了氣象科技服務的快速良性發展,氣象服務產品已逐步成為社會和廣大群眾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信息。
近年來隨著氣象科技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寬和服務方式的不斷創新,氣象影視服務的支柱性地位受到沖擊。氣象科技項目,特別是專業氣象與科技開發所占分量一直嚴重不足。
1.氣象科技服務規模集約化有待提高
氣象科技服務涉及到各行各業及政府部門,但從服務的規?;图s化程度低,各基層氣象部門從組織設置、項目開發到產品營銷還基本上各自為政,處于規模小、層次低、不集中的狀態,集約化和規?;潭炔桓撸狈F隊協作,沒有很好地發揮部門資源優勢。
2.氣象科技服務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氣象科技服務的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大多數從氣象業務崗位人員轉崗而來,缺乏氣象科技和氣象信息開發的高級人才,專業且善服務的預報人才、營銷人才的缺乏,嚴重制約了氣象科技服務的持續健康發展;還有氣象科技服務人員崗位培訓明顯滯后,缺少對氣象科技服務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培訓,氣象科技服務隊伍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缺乏引進社會人才的機制和鼓勵創新機制等方面的問題。
3.氣象科技服務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方面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使氣象服務的內容和領域不斷拓展,如防災減災服務的災情收集、風險評估、農村預警發布、信息站(員)管理;風能、太陽能氣候資源評估和風電量預報服務;現代農業中的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的氣象服務;海洋、交通、水文等專業領域的氣象服務等等。社會各界對氣象科技服務需求迫切并且有較高的要求;而氣象部門的人力、財力資源及科技力量等并沒有隨著氣象服務的發展而相應增加,氣象服務隊伍數量不足和人才缺乏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嚴重制約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
4.專業氣象科技服務不到位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用戶素質的不斷提高,專業用戶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在不斷提高,各行業對氣象科技服務提出了個性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的需求,如電力部門對風功率預測、雷電預報預警、電力調度氣象服務需求強烈,交通部門對分路段的精細化能見度、路面狀況等預報服務需求旺盛。而目前,氣象部門為用戶提供的專業服務產品還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有些服務需求和任務缺位較為嚴重,更別說對更多專業服務需求的培育和深入地挖掘。如福建漳州專業氣象服務產品還存在沿用氣象臺的預報產品,沒有進行針對性的開發,存在“專業氣象服務不專業”“氣象科技服務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的問題。
用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的新思路、新理念,重新認識氣象科技服務,解決新時期氣象服務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高駕馭氣象服務發展的能力,掌握推動發展的主動權,以保證氣象服務健康、持久地發展。
1.樹立新的發展理念
根據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氣象服務是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科技服務是氣象事業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撐;另一方面是豐富氣象服務內涵,拓展氣象服務領域的需要。在新的形勢下,必須牢固樹立“公共氣象、安全氣象和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用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統領氣象科技服務,努力提高氣象科技服務隊伍素質和服務水平,不斷豐富氣象科技服務的內涵,提高氣象科技服務的科技含量,為氣象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2.規范化發展氣象科技服務
加強部門內部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科技服務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充分履行氣象部門社會行政管理職能,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確保科技服務工作科學、規范和高效。
3.依靠科技,強化能力建設
加強氣象科技服務的現代化建設,提高科技服務系統的運行效能。根據社會、人民對氣象科技的多方面需求,加強新項目、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拓展氣象科技服務新領域。加大對氣象科技服務產品加工和制作的創新力度,提高專業化、個性化和精細化水平,增強氣象科技服務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4.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摒棄管理死板、利益平均分配的弊端,建立適應氣象服務發展新趨勢、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新需求的科學合理的體制和機制,形成鼓勵創新、競爭合作、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5.加強科技服務隊伍建設
科技服務隊伍建設的關鍵是人才建設。人才問題是氣象事業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氣象科技服務的人才問題更為突出。為適應氣象科技服務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建立有效的人才成長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人力的作用,立足現有人才、人力資源的開發。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措施,為氣象科技開發和拓寬氣象服務領域創造必備條件。還要開通人才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吸納管理和技術人才,為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
當前氣象科技服務經歷了不斷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到解決的對策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氣象科技服務工作,出臺相應的鼓舞政策,使從事科技服務工作的人員安心、專心。不斷提高駕馭氣象科技服務的能力,不斷豐富氣象科技服務的內涵,調整發展思路,才能促進氣象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